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铁路的故事
铁十师 王启慧

当年成昆铁路的修建,是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备战的需要,四川渡口(现在的攀枝花市)发现了大量铁矿石,炼出的钢又要运往重庆市兵工厂制造枪炮。毛主席很重视,要求尽快把成昆铁路修通,于是调动了铁道兵1、5、7、8、10师去修建这条路。毛主席说:“路要尽快修通,修不通我就骑着毛驴去渡口”。这就激发了铁道兵广大指战员们要尽快修通这条铁路的信心和决心。当时的铁道兵很缺技术人员,我是铁道学院学铁路桥梁设计与建造的,就这样1965年毕业分配来到10师46团5营任技术员,与广大指战员一起为这条铁路的修建,尽到一份自己的努力。
但今天我要讲两个有关成昆铁路通车后的故事。
故事一:
为发展经济和满足成昆线上广大群众的生活需求,成铁集团公司,特开了一趟慢火车,就是每站停靠的慢车,便于学生上学和当地群众将农副产品卖出去,甚至还设有几节车厢只有边座,中间供乡亲们将猪、羊、鸡等载在车上,运到各市场销售,大家还可在车上互相交易。一站车票就几元钱,大大方便和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经济和生活需求。
故事二:
是我先生因骨质疏松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理疗。双人间的病房里,第二天住进一位脚受伤50多岁的男同志。他爱人一直在精心照顾他。
很巧的是在聊天中,得知他们是成昆铁路线上,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的彝族同胞。他们汉语讲得很好,如不是空闲时他妻子飞针走线绣彝族服饰,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彝族同胞。
在聊天中得知他们有三儿一女。大儿子当兵不幸牺牲了,这个医院床位很紧缺,他们是凭烈属证,优先安排住进了医院的。这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聊得很开心,他们也知道成昆铁路是铁道兵修建的,听父辈们说过,铁道兵修路特别艰苦……还牺牲了很多战士;我自豪地告诉他们,我们就是当年修建成昆铁路的铁道兵时,他们很高兴与我们深聊起来。我询问他们现在生活情况,他们告诉我,铁路修通了,他们才有机会走出大山,见到外面更大的世界。他们现在每个家庭都生活得很幸福。他们一大家子人,双方母亲都是80多、90岁的人了,但身体都还好;两个儿子学了技术,分别在新疆和内蒙开挖土机;女儿在四川眉山县职业高中读书;一个儿媳妇也在外打工;他们有4个孙子女,因为他们文化不高,就让文化高的一个媳妇在家管孙子们的生活学习;他俩来到成都打工,每月包吃住,一共还能拿到8千多元工资……
他们家用挣来的钱,在甘洛老家花了近30万元修了一幢小洋房,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变成了现实。从照片中看到,里外均装修得很漂亮,一家人相处也很和睦,儿孙也很孝顺,住院期间几乎每天视频问候,一家人相处其乐融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说到他们的家乡,他们告诉我,乡亲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好了。彝汉一家亲,他们也组织起来,一起唱歌、跳广场舞等,遇上节日他们还会穿上彝族盛装载歌载舞。多幸福啊!
回想当年我曾目睹过他们的生活状况,住在山上,土墙房,四壁皆空,连睡觉的床都没有,煮饭几块石头在地上搭起就是灶,吃的主食基本是烤土豆,现在大不一样了,简直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铁道兵不畏艰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贡献。
听了他们的讲述,感到修通成昆铁路,意义非凡,我也特别欣慰、高兴和感慨,深感我们当年修建成昆铁路,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完全值得的!铁道兵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我把他们手机上部分照片,发给战友们分享:




槛外人 2023-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