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雪泥鸿爪(之二)
作者:王瑞初
翻开欧洲地图,就会看到在挪威海与波罗的海及相连的波的尼亚湾这两片水域之间,自东北向西南趴卧着一只威猛的大老虎一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如果说虎头和窄窄的虎脊背直到虎尾是挪威,那么,伸着的虎前腿、虎胸、虎腹和虎身就是瑞典的领土了。这个国家森林众多,河湖纵横,温暖湿润,美丽与和平是其最大特征。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纬度虽高,但气候温和。我和老伴几次去斯市都是夏天(冬天可不敢去),当时那里的气候好极了:多半是多云天气,时有间歇小雨,十七、八度到二十一、二度,感觉正像武汉春末夏初的样子。只是有一个弊端:中午出太阳时往往晒得厉害,据说是这里的空气太干净了,紫外线无遮无挡。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在那里看到的月亮並不比中国的月亮圆,但颜色不同。一个月圆的日子,我们和女儿一家在院子边的露台上吃晚饭,偶一抬头,就见一个银光闪闪的大银盘挂在天上,完全不是我心目中的“白玉盘”!还有,那里的夏至前后几乎无黑夜一一晚上十一点多了,还是红日衔山;而冬至前后呢,白昼仅两个小时,据说下午3点就该亮灯了!
第一次去女儿家时,孩子让我们倒时差休整几天之后,便带我们去市中心观光。女儿介绍说,斯市是由十四个岛屿和一个半岛组成的“水上浮城”,它有三分之一的水,三分之一的树,三分之一的房屋和街道,有“北方威尼斯”的美称。
女婿上班,女儿休假陪我们。一天上午,我们三人乘坐电气小火车,10多分钟就到了市中心。下车见到的是,厚重古老的建筑上方有不少尖顶,高高低低,据说这里不允许有两幢完全一样的建筑物。在满城壮观的哥特式建筑中,一座三面环水、砖红金顶的庞大建筑物矗立在水天之间一一这就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市政厅由不太高的裙楼和高高的塔楼组成,外型鲜明而简洁,整体犹如一艘海上航行的大船,高耸入云的钟楼则如同大船的桅杆,钟楼顶端高高挑着金色的“三王冠”,据说是象征曾经的卡尔玛联盟中的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
第一次到市政厅观瞻,女儿介绍说:从1901年开始,每年12月10号都会在市音乐厅颁发诺贝尔奖(物理、化学、生理医学和文学奖,和平奖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庆典晚宴和舞会则在市政厅内的蓝厅和金厅举行,周六下午往往有人在挂着17世纪巨幅壁毯的椭圆厅内举行婚礼。
市政厅外的广场上绿草如茵,有众多的雕塑,旁边的梅拉伦湖水波粼粼,映衬着长形竖窗的砖红色大楼,色彩明丽极了。进入蓝厅内部,见到的仍是砖红色的墙(不知是不是北欧人特别喜爱砖红色?我后来去挪威奥斯陆,见那里的议会大厦也是红砖双塔的建筑),两边墙壁上灯光煌煌,正中墙上有梅拉伦女王塑像。据说只在举行宴会时,蓝厅内顶部才打出蓝光。举行舞会的金厅则名副其实,一片金碧辉煌,据说是用了1800万块金子镶嵌。再上到106米的塔顶,从楼窗俯瞰斯市全景,只见水道纵横,哥特式建筑的塔尖林立,参差错落(塔尖最多的城市可能是捷克首都布拉格,据说有5000多个尖顶)登高赏景,亦真亦幻,令人心旷神怡!
中午,我们三人在河流似的(市内的海只是岛与岛之间的隔断,少有很宽阔的水面,倒是狭长的多,且这里的海似乎是有海无滩,所以市内的海像河)海边餐厅吃午饭。他们父女俩吃的是鱼和土豆泥,我吃的是一大盘新鲜虾仁另加蔬菜水果沙拉(在这里去餐馆吃饭,可别说你要吃饭或吃面、吃粉等,只说你是要吃鱼、吃虾、吃鸡或吃牛肉,另外配送面包和果蔬沙拉)。以往从没有将虾仁吃个饱的,在这水上玻璃木屋里边吃着自己喜欢的美食,边看着窗外的桥梁、车辆、行人,特别是水上驶过的独木舟(比赛?亦或游玩?)还有空中飞舞的水鸟,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享受。
午餐后在餐厅略事休息,女儿就带我们去逛街。这里少见车水马龙,多的是喷泉和雕塑。我印象较深的是有一座“勇士屠龙救少女”的青铜雕:左边一位骑马勇士,左手勒住马缰绳,右手髙举利剑正与张牙舞爪的恶龙搏斗,胯下骏马前蹄腾空而起,后腿踩踏着恶龙,右边不远处有一美丽的少女正跪谢勇士。
街上一般人不多,商店的门大都虚掩着,买者、卖者说话都不兴高声大气,更没有国内商场开着喇叭推销的。总之,这里给我的印象是干净而安静。
忽然发现一个例外:有一处房子的门大开着,许多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这里在干什么?”女儿告诉我说:“查账。”“查账?谁查谁的账哦?”“公民丶纳税人查政府的账呀!”“查政府的账?!”哎吓,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啊!
瑞典这里的节日多,假期也特别多。平时隔三差五地就是个什么节日,过节当然是要放假的。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的大外孙女出生,女儿竟然有18个月的产假!这产假不一定要一次用完,可以自由支配,只在孩子满8岁之前用完即可。女儿第二胎生了一对双胞胎,更是有两年的产假。所以,女儿利用这些假期,加上自己应有的休假,每年都可以回来看望陪伴我们。当然,这些假都是带薪假。如果孩子生病了,妈妈铁定是要休假的,不但不扣工资,每天还要另加两百几十克朗的“辛苦费”呢!总之,瑞典是个“三高”的国家:高收入、高福利、高税收。
2007年6月14日,我们第二次去瑞典,6月22日我们去参加了小镇仲夏节的庆祝活动。这一天,女儿、女婿都放假了。中午,女儿按照当地的习俗做了肉丸子等菜,一家人在露台上吃午饭,女婿喝了点酒,我们喝了点饮料,大家互道节日快乐。
午饭后我们去到不远处旁边有小山坡的广场边,只见那里人头攒动,花团锦簇:大大小小的姑娘们都穿起漂亮的裙子,头戴用白桦枝条加野花的自编的花环,老人们则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有点类似于我国满族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年轻人多往广场中间去,老年人多坐在山坡上(已经准备有凳子)观看,有很多人全家带着食品、饮料准备野餐。一会儿,高高的“五月花柱”升起来了,场子上一片鼓掌声。花柱约四、五层楼高,通体缠绕着绿色的枝叶,其间点缀着各色鲜花。距顶端一、两米高处有一同样装饰的横杆,两边各悬着一个大花环,花环旁装饰着绿色的白桦枝条,如流苏般随风飘动着,煞是好看。主持人简短讲话后,手风琴乐声响起,歌声随之响起,全场在一男子的指挥下载歌载舞。有情侣、夫妻牵手跳的,有年轻爸妈抱着孩子跳的,有背着孩子跳的,还有牵着孩子一起跳的。女婿把孩子扛上肩头,也汇入人流跳起舞来,女儿陪着我们坐在山坡上观看,广场上已经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仲夏节过后,女儿带我们到她工作的爱立信公司总部去玩,在那里吃午饭。记得公司总部很大,而女儿他们每个人单独工作的玻璃房很小,一桌一椅和电脑等。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电脑桌可升可降,公司规定工作者每隔一个小时必须换一次姿式,坐着干一小时,之后必须再站着干一小时一一防止患颈椎、腰椎病。每天工间还必须去楼下为员工特设的健身房活动半小时。此外,众多玻璃房的过道上,有各种水果、点心和饮品(咖啡丶茶水等等),可以随便取用。
聊得有点多了罢,但还想说一件让人感动的事儿再结束本文:女儿怀大外孙女快足月了,女婿却不得不临时到上海来出差。女儿临产住进了医院,这可惊动了不少关心她的人:老布和玛丽恩夫妇首先赶来了,邻居赶来了,同事也赶来了……那里的医院不让太多的人探望,就一次次查问:“你们是她的什么人?”老布和玛丽恩回答说:“我们是她在瑞典的爸爸、妈妈呀!”哦哦,爸爸、妈妈当然是可以探望的!不知这话怎么传开了,一拨又一拨的探望者,遇上医生不让进病房就急了,年纪稍长一点的就都学着说“我们是她瑞典的爸爸、妈妈”,医生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耸耸肩,只好放行,只是大惑不解地嘟囔着:“怎么这么多爸爸、妈妈啊?”直到女婿从中国赶回去了,关心女儿的朋友们才算放心了些。
远在异国他乡善良的人们啊,我衷心地感谢你们!
【作者简介】
王瑞初,女,1944年11月生于湖北省浠水县,1967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参加《古典诗歌鑑赏》(武汉出版社出版)丶《配画唐诗一百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配画宋词一百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及《中学生汉语规范化读本》(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等书籍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