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广州市社会组织委员会主办,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党支部承办,第十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资助的“宜居护航”居家空间改善计划服务项目,在广州市黄埔区现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下,依托太和镇“双百工程”社会工作服务站运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搭建资源平台,整合社区、社会组织、驻区企业、社会慈善资源支持适老化改造,为困境长者提供改造服务。
“我们在日常走访中,发现服务对象面临着身体机能退化、易跌倒、居住环境不适老和杂物堆积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居住在老旧小区或农村旧屋的老人,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宜居护航”居家空间改善计划服务项目(简称项目)相关负责人魏锡东表示,为满足社区长者的实际服务需求,太和镇社工服务站申请并通过了第十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资助的“宜居护航”居家空间改善计划服务项目,开展兜底长者居家安全改造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通过后,社工在第一时间对在册的100多名兜底长者进行了筛选评估,最终筛选出50名存在居家问题的长者,并到长者家中做初步居家环境评估,后根据家庭环境评估结果,与长者沟通后制定针对性的居家空间微改造方案,精准做到“个性化”服务。
【居家微改造案例一】
辉叔今年71岁,是一名特困独居孤寡长者,日常生活中多是社工、村委工作人员去看望陪伴。辉叔多年前曾发生车祸,后续虽进行过治疗,但是仍存有后遗症,导致其出现驼背的现象,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的严重,在家中还可以自行走动,但是一旦外出是需要坐在自行车后座靠双脚滑行的方式出行。

在日常的探访中,社工发现辉叔家中存在有居住环境不适老和杂物堆积等问题,而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到辉叔家中存在的隐患,社工在得到辉叔的同意后,根据居家安全评估表逐项观察辉叔家中的情况,发现辉叔家中存在有3个较为显著的问题:
1.辉叔家中的客厅、床架旁均存在有衣物杂物乱堆放的情况。
2.辉叔家厨房的地板有水迹,可能存在滑倒的风险。
3.辉叔家中的排插有老化的现象,还有一台商用的风扇放在了过道旁,不仅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发出较大的噪音。
据了解,多年的独居生活使得辉叔不喜欢麻烦别人,所以在与辉叔的沟通中,社工就发现的问题逐一地与辉叔去沟通。在交谈中,发现辉叔的房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衣物堆放凌乱影响使用。社工发现辉叔房间的杂物堆放凌乱,冬天的衣物就是直接放在了客厅,没有东西装着,而卧室的杂物就是用些纸箱子装着,用多几次箱子也会出现破损影响使用。

厨房地板粗糙但不影响使用。厨房的地板有水迹,因为是水泥地,路面比较粗糙也不会影响使用,社工在走过几个来回后也发现厨房的水迹不会导致打滑的情况,反而是铺设防滑垫后可能会影响到辉叔的走动。
风扇可以继续使用。社工向辉叔问起商用风扇的情况,辉叔表示那个风扇是自己花了60多块钱买的,风很大很好用,而且放在那个门口,在厅里坐着可以用,在床这边也可以用,不用搬来搬去很方便,也没觉得有什么噪音,社工也表示了理解。在与辉叔的沟通确认后,社工明确了本次的微改造方案:
1.针对辉叔家中杂物、衣物乱堆放的情况,为辉叔配置置物架与收纳箱,改善辉叔的居家卫生情况。
2.针对老旧排插,需要进行更换,降低居家安全意外风险。
在方案通过后,社工使用项目资金购买了本次微改造的所需物资,物资到货后,社工组织志愿者一起上门为辉叔进行居家微改造:
首先,志愿者将辉叔放置在客厅的冬天的被子、衣物等,通过收纳箱一一进行整理收纳。
其次,将辉叔的卧室原本杂乱的箱子移出并安装好了置物架,并在与辉叔沟通后,将原先杂乱的物品整理好并安放在货架上,改善了其杂乱的居住环境。
最后,为辉叔更换了原先老旧的排插,并仔细地告知辉叔,新排插上没有插孔都有单独的开关,外出时只需要将插孔上的开关关掉就可以了,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去拔插头了。
◆改造现场场景:
在微改造过程中,社工不忘为长者宣导居家环境安全知识,如家电的使用、电线乱绕等。通过对老年人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以及居家环境安全知识的科普,提升长者的生活安全意识,并充分满足老人基本生活需求,保护老人日常活动的人身安全,为老人居家养老保驾护航,让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更便捷、更贴心。
【居家微改造案例二】
在初次筛选中,对接田心村波叔的社工说,“波叔家中存在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他家的插座使用年限较长,插座发黄发黑,部分的插座还有过烧焦的痕迹,存在着火灾的安全隐患,在与波叔弟弟电话沟通后,社工第一时间与工程队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改造,争取尽快完成改造,减少风险。
据介绍,波叔今年61岁,是一名低保智力残障长者,日常是由其弟弟(清叔)照顾的。在改造过程中,社工根据居家安全评估表观察波叔家中的情况并与波叔的弟弟进行了沟通评估,确认波叔家中是否存在其他需求。刚开始时,社工发现除了插座外,波叔家中的排插不仅插孔较少且发黄老旧,也需要及时进行更换。

在问及清叔时,清叔也表示家里挺好的,没有什么需求。但是在更换插座后,工作人员进行开关检测时,社工发现其家中的灯管光线较暗,而且厨房卫生间共用的灯管也是坏的,日常是使用一个便捷灯泡来照明,晚上使用卫生间时常常是半摸黑进行的,十分的危险。
社工就灯管问题与清叔沟通,向其确认是否需要更换光线较暗的灯管以及与其商议厨房的灯管安装事宜。清叔表示如果可以更换是最好的,尤其是起夜开灯眼神不太好会踢到些东西,安装的话都可以的,你们提前打电话通知我叫好了。
同时社工就灯管的问题询问工程队工作人员,与其一起确认改造方案:一是更换5条灯管及灯座,改善长者家中的照明环境,较少磕碰摔倒的风险;二是配置排插,确保长者无触电风险。

改造当天,社工组织志愿队伍成员与工程队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为波叔进行改造,由于改造需要拆卸灯座以及在墙上打孔,有部分志愿者负责卫生方面工作,会提前在灯座下铺设了报纸,好清理掉下的灰尘、墙灰等物。例如有一名志愿者负责全程协助工作人员安装灯管,为其扶好梯子以及递灯管、灯座等。又如,有部分的志愿者负责清理波叔家中厨房墙上的油渍,方便后续工作人员的施工。再如,还有志愿者为波叔更换了电视机使用的排插,确保其可以安全的使用电器,无触电风险。
◆改造现场场景:
“好亮啊,以后上厕所不用摸黑上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辛苦你们还要来搞卫生了。”在完成改造后,清叔高兴的说。而波叔则是做在沙发上盯着开着的灯,仿佛是受到清叔的感染也露出了笑容。在社工及志愿者们离开时,波叔与清叔还一直送到了路口,挥着手与志愿者们道别。
【居家微改造案例三】
居住在白云区太和镇白山村杨伯是本次公益创投项目的受惠群众之一,该受助对象是一名农村特困独居孤寡长者,由于年纪大无法工作,也缺乏亲友的支持,导致生活拮据,申请了特困,日常主要靠特困补贴生活。在社工上门探访时发现该长者房屋的楼顶由于日久失修的原因,出现墙面渗水、漏水情况,室内潮湿霉气味道重,对该长者身体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屋顶不断滴水下来,弄湿地面,存在因地面湿滑摔倒的风险。

社工一方面给该长者分享一些居家安全知识,让长者能够掌握居家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提高长者的居家安全意识。同时,社工联系专业工程队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勘察,评估漏水情况,并与长者一起商议改造的方案。方案得到该长者同意后,就着手为该长者进行房屋漏水修缮。期间,社工多次上门监督工程进度,保证修缮进度和质量,让该长者居家安全隐患迅速得到解决。
◆改造现场场景:
该长者在改造完成后表示“看到改善后的室内环境,感到了非常暖心,感谢社工关心,觉得社工帮助就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心田,再也不用担心因地面湿滑而摔倒。”
据“宜居护航”居家空间改善计划服务项目相关负责人魏锡东介绍,此次居家微改造项目中,社工共进行了32户长者的居家微改造及其他系列服,具体服务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盘活社区资源,积极联动多方单位合作开展该项目。项目积极与各村居党组织、社会组织、企业、政府职能部门等洽谈合作意向,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促使各村民政干部、党员志愿者参与到该项目中。该项目联动了5个合作单位参与项目公益服务,有效盘活了社区资源,推动项目开展。
2.组织志愿队伍深入评估长者居家安全需求。项目所在的两个服务点采用“社工+志愿者”形式组织10人次志愿者对辖区困难长者进行入户探访,根据《长者居家安全评估表》对50户困难长者家进行排查、评估,共收集到55户困难长者居家安全微改造需求。
3. “五社联动”为困难长者进行居家安全改造。项目社工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联动村居委、企业、志愿队伍等,参与困难长者居家微改造公益服务,改善长者的居住环境,营造良好的居家空间。共为32户困难长者提供了居家安全微改造服务,其中项目社工联动广州大黄锋广告公司、广州市慈善会微心愿项目资源支持适老化改造,链接了电冰箱、坐便椅、收纳盒、房屋补漏工程物资折合价值10501元,帮助辖区19户困境长者解决居家便利性硬件设备适配、居家物品整理等问题。

4. 开展多场社区公益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公益服务,提升公益意识。项目共开展2场社区公益活动,一方面通过太和镇卫生院共同开展居家安全讲座、长者义诊服务及疾病评估,提高了105人次长者的居家安全意识,增强对长者居家安全的综合评估;另一方面开展项目宣传,通过摊位宣传形式向155人次居民宣社区公益服务,扩大社区居居民对项目的知晓度,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公益服务。
据悉,目前服务仍在继续,通过社工多次探访发现仍有一部分困境长者继续改善房屋漏水、线路老化、照明昏暗等问题,解决安全隐患。下一步,太和镇“双百工程”社工站在依托项目资金之外,积极挖掘社区更多资源主体、志愿者、社区居民参与到公益服务中来,让更多爱心力量注入,让更多人关注、参与困境长者的居家空间改善服务。
通讯员:董焜宇
责编:郭静
图片:通讯员提供
文字审核: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