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四个当兵的哥哥
文/穆孟田
我父亲哥三个,共育有七男八女。七男按年龄从大往下排依次是:老大、穆孟亲;老二、穆孟环;老三、穆孟碧;老四、穆孟连;老五、穆孟修;老六、穆孟起;我本人穆孟田,排行老七。(八女略)
我们哥七个,有四人当过兵,他们在抗战时期都曾为国家做过贡献,其中还有一个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一、穆孟环
穆孟环,我大伯父之次子,当了半辈子国兵。娶妻唐太太,曾生有一子,12岁就病亡了,再没生育。后来,我孟碧哥和前妻撇下一个儿子,过继给了孟环哥,可惜小孩还没成家,在村南黄河支渠洗澡,一个猛子进去,再没出来……
2014年我回老家,听族人说,尽管孟环哥命不咋好,但人缘特别好,当兵时曾是吉鸿昌的卫兵。孟环哥在河南当兵,受军长吉鸿昌的影响,坚决抗日,勇敢杀敌,屡立战功并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
解放后,孟环哥在东明县陆圈镇索旗营务农。他虽是个农民,但口碑非常好,特别“护群”。外屯子的人欺负自己屯子的人,他挺身而出,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本家族受外人岐视的,他出面保护,能使当事双方矛盾得以化解,而且都能达到双方满意。
孟环哥的名气大,被当地人称为东明四大好汉之一。在东明县不论下哪个饭店,只要一报穆孟环,吃饭都是不要钱的。
孟环哥去世后,好多乡亲为他送行,超过有儿有女的隆重,而且族人还破例让他进了祖坟,(按当地的风俗习惯,没儿没女的,死后是不能葬在祖坟的)茔在东明县穆庄北地,上坟的事由我孟碧哥的后代去做。
二、穆孟碧
穆孟碧,我大伯父之三子,后改名穆永山,当了半辈子国兵。早年参加阎锡山部队,后又转到别的部队,由于积极抗日,升为尉级军官。有一次在战场上曾与当八路军的,我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穆孟修相遇,他告诉他的战友,那个高个是我的堂弟,现在又是咱的友军,不许开枪,免得不必要的伤亡和破坏国共合作……
解放后,永山哥因是国民党尉级以上军官,被国家收容,1953年随解放四团去黑龙江省笔架山老改农场改造了十年。
1963年解除老改后,在原老改农场就业了。但永山哥思乡心切,于1965年,全家三口人又回到了东明县索旗营。由于他已改过自新,又抗战有功,领导照顾他,让他在村上的菜园里看菜。因大公无私,敢想、敢说、敢干,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活到了80多岁,茔在东明县穆庄北地。
三、穆孟连
穆孟连,我二伯父之长子。早年参加韩复榘部队,守备山东及黄河防务。他作战勇敢,在一次单独执行任务时,死在了日本鬼子的乱弹之中。浑身都打成筛子了。孟连哥牺牲后,无人收尸,更无茔地。孟连哥当兵之前已成家,因没留后,他的妻子在我二大娘的多次劝说下,改嫁到外地去了……
由于孟连哥死的早,人们对他的事迹了解的不多,只知道他勇敢抗日,为国捐躯了,时年不足20岁。
四、穆孟修
穆孟修,即我同父异母的哥哥,14岁就参加了八路军,跟随杨得志南征北战。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随115师344旅,从黄河岸边出发,参加了荷泽市的三村保卫战;解放战争时期,跟随杨得志转战山西,参加过太原等战役;全国解放后,1951年随杨得志19兵团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的多次战役。1953年因战斗负伤,提前回国。
20多年的战斗生涯,尤其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多次立功,回国后组织还给他安排了工作。本来他的一生应该是幸福的,但由于他的性格偏执,几次成家都被他闹散,最终是个独身人。他的一生,靠国家给他发的工资和补助过日子,也算衣食无忧,没有留后。死后和他的生身母亲范氏葬在了一个坟地,茔在东明县索旗营村南地。每逢年过节都由我孟起哥的长子穆得喜给他添坟烧纸。
父亲常常跟我讲他的往事,尤其是我四个当兵哥哥的经历,言语中流露出了他对四位亲人的思念,我何尝不是?今写拙文,就以此表达我对四个当兵哥哥的怀念和祭奠吧!
202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