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哀乐声中(散文)
文/城外

每每参加山村的葬礼,刚到村口,便传来一阵阵高昂、悲凄的哀乐声。哀乐声夹杂着人撕心裂肺的哭嚎,直抵心扉,催人泪下。那传统的古老乐器,借助现代的扩音设备,让哀乐迅速响遍村庄,越过山岗,把丧亲之痛喧泄到村里村外,如潮涌浪奔,经久不息。

在哀乐声中,辛勤劳作的山里人闻声而动,从田间地头、山上坡下……立马放下手中的农活,一窝蜂地返回村里,到家洗漱干净,换身新衣,然后一起涌向逝者的家中。因为对山里人而言,哀乐便是一篇含泪的讣告,宣告一个生命的终结,召唤亲人们的送别。哀乐更是一道至高无上的圣旨,他们必须从心里绝对地服从,无须通知,早早来到逝者的家里。来的人不论亲疏远近、辈份高低,还是有过隔阂甚至怨恨,都将抛到九霄云外,首先向逝者鞠躬致哀,奉上三柱香,表达他们心中最崇高的敬意。然后一起守护在逝者身边,日夜相伴,直到逝者入土为安。渐渐地我发现,在山里人心目中,一直崇尚那句传承千古的信条:逝者为大。逝者为大,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不仅表现了山里人对逝者的不舍和哀思、对丧属的安慰和关怀,更是对人类生命的无比敬畏,无比珍重。他们以一种纯朴的方式完整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至理名言。

人,有生有死,注定了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生命才显得愈加可贵;生命又是短暂的,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稍纵即逝,所以我们倍惜时光,惜时如金。做为整体的生命,人类是接续传承的。但做为生命的个体,人都是人世间的过客,来去匆匆。所以我们人类自己要抑恶扬善,爱天地万物,爱我们人类自己,让世界充满浓浓的爱。我们热情地迎接每一个生命的到来,也要让每一个生命带着尊严体面而去。我们彼此更要亲善友爱,互助共生,一起构筑人类强大的生命载体,如高山之巍峨耸立,似大河之奔流不息,与地球共存,与宇宙同在。

每次到山村,山里人都让我感动不已。他们勤劳、善良、节俭、古朴。他们没有高深的文化素养,又身居社会最底层,人自然也显得卑微无名,但他们不仅无私地给我们的人类奉献了自身的全部智慧和体能,创造人们赖以生存的大量食粮,还身体力行地大力继承、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情怀,将代代衔接、口口相传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乡间习俗传承至今,并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保留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每次听见哀乐,不管逝者是谁,我都放下脚步,面向逝者垂首而立,在心中默默献上的我的悼念与哀思。在哀乐声中,我不仅体验着旧的生命离去,更憧憬着新的生命到来。人类传承至今,本身就是一场无休止的生命接力赛,而奏响的哀乐,就是这场接力赛中贯穿始终的生命进行曲。

作者简介
吴金宝 满族,网名城外。自幼喜爱文学,读是兴趣,写为追求。曾出版长篇小说一部,并在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短篇小说、散文、诗歌三百余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