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端午将至
—— 美术社团的故事分享之九
作者/加贝
端午节作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传是人们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每年五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从晋代开始,更是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逐渐成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有咸蛋黄的、有红豆的、还有肉的,想想都流口水……


时光飞逝,转眼又端午节将至,回想起去年孩子们在社团热情讨论的场景。 讨论南阳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从吃粽子、挂香囊、放艾草、抹雄黄,喝雄黄酒,炸麻叶谈到南方赛龙舟,互道端午安康,真是热闹非凡,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

唯有团扇上关于“端午印象”的创作绘画依旧美好,整理孩子们的旧作,感怀美好瞬间。也祝愿我们每个人的端午节都充满快乐和美好,端午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