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寒风凛冽。一辆载着棉衣、棉被等物资的面包车,缓缓地驶入位于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村北的一所民办幸福院。“天气冷了,我们力所能及地给这里的老人添置一些过冬衣物。”青岛海英映山红公益服务中心泗水站负责人马洪伟,一边从车上往下搬运装着衣物的箱子一边说。幸福院的3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接龙搬运物资。不一会,装着棉衣、棉被、毛衣、毛裤和净水机等生活用品的箱子,就堆了一地。隈泉村幸福院创始人刘庆民紧紧握地住马洪伟的手,激动不已,高兴地说:“感谢您的雪中送炭,有了这些衣物,这个冬季院里的老人可以过个暖冬了。”

这个幸福院叫泗水县苗馆镇祥隈养老服务中心,是在新时代养老背景下,由全国人大代表、乡村医生刘庆民发起建设的。依托隈泉庄村卫生室,筹资115万元,于2020年冬启动建设,致力探索“幸福院+周转房”集医养、康养、文养于一体的沂蒙革命老区养老模式。目前,该幸福院首批入住的12位老人,均为服务辖区内急需救助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他们已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普遍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有较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祥隈养老服务中心探索的“幸福院+周转房”农村养老探索模式,犹如一颗幼苗,得到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精心呵护。两年来,社会各界到该幸福院开展的暖心活动数不胜数。山东永胜建设集团、济宁鸿润食品、锦川花生、慧丰花生、金利康面粉、恒生置业等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泗水县人民医院、泗水县中医院、泗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苗馆镇卫生院、杨柳镇卫生院等医疗单位不仅积极捐赠爱心物资,还提供医疗资源援助;泗水县卫健局、泗水县民政局、泗水县残联、泗水县老龄事业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在信息、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泗水县老年大学、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办公室、泗水县公益组织等均与该幸福院建立长期联系,依托文艺人才等资源,实现“儒学讲堂旬旬开,文化活动月月有”。每逢端午节、母亲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老人听健康知识、看文艺节目,享受“文化大餐”。

为把“幸福院+周转房”集医养、康养、文养于一体的沂蒙革命老区养老模式推广开来,确保养老服务中心开办持续有力,2021年春,刘庆民牵头流转了邻村的土地300亩,与一家农业投资公司深度合作,规划建设了一处集中䓍药种植、观赏、加工、康养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体,在带动周边群众大力发展中䓍药致富的同时,可持续为养老服务中心持续提供经营资金。

(包庆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