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征文052
我家的传家宝
——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
宋云亮

我家的传家宝——小竹篮,她是奶奶解放前拉扯父亲和姑姑讨饭的一个小竹篮子。
说来话长了——
从我记事起,每到逢年过节,母亲总是让村里老先生写一幅对联贴在上贡的大桌子北墙两边,内容是“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并在贡桌边挂上一个小竹篮子。公元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主席逝世后,每到春节,母亲就把父亲开表彰大会发的一尊石膏毛主席半身塑像摆放在贡桌上和家神一样供仰,一直延续至今。
小时候不懂得什么意思,只是看见贡桌上的好吃的垂涎三尺,但不到折贡的时间谁都不能动,这是老辈子立下的规矩和家法。慢慢长大了就明白了,加之母亲每到逢年过节,就给孩子们讲家史,讲小竹篮传家宝的故事。母亲经常告诉我们:吃水永不能忘了挖井人,咱们永远不能忘记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小竹篮传家宝的故事和精邃就深深烙在我们后代人的心灵深处。
解放前,我们家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爷爷两次闯关东,最后死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奶奶拉扯着年幼的父亲和姑姑靠给大户家扛活、讨饭渡日,没家没业,只好借宿住房,奶奶她娘仨住过俺村的七八户人家的偏房和草屋。当然,这些人家都是行好,可怜奶奶她娘仨,从来不要住房钱。住的最长的是斯福二奶奶家的,二爷爷死的早,二奶奶院里空荡荡的,两间东房一半放些农具、家什,一半就让我奶奶娘仨住。
奶奶白天一早就去大户人家当短工,洗衣服、喂猪,干一些杂活,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有一次不小心打了一个喂猪的大瓷盆,那家主人气得差点把奶奶赶走,十多天白干活,一粒粮食也没给。奶奶受了委屈从来不说,只是偷偷地流泪。二奶奶心肠好,她看到奶奶不高兴,一问再问,奶奶才把打盆的事告诉了她。二奶奶一听十多天白干活,家里又揭不开锅,便跑到北房里端了一勺子粗面子让奶奶蒸点干粮。
奶奶出去打工,姑姑跟着父亲拎着那个小篮子去讨饭,有一次天不太好,要的东西太少,父亲路过一家地瓜地时,扒了几块地瓜。奶奶回家发现后,说了父亲一通,让父亲借天黑把地瓜送回地里。奶奶常说:“受气没有受死的,挨饿没有饿死的,做人一不能霸道,二不能偷盗。”
二奶奶很可怜父亲和姑姑,天不好的时候不让他姊妹俩出去讨饭,逢年过节送些好吃的,那时一年到头也就是八月十五、年三十才能吃上一两顿净面饺子,吃糠咽菜是常事。
奶奶一生内向,不爱花言巧语,受了气只会闷在心里,从没和人打斗吵架过。妯娌们之间,自然是不吃香的人了。有一年,大家合伙喂了一头猪,奶奶管喂养。到了年底宰猪过春节时,他们一合计偷偷把肉都分了,奶奶娘仨连个猪尾巴都没捞着。奶奶抱着父亲和姑姑的头大哭了一场,流着泪水度过了除夕之夜。
穷人门前无亲戚,富在深山有远亲。到了我记事的时候,就已领略了穷人家的滋味。尽管父亲和母亲把解放后共产党分给的三间房子翻盖了四间北房,但家底薄,日子还是不好过。有一年春节,一个亲戚回娘家路过俺家门口,我和哥哥在玩耍,那人提着一小袋花生,生怕我们看到,便放在屁股后面扭着身子走了。打那,我和哥哥从来不向母亲提吃花生的事。
时过境迁,奶奶的受气和吃苦,铸就了一代一代子孙的福祉。如今是家大业大,人多福多,穷家门里出了博士、研究生、大学生和干部,还有五六个共产党员。从黄土地上闯进都市,有了立足之地,住上了楼房,有了小汽车,过上了小康生活。
翻身永远不能忘记共产党,幸福永远不能忘记毛主席他老人家,“小小竹篮”红色传家宝在我们家已经传了四代,她将会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作者:宋云亮(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附:
东方红 看今朝
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文学书画作品
有奖征稿启事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继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为此,从即日起举办“东方红 看今朝——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文学书画作品”征稿。

活动主题:
东方红 看今朝——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主办单位:
中国楹联学会毛泽东诗书文化研究院
山东省写作学会
承办单位: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竹庐书院
协办单位: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征稿体裁:
以诗歌和散文、书法、绘画的形式,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 文学作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和真实性,言简而意远,文短而情长。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2. 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尺寸不限(如:花鸟,山水,人物,素描,油画,水彩,水粉等等)
3.书法:书法须写完整诗句、对联等,书体不限,尺寸不限(草书、篆书需附释文)
五、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须原作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征文”字样,文后请注明作者200字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凡热衷于文学艺术的作家、艺术家、爱好者均可自由投稿。
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投稿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一篇,诗歌二首。
书画每人不超过两幅,参赛作品原件邮寄,并同时采用电子版照片附个人200字内简介和个人照片发组委会指定微信或邮箱作。
要求作品拍摄务必清晰、全面。投稿时请注明姓名、年龄、通讯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
六、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12月15日。
六、投稿邮箱:
散 文:李皓 微信号:quange0062
新 诗:廉德忠15553168276(微信)
古体诗:王汉勤w2356588225(微信)

书 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13325115197(微信同号) 邮箱:1025924131@qq.com
原件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北路汇源华庭18号楼三单元组委会 电话13325115197
七、作品刊发及评奖:
征文文学和书画作品均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的征文专栏刊发推介,择优推荐其他报刊或融媒体刊发。条件成熟获奖作品奖将结集成册出版发行,获奖及入围书画作品将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书画作品展”线上或线下展出。
本次评选将采用初审、复审、终审的审核程序进行作品评定。评委会有教授、作家、编辑等组成。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价值1368元今朝“岁月陈香”济南府学文庙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指定用酒1箱。
二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每人价值648元今朝“百年经典”浓香型白酒1箱。
三等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每人价值456元的今朝“岁月陈香”济南府学文庙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指定用酒1提。
优秀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并于毛主席特型演员合影,每人价值216元的今朝“百年经典”浓香型白酒1提。
人气奖1名,奖励浏览阅读量首位的征文者,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
根据获奖等次不同确定奖励书法作品尺幅不同。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九、其他事项:
所有以上获奖者将受邀于参加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行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和地点等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注意事项:
1.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通知要求。
2.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

毛泽东主席特型演员刘般伸剧照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邀请刘般伸先生出席活动,收藏刘般伸先生墨宝,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洽谈协调,13325115197(微信同号)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