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纪实
1广东丹霞山夏富古村外嫁女集体盛装回娘家
文图/中欣、温飞宇
11月25日,一场以《重聚一堂·情牵乡亲》热闹非凡的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感恩活动在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夏富古村举行。她们身着旗袍打扮得端庄漂亮,这些外嫁女,不但有刚出嫁的25岁的年轻姑娘,而且还有80多岁的耄耋老人。当天,首次集体回娘家的外嫁女近300人,不但有本地的外嫁女,而且还有来自香港、台湾的外嫁女,她们手撑油纸伞、身穿古典旗袍,相约一起回到娘家,到李氏祠堂拜祖,回家探望家乡的父老乡亲、欣赏村庄的新风新貌,现场路两边彩旗飘飘、喜庆热闹。据介绍,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倡导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善待亲友的中华传统美德。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夏富村,11月25日再次成为一片欢腾的海洋。这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外嫁女回娘家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近3000人本地和外地宗亲及嘉宾的目光。当天的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客家风情,身着旗袍的外嫁女们浩浩荡荡地走回了自己的娘家。她们身着华丽的客家民族盛装,头戴精美的头饰,手持象征吉祥的花伞、旗子、牌匾等,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队伍行走到村门口处,按照客家传统习俗,先后经历了方鞭炮、舞狮子和迎宾等程序,再饮“远道回门”酒,最后由乐队引导向活动主场李氏祠堂进发。这一系列仪式不仅展示了夏富村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外嫁女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祭祀仪式是活动的高潮之一。祠堂内,他们用大猪头、鸡等祭品,敬献祖德,表示感恩祖上积善积德、含辛茹苦的养育子女。这一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夏富村、外嫁女对祖先的敬仰,也表达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后举办游古村、歌舞表演、围餐、百家宴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丰富多彩的夏富古村传统民俗活动,令村民及嘉宾大开眼界,叹为观止。百家宴场面壮观,来自各地的嘉宾和村民共同品尝了夏富古村的地方美食,分享了欢乐和祝福。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各种美食,欢声笑语不断,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夏富古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承和发扬了夏富古村民俗文化。它不仅吸引了众多本地村民和外地嘉宾的目光,也成为了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来自梅县的王女士及众多嘉宾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了夏富古村文化的魅力,也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他们不仅为活动提供了场地和物资支持,还积极组织策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外嫁女们的积极参与和付出也让人感动。她们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和发扬了客家民俗文化,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广东丹霞山夏富古村外嫁女盛装回娘家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化盛宴。它不仅展示了夏富古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承和发扬了夏富古村民俗文化,为当地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作为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文物保护单位的夏富李氏宗祠重光庆典也在今日举行。夏富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曾进行过多次修缮。坐西向东。砖木结构,二进三开间。面阔11.2米,进深21.8米,占地面积244.9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山墙,青砖墙,木构梁架,盖瓦屋顶。门檐设天花板和卷棚,大门设抱鼓石,木梁雕刻精美。是李姓祭祖拜祖的场所。2011年4月21日,由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发表在中央媒体/中国网、中宏网)
2娘家,出嫁女的底气
范芯
今儿,广东丹霞山的夏富古村用娘家人的底气大气与满满爱意迎回了自己女儿们。
回家,简单却牵根扯脉。女儿们不管嫁了多远,不管岁月轮续了多少圈,不管年老或年轻,只要回家二字一出来,心就回了那个出生长大的地方。
望着那一张张花开样的笑脸,那一袭袭中国红的喜庆,美好着回家女儿。
娘家,何为娘?何为家?娘,是生你养你的人。家,是生命开始与长大的地方。身为女儿不管多大,只要回到娘家就能卸掉责任,享受那份属于女儿的呵护与宠爱。一个回字,就让守护与守望成了坚厚的城堡。
尘世间,每个女儿出嫁时,生养自己的那个家都是退路,父母兄嫂的爱与念成就了出嫁女儿的底气。
如今,夏富村除了古村的文化涵养,除了古榕树的荫蔽,还有那一栋栋的别墅群彰显出的未来,家家庭院里的富足让出嫁女儿的底气里多了豪气傲气。
狮跃腾龙气,爆竹唱吉祥,家训代代传。李氏家族的繁衍生息,继承发展的家族文化,为华夏文明添砖加瓦。
初冬的暖阳,补钙补气,也滋补了被夏秋消耗的能量。
一桌桌的客家菜肴,诗化了的烟火气香着唇齿,五脏六腑。
阳光下青砖黛瓦托起的影子,站在檐角屋顶欣慰的微笑,拂拂。

中篇/新诗
◎在夏富古村,有外嫁女回娘家仪式
温飞宇
二十五岁以上,八十五岁以下
这是年龄,若加上三百多个量词
外嫁女回娘家,彰显了古村气场
听鼓声高亢,看醒狮引路
红地毯铺地,鞭炮放开喉咙高歌
由村口迈进祠堂,一色红旗袍列阵
让肩担礼物,凸现高低搭配笑容
仪式,凝聚了浓郁久违的乡音
一句思乡的话,从墙瓦小巷间找回
由南到北,甚至漂洋过海的远方
等同起伏山峦,鼓动心潮跌宕千里
拈香、躬身祭拜,祠堂的根系
是割不断传承,于流淌的血脉
正在浸透每一双眼晴,尤其是乡愁

◎夏富古村民俗盛会(外一首)
李海芳
一场乡村民俗盛会
以220桌的千人宴席
吸引了一众人的眼球
鞭炮点燃
拉开夏富古村民俗活动序幕
锣鼓喧天
舞狮庆贺李氏宗祠重光盛典
中华民俗文化异放光彩
外嫁女情牵乡亲
集体盛装重聚一堂
共享家族盛典
彰显李氏宗亲好家风
220桌宾客宴席阵势
乡村美食佳肴助兴
共庆夏富古村新风貌
聆听,古村故事
每个古村,都有她的故事
装上行囊,去聆听
夏富古村的故事
行走在深幽小巷
青砖灰瓦,斑驳沧桑
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门当户对,古色古香
凝结着历史的记忆
庄严的李氏宗祠
代代相传颂家训
历经,千年风雨洗礼
见证,宗族辉煌和荣耀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
古村,一部历史丰富的教科书
沾染了岁月的故事
有待我们
细细
研读……

◎夏富古村李氏宗祠重光庆典(外一首)
刘茂兰
锣鼓喧天
夏富古村李氏宗祠重光庆典
热闹非凡 舞狮拜祠
摆设香案 焚香明烛
几百年古村传承
团结齐心 宗祠力量
家族自然凝聚
追根溯源明白从哪里来
宗祠文化在祠堂流出
好村风 好家风
一代代接力弘扬
夏富古村李氏家族世代昌隆

鞭炮声声回娘家
圆圆鞭炮
一圈圈 圈满爱
圈起一一夏富娘家温暖
圈住一一 团圆 幸福
圈出一一夏富外嫁女回家心声
夏富老家 我们一起回来了
红色鞭炮
燃起一一夏富一路红
舞动一一丹霞女儿红
印起一一喜庆 吉祥
旗袍映红笑容
夏富二百多名外嫁女回娘家喽
响亮鞭炮
爱释怀 甜蜜 自豪
振起夏富古村兴奋
鞭炮唱响回家路
我在夏富等你来
鞭炮声声回娘家

◎夏富拾萃(组诗)
罗源桥
拜祖谢恩
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雄狮挥舞,喝彩如潮
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都不足够形容当时场面的隆重
也许只有用震撼这个词才能概括
红色、高雅的旗袍唱着主调
映红了大街小巷
成为画面最耀眼最强大的吸引力
欢笑是唯一的表情
灿烂如花,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一场最庄严神圣的洗礼
在李氏祠堂里
外嫁女三叩首谢祖惠恩
把夏富千年优良传统和传承
发挥得淋漓尽致和熠熠生辉
注进了夏富每一个人的心间
团结就是力量
红色马褂,是一幅流动的风景
街头、巷尾、路口
祠堂里外,厨房各点
餐台前后,舞台上下
红色马褂,忙忙碌碌
在千头万绪里有条不紊的上演
红地毯,迎宾接待
临时停车场,交通指挥
场地布置,路标安装
一场精心的筹备谋划
一股团结的强大力量
流淌在夏富村的每一个角落
美味佳肴
让人无法想象
让你绝对的惊叹
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那色、那香、那味,还有那型
让你惊掉下巴
足已谈论、回味三年
佳肴美味荷尔蒙的飙升
情不自禁的情感爆发
拍掌唱响《我在夏富等你来》
一道佳肴一份作品,百倍辛劳
一桌美味一道风景,千份智慧

◎夏富古村李氏宗祠重光庆典拾萃
梅馨
今天是个好日子
夏富古村李氏宗祠重光庆典
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姑嫂妯娌喜笑颜开
李氏宗祠堂内,灯烛辉煌
舞狮齐贺,鞭炮齐鸣
更有300多名外嫁女,身着大红旗袍
手撑花纸伞、丝绸手巾,步步莲花
带着满满的诚意,感恩之心
一叩祖先庇佑,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二叩母慈子孝、
身体健康,合家昌盛
三叩……
那边厢,村口广场,百家宴
身穿红衣马夹的的靓仔
手端着菜盘,步履井然有序
一道道出至夏富村民的客家菜肴
色香味俱全,挑衅味蕾
荷尔蒙激发,一首《我在夏富等你来》深情唱出
如此亮丽的一道道风景,温馨祥和
一场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盛宴,充满智慧与挑战
将定格在这天,在夏富村里的青石小巷,古树与外嫁女的底气中

◎夏富李祠重光庆典拾贝(组诗)
敬宜
祠堂
庄严的李姓祠堂
披红,结彩
与时俱进的节奏
引领了夏富古村的风韵
只为外嫁的女子
今天归宁瑞回娘家
染喜了今秋的中国红
心动,共品
万花染红的祠堂
福照感染了
一方水土,一方习俗
千年传承的古色古香
更具古韵的神风
为归家的夏富女子
沐浴了
姓氏灵魂深邃的乡淳
送来了
亦如温暖的慈目太阳
盛装旗袍
一袭红色盛装旗袍
妩媚,不妖娆
红,是一种色彩
似火,闪烁着激情
妆点了夏富古村外嫁女
回娘家,吐露暖心
一道靓丽的独特风景
红,是一种信仰
植入了血脉与骨骼
不会忘了姓氏
更不会忘了父母恩
大德裕我生命春秋
红,是温暖的火
中国红的颜色汇合
吉祥,如意
让朵朵女儿红
飘进了心灵与心灵的共鸣
团圆席
二百多围的团圆席
撼动了心灵
幸福就像花儿一样
甜在夏富外嫁女
回娘家的心里
舌尖上的夏富古村
团团圆圆
吃着家乡的菜肴
那感觉好熟悉
喝着家乡的美酒
那感觉好甜蜜
幸福的意识
醉过,多少的回忆
幸福的心事
山,还是丹山好
水,还是锦水甜
家,还是娘家夏富温馨

◎夏富火了(外一首)
赖文燕
一场隆重的祠堂重光庆典
还有三百多外嫁女集体回娘家仪式
让夏富这千年古村
一夜间火了
几千名宾客挤乐了村头巷尾
微信,全被“摄影师”的杰作霸屏
一袭红旗袍,头顶的小花伞
惊艳了古镇,行走鹅卵石小巷
如同穿越千年,盛唐风拂过
笑靥如花的外嫁女,以旗袍姿势
展出对新生活的喜悦,感恩祖脉
即便八十多岁满头银发的老姐
也穿出了自信,穿出了花样年华
看夏富媳妇忙碌的身影
和男人们矫健的脚步
他们尽显责任与担当
让孩子们灿烂的笑脸
写满童年的快乐
夏富火了,一把民俗文化之火
一定会越烧越旺,然遍四海内外
我坚信!因为风的方向正在验证
爱的传播
农历十月十三 这天
几百名回娘家的女儿们
是夏富李氏祠堂重光盛典上亮丽的风景
娘家李氏家族的繁荣富裕
赠予她们皇后省亲般的待遇
娘家深厚文化底蕴
产业振兴 团结有爱精神
是她们足够自信的底气
女儿们激动 幸福和感恩之情
何止在祠堂对祖先深深的敬礼上
看,女儿们还把装满娘家人
对她们爱的种子
带到海内外
播种 生根 发芽……

◎夏富的盛典(外一首)
周财生
今日,这方水土空前热闹
这是,李氏门庭的盛典,陇西堂的骄傲
亮丽的风景,在锦江之畔,聚焦
古老的村落,张灯结彩,分外妖娆
空气中,弥漫着炊烟的味道
八方归来的外嫁女,风尘仆仆,身穿旗袍
脸上挂着,从前的微笑
回到娘家,她们依旧是,那个小棉袄
人山人海,彩旗飘飘,
锣鼓,鞭炮,响彻云霄
快乐的忙碌着,整个屯庄的父老
一股浓浓的亲情,此刻释放,燃烧
相约在夏富
初冬,暖阳高照,
夏富古村,人山人海,炊烟袅袅
欢笑着,纯朴的乡亲,憨厚的父老,
为一场盛典,忙得不可开交
锣鼓喧天,厅堂前,此起彼伏的鞭炮,
神台上的香火,熊熊燃烧
屋里屋外,一群大厨张罗着,丰盛的美食,佳肴,
村方上,特殊的习俗与文化,相融并茂
八面归来的外嫁女,心怀感恩,攥着回报,
娘家,哪怕千里迢迢,
云集街头巷尾,走秀耀眼的旗袍
寻回,姑娘时的记忆,妈妈的唠叨,
重温昔日,折叠的时光,依旧如此美好

◎夏富外嫁女集体回娘家
肖美莲
雄狮起舞,鞭炮阵响
红袍纸伞,队伍龙长
夏富古村外嫁女儿一起美美的
踏上了满载儿时回忆的村道
饮水思源,不忘出处
外嫁女虔诚地在李氏宗祠叩首敬拜
感恩养育,心念父母
女儿们挑着礼担见双亲
家乡振兴,责不容辞
捐资薄上签下了一行行外嫁女的名字
村里的亲人们啊
在礼堂扎好舞台
摆下近三百围桌酒宴
备着丰盛的家乡味菜肴
敲锣打鼓,歌舞飞扬
迎接女儿们回家转
父老乡亲大团圆,欢聚一堂
看着古村展新颜
青砖黛瓦苍山绿水碧道
外嫁女热泪盈眶,自豪骄傲
看着女儿们幸福溢满脸庞
父母乡亲内心欣慰,喜气洋洋
孝亲仁善
夏富李氏宗祠百年家风传扬

◎醉美夏富外嫁女
谭作才
丹渥轻盈恋锦水,
夏富古村换新装。
不见几十年前被拆的篱笆
溜溜鹅卵石上晒着千年故事
染得外嫁女脸绯红
水思源育长情,
外嫁女回娘家。
红妆容颜心似花,
盛世家园畅抒怀。
聚一聚,笑一笑,
当年十八比手巧。
今日重回娘家门,
带资扩建生产基地引自豪,
彰显慈母情结天下晓!

◎夏富我最美的情人
赵磊
夏富夏富,我最美的情人,
你是那么的甜美,你是那么的雄伟,
你是那么的温柔,你是那么的神秘。
夏富夏富,我最美的情人。
引来无数才子才女,为你折腰 为你祈祷。
引来无数神奇的故事为你大放光彩。
夏富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你有五千年的非物质地质奇观。
你是那么的神奇。你静静的躺在那里让人欣赏,
让人围观,让人对你研究不完的神秘。神秘,神秘。

下篇/古韵
◎七言绝句一仁化夏富村外嫁女回娘家
彭良武
齐鸣炮竹撼云天。
修缮新祠祭祖先。
出嫁女儿归故里,
盛妆共贺享婵娟。

◎外嫁女盛装回娘家
郭兴才
初冬丽日暖丹霞,外嫁女儿齐探家。
李氏宗祠重结彩,古村风貌又添花。
敲锣打鼓雄狮舞,把盏联欢夕影斜。
美丽乡村名远播,心裁别出一奇葩。

◎归宁
何衍娣
夏富喜聚首,远嫁今归来。
把酒话家常,欢声满堂彩。
亲情深似海,友谊重如山。
今宵共欢乐,明朝再相逢。

◎七律-贺夏富李氏宗祠重光
傅敬城
丹山夏富映朱纱,吉日欢欣披彩霞。
新缮宗祠盈紫气,雄狮锣鼓闹农家。
安居广厦谋前路,乐驭轻舟摸嫩虾。
嫁女回乡齐道贺,传承耕读种桑麻。

◎夏富古村新貌(三首)
吴修龙
丹山绿水怀抱中
辛勤劳作足衣食
产出特色沙田柚
果实累累家殷实
连绵稻穗翻金浪
鱼虾龟鳖水中弋
美景美食客涌来
村风村貌放导彩
摇篮
处嫁女戴大红袍
回到生长摇篮里
踩着熟悉鹅卵石
再望青砖深巷子
红色旗袍风景线
艳红盖头真亮丽
欢声笑语回娘家
见到亲人诉心迹
回娘家
锣鼓鞭炮震天响,
吉祥醒狮舞蹁跹。
外嫁女儿回娘家,
脸上幸福随荡漾。
鹅卵石街依旧在,
青砖黛瓦仍原样。
亲人父老感亲切,
古村夏富我摇篮。

◎重光庆典,外嫁女返乡情
龙全明
夏富村,风景秀,
2023年,庆光辉。
李氏宗祠再重生,
整村村民齐欢腾。
传统旗袍翩翩舞,
展示文化古今乐。
祭祀仪式庄严肃,
致敬祖先嘉福祉。
外嫁女子归乡寻,
红旗袍绽家乡春。
三百人行村落间,
亲情重聚乐开怀。
文艺表演风情展,
民俗活动乐氛围。
美食佳肴香四溢,
夏富特色饱眼底。
庆典活动芬芳耀,
村庄发展呈现势;
外嫁女子重乡见,
亲情传承温暖溢。
重光庆典福村富,
外嫁女返乡情。
夏富村,独有韵,
文化底蕴美如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