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抓培育 红色基因进校园
红色基因传承基地揭牌仪式在蒲白矿业技工学校举行
王宽鹏 报道
11月29日,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红色基因传承基地”揭牌仪式在蒲白矿业技工学校举行。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会长张岁太,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顾问、特邀研究员冯志进,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王宽鹏,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研究员、战斗英雄刘阿平,蒲白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樊升明,蒲白矿业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李艳、蒲白矿业技工学校联合党委书记、校长张永军,蒲白矿业技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冯辉和200多名教职员工及学生参加了揭牌议式。
蒲白矿业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李艳主持揭牌仪式。
蒲白矿业技工学校联合党委书记、校长致辞。
张校长指出,南泥湾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人生如屋,信仰是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塑造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持继深化对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研究阐释,着力建机制、搭平台、创载体,使红色精神成为新时代教育党员干部、教职员工、青年学生,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追寻心灵的向往,奋进是最好的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我们传承红色文化、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更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南泥湾精神作为一种红色基因,具有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更能够激发起强大的力量源泉。
张校长强调,南泥湾精神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更是一种实践行动。我们要将红色资源打造成为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青年学生,特别是在校团员青年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教育阵地,挖掘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将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让南泥湾精神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要把南泥湾精神融入到党员干部、教职员工、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培养党员、教职员工、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校高层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以这次挂牌为契机,充分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基地这一宝贵资源,深入挖掘南泥湾精神的丰富内涵,不断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更多的人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会长张岁太讲话。张会长对校会携手共进搭建红色基因传承平台,为蒲白技工学校“红色基因传承基地”授牌表示热烈祝贺。
张会长指出,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伟大号召,也是赋予社科工作者的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蒲白技工学校建校39年来,在职教育、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党校业务教学和培训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与特色,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创建蒲白技校思政课教育新模式,打造红色课堂,用好红色阵地,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广大学生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进情感认同,致力培养学生红色气质,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探索形成了运用思政大课堂传承红色文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推广普及。
张会长强调,授予蒲白技工学挍“红色基因传承基地”,标志着校会携手传承红色基因有了新的途径与平台;标志着校会合作打造科普基地建设新高地有了新成效,迈出了新步伐。今后,我们校会合作,一是要在深学彻悟创新理论上多交流促进,积极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宣传阐释和红色文化学术研讨交流,携手促进红色文化传承,让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二是要在努力搭建科普及平台上多探索互促进,以基地建设为平台,以大思政课为载体,在携手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社会化、大众化、经常化上多出新成果,创造新经验,形成新模式。三是要在共建长效协调机制上多联动互促进,充分发挥好基地功能作用,更好地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服务,在努力培养时代新人上见实效,为实现中囯式现代化陕西实践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会长张岁太、蒲白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樊升明共同为蒲白矿业技工学校“红色基因传承基地”揭牌,校会领导合影留念。
揭牌仪式后,召开校会交流座谈会。校会领导围绕如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充分发挥基地作用,走实走深方式方法,取得实实在在效果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顾问、特约研究员冯志进作了重点发言。他说,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建设要与党建引领、业务融合相一致,把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列入日常工作之中。在党建引领中更加突出红色文化、南泥湾精神。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基地建设的共识。二要在学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融入日常教育工作框架性纲要。三要在具体工作中落实、调整、总结、提升、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取得明显成效。
研究会会长张岁太等与会人员,在校长、副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煤校旧址、文化墙、廉洁公园、企业荣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