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一辈子
喝断
一条江河那样多的酒,
到过
一幅现代中国地图都载不下的地方。
他是一位美髯男人,却又是一位
伟大的母亲,生下两个子嗣:
一种新的诗体,叫“酒诗”,
一种新的酒浆,叫“诗酒”,
他有足够的理由,申请
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专利。
他胸中的诗句,大概酒精中毒,
养成严重的依赖症,
会饮三百杯后,
文字就解冻了,
雪山化作白波九道;
也修道成仙,羽化后,纷纷然上升
到天庭,观照明月苍海,还能
把一天的白云
一片片地揉碎,撒抛为白雪落梅。
醉诗时的李白,与清醒时的李白,
判若两人。
他一生有两套时间:
一套追求功名,
一套饮酒赋诗。
追求功名时,路途凶险,远比蜀道难于
上青天,
饮酒赋诗时,手可摘星辰,虚步蹑太清。
金樽盛酒,玉盘盛馐,
赊月色于洞庭,借清风于胸襟,
拿着酒杯,邀请光明,也邀请
远近的除却黑暗之外的一切,共饮,
让某一个时间段沉醉。
李白常常喝得
醉眼朦胧,月色朦胧,诗意朦胧。
醉态中的李白,或高歌引吭,如隔世洪钟;
或舞剑——像极了狂草,
至少也是行书。
然后,他骑一自由的快马,极限地
扩张自我,以排山倒海之势 ,
攻城掠地,建立起
浪漫主义诗歌的王国,称孤道寡,
天下无匹。
他的诗文,如同他的剑舞,
虚实相生,一群优美的弧线
一齐织就
星光灿烂的盛唐意境。
是酒,让他一次次地坠入诗歌,如同
月宫白兔
捣药秋复春。
是酒,让他一次次洗涤,并消毒
俗世带给他的层层淤积的伤悲。
是酒,让他豪放与诗情联袂。
是酒,让他的诗一直都有火,燃起
澷天的壮丽。
是李白的诗,写出了最伟大的酒之推销词。
是李白的诗,将酒提升到一个至高、同时又掘进到
一个至深的哲理。
是李白的诗,将酒去掉露骨和鲁莽,变得
儒雅而风度超群。
是李白的诗,让酒的天地
上穷碧落下黄泉。
半醉半醒间,六十一年过去。
李白一辈子都在
酿就酒诗或酒诗。
他用文字和酒作原料,用情绪作曲,
酿造整个人生。
他写诗就是饮酒,
饮酒就是写诗,
只不过
一个走进去,一个跑出来。
山水情结
山势磅礴,水流萦迂,
山水主宾,共筑
一座中华民族的精神别院。
在漫长的时光里,一位位帝王
多选用儒家的思想
给士人洗脑,却暗地里准备了银子和绳子,
一边购买服务,一边随时绑架。
砌一条官阶,任人
刀枪剑戟。
今日可能是高下排列的琴键,明日翻作
一重重山寒水瘦的秋崖。
醒悟者,坠落者,多跌打损伤,
甚至粉碎性骨折,只好来一个
一百八十度的后转,把自我
藏进深远。
可以让山峰、洞穴、树木、花草作
无边的遮掩,
也可以让鸟兽风涛作
广泛的声援。
朝廷里、江湖中的明枪暗箭,
一朝发现目标失踪,
会暗自欣喜或遗憾。
童真洗涤尘世,
菜蔬常适生存。
在山水之中有我,也无我,
悲凉于时光中淡去,
呈一缕轻烟。
极大的人生落差,会渐次抹平,
人生似乎
再无悬念。
山水虽然总会有些春秋时的颜色,但因为
不事雕琢,
被文人用极简的笔画,
极致为一幅幅水墨云烟,
向世人默然灌输
“素朴天下莫与争”的理念。
出与入,进与退,
儒家与道家,为传统士子准备了
两种人生,
纠缠为一种文脉,千秋流贯。
俱往矣,
看如今,山水风光犹在。
退隐,却早已进化为
现代的休闲。
纵然摇滚喧嚣,也不影响遥远地欣赏和
就近的攀缘。
如游旧径,如栖息烟霞,
做一回烟火神仙。

作者简介:李伊忠,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出版《故乡的分量》《品读家园》《武陵源民间故事》《张家界民俗》等。诗歌先后获得《文艺青年》年度诗歌大赛二等奖、三等奖;获徐志摩诗歌奖;中诗网举办的“大宋官窑杯”诗歌赛三等奖;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举办的诗经奖和“百家诗人写百家姓”诗歌奖;中国诗酒文化大赛三等奖;第六“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最佳人气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