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校转业军官轶事
O杨大镇
我和文汉鼎战友是几十年的朋友,他1992年转业到省广播电视厅任副厅长后,听说军人气质不变,干得风生水起,但他很少谈及自己的往事。在一次闲聊中,他的一件往事,使我久久难于忘怀和平静。这件事我觉得不但很有趣,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文汉鼎的智商和才华,所以,我特意用文字表述出来,分享给朋友们。

那是2000年,他主持省广播电视局(此时全国已将厅改为局)全面工作的时候,在一次饭局上听到省级广播电视局可以向日本政府申请贷款。昱日,他便召集有关部门及省广播电台、电视台领导研究,并写报告“向日本政府申请一亿四千万人民币”的日元贷款,用于更新广播电视设备,提高广播电视收听收看质量及扩大覆盖率。

很快省政府就批复,由省政府财政担保,省广播电视局承办,务必抓紧办好。因为这是日本政府侵华战争性质的贷款,几乎半贷半送,前十年不还,利率0.07,四十年还清。于是,文汉鼎组成了工作团队,开始了艰难的外事工作:第一次在哈尔滨,第二次是去拜访日本政府大使馆,送给大使及副大使的礼物非常独特:青年画家杨小华的傣族姑娘半裸体风情国画。当日本政府大使看到这样优美的作品时,连连称赞,并拒收,说这么名贵的画,收了就砸掉饭碗了。
文汉鼎却风趣地说,这样漂亮的民族姑娘,在云南很多,她们勤劳善良,但没有文化,我们向日本政府贷款就是购买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设备,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让她们更加漂亮。大使先生不必担心,这位画家的画作现在不名贵,不存在受贿砸饭碗的问题,至于将来名不名贵,我不知道!
日本大使笑了,收了画作,并表示支持。
第三轮谈判在昆明翠湖海娱饭店,日本政府协立国际银行代表团,首席代表是位32岁年轻而气盛的金融高手。
谈话中,中方代表的一位成员插话,引起了日本首席代表的质疑,他便用手中铅笔敲着桌子说话,语气十分傲慢。
文汉鼎立即向翻译说,照我说的原话翻译,不可偏意!他说:“你在我们中国的国土上说话,要礼貌一些,文明一些,不可耍横!”
日本首席代表听后,立即站起身来,向文汉鼎鞠了一个90度大躬,说:“非常抱歉,我刚才多有冒犯,请你多多关照!”
文汉鼎诙谐地说:“我关照你,就是一起喝云南咖啡,聊天!”

谈判气氛顿时变得友好而活跃起来,会谈很顺利,日本政府代表团的成员还帮助中方会计做国际贷款的各种报表、资料。翠湖离文汉鼎家仅仅2000米,但他吃住在饭店,一直没有回家,直到日元贷款谈判成功。当一切文书从日本政府传到昆明,邵琪伟副省长代表省政府签字,文汉鼎安排一桌松茸全席。当日本代表团走进宴会厅,面对宴席惊呆了!这在日本亿万富豪都不敢这么吃,重要宴会上只敢煮一锅松茸汤,一人只分到纸薄的四至五片松茸。那位高傲的日本金融首席代表,鞠着躬对省领导说:“云南之行,终生难忘,终生难忘!”
因为云南的日元贷款十分顺利,国家财政部在北京召开座谈会,财政部负责国际贷款的司长说:“想不到云南这个偏僻省份,日元贷款花钱最少,贷款还十分顺利,让日本人甘心情愿为你们干活,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谈谈你们的情况!”
当文汉鼎讲完这段故事,全场热烈鼓掌不算,财政部那位司长感慨说:“外事谈判很得体,资源运用十分精明!”
这一桩往事,虽说只是一次向日本贷款的外事谈判,但在处理各种具体事务的细节上,可以充分看出文汉鼎的能力和才华!在军队时,是个多才多艺的政工干部,任昆明军区《云贵民兵》刊物主编、多产作家、军分区政委。转业到地方是个难得的优秀厅官,也为我们退役军人大大的争了光,添了彩!
🔺作者杨大镇,军旅作家,云南保山人,1952年入伍,原14军41师123团干事,昆明军区(后为成都军区)创作室专职作家,著有大量文学作品。
主要作品:
先后创作发表了长篇纪实文学《中国远征军印支征战纪实》、长篇报告文学《黄传贵——“黄家医圈”八代传人》、中篇小说集《太阳雨》、短篇小说集《黎明,走出野林》、长篇小说《药童出山》。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黄家医圈》,中央电视台于1997年8月至10月于一套、四套、八套三次播出。多年来共计发表了三百余万字。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并被《中华人物大典》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