
《黄桷树》
作者:刘德
朗诵:罗兰
身在山城重庆,放眼望去,不管是人潮涌动的街道两旁,高楼林立的居民楼边,亦或是悬崖峭壁的岩石之上,荒山野岭的石缝之间,到处都能看到生命力异常顽强、枝繁叶茂、高大威霆、郁郁葱葱的黄桷树。
黄桷树,又名黄葛树,大叶蓉,属于典型的落叶乔木。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福建、海南、广西、广东、云南、浙江、重庆等地,重庆本地人一般都叫它黄葛树。
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黄桷树,通常情况下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人行道两边栽种的行道树或者是用于景区景点的观赏树。另一种就是遍布整个重庆的居民楼边亦或是岩悬崖峭壁之上,甚至是居民楼或者是公路边堡坎的石缝中随意而顽强生长的黄桷树。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树”,黄桷树就适合在重庆这种地形和气候里生长。
黄桷树有个生长特点,那就是在它的生命生长周期之间,基本上无需任何特别的人工养护,包括为之培土、浇水、打药等人工干预手段。

还有一个就是它的生命力异常顽强。众所周知,黄桷树的果实一般秋天成熟。一到秋天,黄桷树果实成熟的时候,满树的树枝上到处都挂满了成熟的果实。果实一般是白里透红,有些熟透了的果实,呈现出褐里透红的鲜艳颜色。因为果实里边有很多细小的种子,加上果实的颜色非常鲜艳,所以一到这个时候,黄桷树的果实就吸引众多的飞鸟蜂拥而至,前来尽情的啄食。由于黄桷树的果实成熟之后,有一种淡淡的甜味和酒味,所以深得飞鸟们的喜欢。但是这种果实吃了之后还是有一部分在飞鸟的胃中没有消化,于是就通过排便的方式排泄了出来。飞鸟的排便有时是排在悬崖峭壁之上,于是这些包含了富含营养的鸟类粪便的黄桷树种子得以在乱石缝隙中顽强的生存下来。黄桷树的根系非常的发达,为了吸取营养和水分,它的根系会在落脚的地方遍布,形成一个强大的根须体系,具有极好的抓地能力,以支撑黄桷树主干的重量。有的根系甚至可以扎入地下十来米深的地方去吸水分和营养,从而保证黄桷树的茂密生长 。
黄桷树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山城重庆的夏天异常酷热。一到夏天,骄阳似火的时候,黄桷树便会撑开它那巨大的树伞,为人们提供遮阴蔽日的地方。
我们童年的记忆中一定会保存着这段温暖的画面:到了晚上,太阳落山了,明亮的星星已经闪耀在夜空中,但是酷热还没有散去,大地依然笼罩在闷热的环境之中。这个时候,人们会携家带口的带上凉席、凉椅、凉柜等一应俱全的避署用品,在一颗高大威霆、枝繁叶茂的古老的黄桷树下面去乘凉。大人们聚在一块儿闲聊谈天,小孩儿们则精力旺盛的做着自己喜欢的快乐的童年游戏。或嬉笑着追逐奔跑,或静静的仰望星空。待到夜深人静,酷暑慢慢散去。大人们渐渐倦了,小孩儿也已经疲乏了,于是大人们会在凉席凉柜凉椅上安静的躺着, 眨巴着眼睛似睡非睡的样子。而小孩儿则会在外婆的蒲扇下渐渐的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黄桷树的观赏性尤其明显。 一到秋天,当黄桷树的树叶渐渐变成耀眼的金黄的时候,满树的金黄色给人一种温暖而幸福的感觉。风一吹,落叶翩翩,像彩色的蝴蝶一样在湛蓝的天空中轻飞慢舞。当落叶缓缓的坠入地面时,堆积的落叶犹如一幅幅彩绘的画卷,在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秋日里,平添一份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我爱故乡山城,更爱山城黄桷树!它,是我们山城人民坚强不屈、百折不挠、脚踏实地、努力向上的精神的象征!

刘德:就职于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交警支队,现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协会会员、重庆市九龙坡区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九龙坡区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初春二月文学社会员。2018年1月诗集《红尘有爱》集结出版,其诗歌、散文及音乐作品散见于重庆市政法杂志、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新媒体、交警总队新媒体、重庆音乐专刋、公安部文联新媒体、公安部宣传局出版的诗集《致敬、缅怀、前行》丶重庆市文艺广播电台、重庆市渝中区文化馆公众号、九龙坡区抗疫专版、新重庆客户端、中央电视台9频道《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等媒体。诗集《红尘有爱》及抗疫歌曲《深呼吸》(本人作词作曲)、诗歌《你的背影》《嘿,武汉》《武汉别哭》手稿被重庆图书馆收藏、诗集《红尘有爱》被重庆大学图书馆和重庆名人文献馆收藏。

罗兰: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人,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都市头条【夜听罗兰】。录音并制作多部诗集,录制发布朗诵作品近万首。
罗兰之声原始ID: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邮箱:1913389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