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不可能永远待在摇篮里;所以,人们都总爱抬头眺望,眺望白云蓝天,眺望星辰大海,眺望深邃无垠。因为,在那里,也只有在那里,才是将来成年人类的长居所在。
当年,我订阅航空航天,如上面意思的语句常常在刊物出现。
听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尽管悲情,但还是很快就腻了嫌弃了。可是,看上面的文句,我却像瞩目长空那样,不烦不厌,常见常新。寻求其中的缘由,好不容易才在人类演化生理心理学中,找到比较合理的、让心信服的解释。

宇宙自然,究其实质是能量的流转和物质的运动,在其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物理规律。它们通常都沿着能够包容和繁荣的方向发展。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很可能是唯一能够认知主体与客体,结构最复杂、排列组合最有序、运动形式最高级的自然的一部分。眺望星空,据说是“人”特具的深藏潜能的彰示,它标志着“人”这种复杂自然体运动的终极走向。
我喜欢天文,在农乡时,为了看流星雨,曾经深秋在收割了的阡陌稻草堆里躺过通宵,曾经为了获得一架放大50倍的天文望远镜散装件而参加青年天文知识竞赛,临时抱佛脚地花几个昼夜学习球坐标建模进行天体计算,特别是在哈雷彗星回归时,曾因为种种原因无缘与之相见而抱憾到至今。
昨天在网页邂逅了几篇天文,忍不住看了,又唤醒了几乎沉睡的既往迷恋。为纾解心结,今日偷闲便写下下面的几行文字……


自由诗
陨石
连振华
诞生在悠緲悠緲的异方,
没有岁月伴随着流浪。
无限孤寂,无垠黑暗,
点点亮影,幽寒的星光。
行旅道途有弯曲有康庄,
此际它不再周转徜徉。
运程已走出了深幽境界,
昼夜兼程地奔向太阳。
追逐光明是美丽的理想,
康庄的路途也有夭殇。
漫游到此就遇上了劫道,
地球竟化作宇宙无常。
站在星辰大海边眺望,
晶蓝水球显得卑微善良。
据说是唯一智慧凕岛,
不想碰见弱小也变疯狂。
如今,拽住了天外来客,
如何挣扎也不肯松放。
太阳和光明不许都拥有,
近水楼台,好物私藏。
摆不脱拦路逃不出魔掌,
也不悔憧憬化作虚妄。
只要是为了坚定的信仰,
在追求过程没有彷徨。
于是就有了夜穹的燃烧,
更有了照亮暗昧的辉煌。
以爆裂炽焰和碰撞巨响,
来宣示求索的无畏力量。
尽管那样只是绚烂一刻,
尽管魂飞魄散遍体鳞伤。
再到实验室去粉身碎骨,
最后坦然回归自然之乡……
2023.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