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一种文字 振兴一个民族
王天国水族文书画陶艺特展
在北京成功举办

11月8日至17日,以“弘扬一种文字,振兴一个民族”为主题的王天国水族文书画陶艺展,在北京西城区庄胜广场8号艺术空间顺利举行了特别展出,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初冬的北京吹过一股清新的民族书画艺术暖风。


水族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文字和经书的古老文明民族,他们的文字文化依靠手抄本和口口相传延续了数千年。水书是水族人信仰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重要习俗,是水族人耕耘、出行、婚嫁、祭祀、建造、迁徙的“社会百科全书”。现今能找到的水书文字达2700多个,但能准确识读运用的不足500字。这些水书文字基本是由专用符号、象形文字和汉字改写三部分组成,非常接近汉字的造字原理,抢救识读和创意运用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七十岁的王天国,原为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美编,《中华美术》总编,二十一年前,他从山东威海赴贵州采风时,在黔南州喀斯特山坳水族人聚居区里,遇见了水族的古老文字和水书经书,他眼界大开,从此走上了学习研究水族文字书法艺术的路子。
二十多年来,他在水书文字的抢救挖掘、理论创立、书法创作、文旅开发等方面做出了艰苦探索,取得丰硕成果。他和贵州民族大学潘朝霖教授共同提出了“请下水书神坛,走进书法艺术”的理论观念,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自己水书文字书法风格,得到水族同胞和书法艺术界的认可。
2012年以来,王天国在台湾二十个县市举办过近三十场展览座谈会,“龙游日月潭,凤飞月亮山”水书文字草书作品,被台湾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他还先后在加拿大、日本、台湾出版四枚水族文书画陶艺邮票,全球公开发行。2017年,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之际,他成功设计出“风调雨顺”、“三生万物”水族钱币纪念币和“龙德杯”陶艺精品。为庆祝建党百年,他与李振龙合作创作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百幅水书、版画系列作品,填补此项历史题材全国书画艺术空白。2022年11月1日,贵州水族水书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记忆亚太地区文献名录”大奖。王天国日夜兼程,创作出版了《贵州水书文字书法》专著。全书涵盖了水族习俗谚语、名言警句和时代书韵三部分,把水书文字书法艺术推向一定高度。

11月8日,王天国水族文书画陶艺展开幕仪式暨文旅开发研讨会,特别引人注目。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和首都书画界、收藏界的嘉宾汇集一堂,参观欣赏了王天国的50余件书画陶艺作品。为了配合这次展览,华夏文艺出版社专门出版了《王天国水族文书画》一书,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孙守璞、贵州省水家学会会长吴永华为此书作序。展览历时九天,“弘扬一种文字,振兴一个民族”成为这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字书画艺术进京举办大规模高层次展览的主旋律,反响强烈。

有着“画佛”之称的班禅画师、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尼玛泽仁教授读了王天国的水书文字书法后,说:早在十多年前,我俩就探赜过藏族唐卡和水族水书走出宗教神坛,走进新时代书画艺术之心路。中国的书画之所以能上升为艺术,关键是儒家文化为书画艺术培育了温文尔雅的品质,佛家思想为书画艺术提供了修心养性的滋养,道家精神为书画艺术创造了崇尚自然的观念。如今,王天国完全是遵循中国书法艺术规律来进行水族古文字的创新创作,开辟出少数民族文字书法艺术的新天地。
北京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教授说:王天国的水族文字书法艺术,可传承子孙万代。水书文字书法艺术的明天会更好更宽广!
国家一级作家史怀宝教授评价:王天国先生二十年自费深入贵州水族地区,研究挖掘水族文字书法绘画艺术,是对水族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光大,也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贡献。

(袁诚)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