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中日韩外长釜山重会有看点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前天11月27日新华网、央视网与世界各大媒休消息,时隔四年多,中日韩外长会11月26日在韩国釜山再次举行,成为当下巴以冲突之外,全球另一个关注焦点。
本次中日韩外长会是中日韩合作机制启动以来的第10次外长会。中日韩合作机制始于1999年11月三国领导人在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的早餐会,发展至今已有24年。本次外长会前,中日韩三国共举行了8次领导人会议和9次外长会议,建立了21个部长级会议和70多个对话机制。
上一次中日韩外长会于2019年8月在北京举行。同年12月,中日韩在成都举办了三国领导人会议,发表《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此后,由于疫情和日韩关系恶化等影响,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没有再次举行。
如今,时隔四年多,中日韩外长会11月26日在韩国釜山再次举行,举世瞩目,看点多多。
首先,先看中国外长11月26日在中日韩外长釜山会谈上直言:中日韩三国是东亚地域政治与经济的核心,是东亚搬不走的邻居,在当今亚太乃至世界具冇举足轻重的地位。中日韩合作具有深厚基础、强劲需求、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日韩应以更进取姿态,为促进地区和全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方将继续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同韩方和日方共同努力,推动三国合作重回正轨,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繁荣做出新贡献。
其次,中日韩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整个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除中美关系外,近年来能源危机、通胀以及东欧冲突和巴以冲突等国际问题,都对中日韩三国关系及其中日韩与美国关系造成影响。
虽然中美关系出现的变化不能认为是根本性变化,但中美关系氛围改善和合作面的增加,会对日本、韩国等美国的盟国产生一些带动或刺激作用,给中日韩未来的合作增加注入新的正能量的可能性。”姜跃春说,中日韩本身的相互需求客观存在,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相互促进、各自受益。近几年日韩经济乏力,两国也要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重视对华关系。尤其是最近中美关系在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出现了一些缓和迹象,这对中日韩三国关系调整也带来了难得契机。而能否抓住这个契机?对中日韩三方当局的智慧都是一个考验。
第三,中日韩三国经济,无论过去、现在、将来,仍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经济利益促使日韩两国有主动寻求与中国合作
的内在驱动性。此次11月26日,中日韩三国外长釜山会谈,中日韩三国外长朴确认中日韩三国彼此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定位,愿持续沿着这一方向向前推进。诚如中国外长指出,中日韩已成为利益高度融合、产供链高度互嵌的三方合作伙伴。中国具有完备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将实施更高水平开放,这将持续为中日韩三国互利合作提供新机遇。中日韩三方应共同抵制经济问题政治化、科技问题工具化、经贸问题泛安全化的倾向,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取得更大发展。
第四,中日韩是跑不走的邻居。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日本不断西化。而韩国在这方面也有所行动。但要知道日韩谋求现代化的初心是什么?日本当年是为了富国强兵而明治维新,之后其实走过不少弯路。韩国的现代化历程比日本要后发,但韩国就是不提“脱亚入欧”之事。至于中国,本身从幅员、人口等等方面看,体量都要比日韩大,在现代化历程中所要面对的困难一定更多。中国不少早期的爱国者曾经学习过日本、韩国的一些东西,但最终我们选择了我们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如今,站在21世纪20年代的东亚“路口”,前路仍需要中日韩共同努力。关于这一点,中日韩三方应该从心底里有这样的认识!
第五,此次中日韩三国外长鉴山会谈,实质上是为明年初实现中日韩三国元首峰会作准备。毕竟中日韩三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外交合作格局、趋势把握由三方元首峰会共识定局!如果中日韩三国能求同存异携手合作,尤其在中日韩三国的经济上,有协同,有互补,合作潜力巨大!在RCEP中三国也该有更多合作!让整个东亚及至太亚地区的日子更好过,这就是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百姓的福音!中日韩三国未来如何合作?人们期待接下来的三国领导人峰会。这不仅是三国外长会议层级的提升性恢复,也会为三国各界带来更多信心。2024,期待更好的明天!
笔者认为,中日韩是东亚的核心、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搬不走的邻居。纵观当今天下,正处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全球地域政治变乱恩仇纷杂,机遇利弊共存,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唯趋利避害为智者。如今,站在21世纪20年代的东亚“路口”,前路仍需要中日韩共同努力。这一点,中日韩三方应该从心底里有这样的认识!为此,特赋《巫山一段云》为评为纪。
四载重相聚,
三君会釜山。
近邻东亚日中韩。
促合视野宽。
放眼全球愁绝。
区域理当团结。
求同存异互赢寻。
胞波谊为金。
一一2023年11月29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