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游承德避暑山庄(中)
文/刘玉伟
承德避暑山庄随着清王朝的衰落,也一天不如一天。新中国成立以后,承德避暑山庄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8月以来,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用于文物保护修缮和山庄水系治理,让山庄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迎接海内外的宾朋游客。

承德避暑山庄就在承德市中心,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中,这里伫立着一片瑰丽璀璨的宫殿。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来建造,虽说比不上北京紫金城的红墙、金顶、琉璃瓦,但飞檐翘角、错落有致、规整有序的院落布局依然是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也有着皇家园林的雄伟壮观,也成了市民休闲晨练的最好地方。我们那天一走进景区,在山庄的外面就看到,有好多市民或是三五成群的在周边散步,或是组队在这里跳广场舞。清风习习,绿树成荫,花儿怒放,这里就是一个超大的街边公园。
我们走进山庄里面,那青砖灰瓦的建筑风格,朴素淡雅又不失帝王宫殿的庄严。在淡泊敬诚殿前,大殿回廊那48根楠木大柱,依然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淡泊敬诚殿相当于北京故宫里的太和殿,所有楠木当年都采自云南的深山老林,在320多年前,从云南到承德,光运输途中的艰难困苦就可想而知。

在淡泊敬诚殿前有一对铜狮子,铸造于乾隆四十八年(1780年),每个重约5吨。门左侧为雄狮,右前爪握绣球;门右侧为雌狮,左前爪抚幼狮,右前爪捂着嘴巴。导游小张姑娘就开玩笑说,这是当时乾隆皇帝在提醒宫里的女人们,你们只要好好管住孩子就可以了,对宫里的其它事都要闭嘴不说。
承德避暑山庄里正宫区有九进院落,取“天保九如,万寿无疆”之意,淡泊敬诚殿就在这里,是清帝临朝理事和政余小憩之处。在这个大殿的后面就是山庄的后寝,后寝区以“烟波致爽”殿为中心,这是清帝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居康熙三十六景之首。殿内陈设富丽典雅,正中三间设御座,两次间为佛堂,西稍间为暖阁,是皇帝的寝室,寝宫的东西各有一个小院落称东所、西所,与寝宫有侧门相通,是后妃们的住所。当我们走进这个院子后,导游小张姑娘又开玩笑说,在当时除了皇帝和宫里的太监,12岁以上的男子都不可以走进这个院子,违犯者是要掉头的。烟波致爽因热河“四周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故康熙帝御题“烟波致爽”。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皇帝在北巡秋天打猎期间就病死在此殿。咸丰十一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逃到避暑山庄,第二年也病逝在这里的西暖阁,他死前曾在这里发出诣旨,批准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并追认《中俄瑷珲条约》有效,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咸丰死后,慈禧和奕訢在这里策划了辛酉政变,实现了太后垂帘听政,奕訢摄政监国,开始了慈禧对中国长达48年的统治。

我们在这里还参观了山庄典藏钟表展和珐琅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两座自鸣钟赠与万历皇帝,开启了中国机械表收藏和制作的历史。由于清帝国强烈的好奇心和占有欲,使皇宫及皇家园囿成为钟表最集中的典藏地,皇帝成为拥有钟表最多的收藏者。走进钟表展室,玻璃展柜里的每一座钟表都是制作精美,色彩缤纷,造型独特,装饰华丽,寓意吉祥。这让我们即大开眼界,又提醒我们这些钟表留得住记忆,却留不住宝贵的时间。

刘玉伟,2023年11月28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