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吉:至密三友访屯头,参观两馆开眼界(二)

(王庆吉老师和王英良书记)
至密三友访屯头,参观两馆开眼界(二)
王庆吉
参观完“桑新华文化艺术展览馆”之后,我感触很深。一位女领导政绩卓著,光明正大,而又能诗为文,退休后走遍世界,拍摄奇景,高产稳产系列文化艺术产品,在行政单位高干中能有几人?从“展馆”中可以看出一个伟人的人生轨迹,就是无私奉献,造福社会,境界之高,鹤立鸡群,能不让人敬佩吗?老县长堪称当代艺术家,媲美古代班昭、蔡文姬、李清照等女中豪杰,巾帼英雄!是桃乡我最佩服的几位公务员之一!
在展览馆之末,有十几幅书画作品,王英良书记文武双全,一两幅书法“龙飞凤舞,虎卧高坡”,张德珩老师亦是“书藏锦绣,赏心悦目”。赵光淮老师一位多才多艺,久负盛名的多面艺术家籍贯想不到也是屯头!1993年市里写“庆祝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书法百米长卷时,我竟然有缘和刘方元主席,赵光淮老师一组创作,一晃三十多年了,光阴似箭果不虚也!还有一位女书法家也令人惊奇!……
之后,填写留言簿,参观之后,惊叹不已,不用思考,一挥而就。
回到办公大楼,王书记立即展开我赠的书法作品,和王书记共同合影留念。

我写的一首古风拙诗如下:
上款:
桃园镇屯头村志书、村史志馆工程落成致贺:
谁不知晓明星村?
米山岭南一片金。
泰肥一级为北线,
青兰高速是南邻。
桃乡名村城市起,
群群高楼座座新。
厚重村志已面世,
德珩老师苦用心。
如今史馆落成日,
紫雾笼罩飘圣云。
晋朝王马共天下,(1)
我和英良一家人。
下款:
公元二零二三年中秋国庆双节虞舜帝旧都左丘明故里王庆吉撰书

注:王马共天下,晋朝时,满朝文武绝大多数为王氏,司马氏家族之人,故成语曰“王马共天下”云耳。
我和妻子连英赠完中堂,又给王书记请了一册珍贵的《屯头村志》,我俩说声谢谢。
我和妻子要和王书记辞行回肥。王书记、德珩老师说,哪里行呢,您用这么多心,费力创作书写,又亲自前来赠送,热情大矣!俺请都请不来,快晌午了,不能走。德珩老师说,有准备,不能饿着肚子走。
在他俩热情挽留下,只好打扰,我俩说,越简单越好。
中午在饭馆里,由于主人亲热有加,吃的温暖实惠舒服,我们都很高兴满意。
饭后,张老师要领我们参观村里名胜古迹,我们都来了精神。与王英良书记握手告别再见,频频摆手,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德珩老师带我们到屯头村隅首老区,首先参观五百年树龄老桑树,一搂多粗。我说,应将“古树名木”用钢筋笼子保护起来,花不多少钱,也防农户当作木材树卖掉,我快八十岁还没见过如此老桑树呢!大家听了深以为然。向西又参观了古庙,古井,古二人拧。缺点是井口应当也用钢筋焊个大篦子,保护井口,石横明代朱棣给挖的“四眼子井”早已保护二十多年了,贵在以防万一。
我们又看到一株“怪形树”,树上两枝长在一起,长了多年,围了一个圆圈,犹如人双手抱拳打躬作揖施礼,十分有趣。
参观完,谢过张德珩老师,大家打道回府。
也许有的朋友有疑问,您一个史界小卒,为啥舞诗弄墨,来到屯头,出此风头?鄙人不才,事必有因,第三集我向朋友们详细汇报一下,以使大家明白来龙去脉,消除误会。
2023.11.23

注:图片来源于王庆吉老师

作者简介:王庆吉,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人,1945年生,曾就读山师大、中国书画大学,泰安作家协会会员,小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市级模范教师三次,泰安市党史先进工作者两次,省委党史荣誉证书一次。书法多次获全国及省市县奖多次。编著《山水诗韵》《石横镇志》《左丘明文化研究》《史祖故里诗文选》《文化肥城左丘明卷》《肥城王氏族谱》《孙氏族谱》参编《肥城文化通览》《泰安文化通览(肥城卷)》《山东省强镇名村志》,《深圳市南山区志》及山东省地市史志等,退休后任肥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为肥城市君子诗社终身荣誉社长。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