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是一盏不灭的灯
济南市莱芜区实验小学 张芳
姥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写一篇关于您的文章,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位世界上最慈祥、最善良的好姥姥,那样的话,我就死而无憾了!
姥姥,清明节又到了。您的外孙女想您了。
姥姥,您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姥姥,听我妈妈说,那一年舅舅六岁,妈妈四岁,姥爷就去世了,姥爷是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因为伤病退伍回家。不久就不幸去世。您年轻守寡,拖儿带女,裹着小脚,靠肩挑手提养活一家老小,受尽了苦难。
我是一个女孩,在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年代,姥姥却一直把我当作手心里的宝贝,每年春天拆洗棉被的时候,姥姥总是说等到桂芳(我小名)考上大学的时候,给桂芳棉新被子带上去上学。1987年,我考上了莱芜师范,虽然不是大学,但是转户口,吃国库粮,那也是令乡里乡亲十分羡慕的事儿。我背着姥姥给我棉的崭新棉被,暄软蓬松,以至于军训时整理内务怎么也叠不成豆腐块,着实苦恼了一大阵子。姥姥也以我为荣,我十九岁开始当老师挣钱养家,我用自己挣的工资给姥姥买过粉红色的保暖秋衣秋裤,买过一件枣红色的羽绒服。
每年过年,大年初二走姥娘家,姥娘庄里演吕剧,印象最深的是《姊妹易嫁》、《龙凤面》,现在回想起来,演的戏都忘光了,只记得看戏回来姥姥给做上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喷喷、甜丝丝、粘乎乎的小米面糊糊,在寒冷的冬夜,看完戏,喝上一碗,简直是人间无上的美味,伴着那香甜的滋味入睡,那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童年里,最温暖的记忆都是姥姥带给我的。
姥姥心灵手巧,擅长手工缝制的衣服,亲自裁剪,缝制,作工十分精细,我父母亲和我姊妹三个的过冬衣物都是每年春天姥姥来拆洗缝制的,我们因此每年冬天都能穿上软和贴身舒适的棉衣过冬,从没有被冻过。
姥姥最拿手的饭食是烙饼,葱花椒盐大油饼,大锅饼,小锅饼。那葱花椒盐大油饼,刚烙出来,摸上去烫手,外酥里内,鲜香可口,简直是人间美味。 那大锅饼,黄来来的,厚实实的,咬上一口,回味无穷。给舅舅拿饭专门做的小锅饼,巴掌大,也是黄来来的,满满的都是母爱。
我家里住的是草房,每年过完麦季,姥姥都来我家挑麦子。就是从轧下的麦草里挑出麦穗,然后碾压出麦粒。姥姥总是在挑完的麦秸里挑选出整齐粗壮的来捆扎成捆,准备修补房顶。总是累得满脸大汗,现在想起来,姥姥脸上沁出的滴滴汗珠,我都是心疼不已。
姥姥虽然去世三年了,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一幕幕温馨的记忆,一点点香甜的滋味,都是姥姥伴着我入眠。
姥姥,您泉下有知,就给您的桂芳托个梦吧?咱娘俩再见上一面。以聊解外孙女的深切思念之情。
姥姥,如今,我旳工资已经涨了不少了,如果您还活着,我一定给你买好多好吃的和好衣服,让你过上贵妇人一样的好日子。
姥姥,您是一盏不灭的灯。
姥姥,献上一篇拙劣的小文,悼念祭奠我亲爱的无法再重聚的姥姥!

教师:笔名芳原。又名毛杨。爱好写写文章,投投稿,朗诵,画画,毛笔字,钢笔字,篮球,弹弹琴,剪纸,编织毛线和中国结。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