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淮文学》征稿启事
《黄淮文学》从今日起,换地移主,更以大气魄地向大家展示一个新的平台,更以饱满的热情为作家、作者、读者服务,打造一个崭新、完美地服务平台。
《黄淮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黄淮平原大地冉冉升起,《黄淮文学》立足黄淮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黄淮文学》编委。《黄淮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的交流平台。
《黄淮文学》不定期地组织长期为《黄淮文学》合作的企业、作家、作者进行旅游、采风、开展笔会交流。
《黄淮文学》长期面向全国华人征稿,面向全国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宣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为企业打造知名程度,组织作家采风,为企业写真。
《黄淮文学》征稿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黄淮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本刊暂无稿费。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句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黄淮文学》交流群贴稿,以便老师收稿,也可投邮箱,邮箱投稿可编辑文档,不接受贴稿。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散文坊
●回家拜年
文/雨寒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万里启程的第一步。
在这千古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春节,我起来的特别早,时针刚刚指向凌晨三点就醒了,就听见门外的腊梅传来了报春声,“拜年啦!拜年啦”!传来了姑娘、小伙的嘻嘻哈哈的说笑声……
我驱车在回家的路上,欣赏着车窗外的风景,满坡绿油油的麦苗,在晨风中晃动着身子,路两旁一行行高大的杨树闪过车窗,一排排小洋楼向后闪退着,小鸟在车顶上盘旋飞过,“叽叽喳喳”的唱着赞歌……。
涡河岸上的腊梅正笑得灿烂,俗言说:“五九六九,抬头看柳”。这话一点也不假,柳丝已泛出青青的胚芽。
也不知是我回家的心切,还是窗外的风景吸引着我,总嫌车子跑的太慢,五十公里的路程竟然跑了二个多小时。
村头的老柳树下,站满了人群,姑娘、小伙的嬉闹声震得树上的小鸟扑棱棱的飞,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妈们唠嗑着多年的乡愁……。
老远就看见我那锈迹斑驳的大铁门,在风中颠颠薇薇地晃动着臂膀,白天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夜里数着满天的星斗,守候着我那孤独的小院。野藤枯草爬满了窗台,满院子枯草凄凄,低头哀鸣,向主人诉说着心中的委屈,老鼠乱窜,野猫追戏,好一个多久没有住人的小院,眼前的景象让人十分凄凉。
正当我看着这满院荒凉的景象,一会儿大叔、大妈们,东邻西舍的兄弟、哥嫂挤满了小院,走上前向我嘘寒问暖……。
一位大妈扯着我的手,眼里噙满了泪花,向我如数家珍似的叙说着家乡的变化:“孩子呀!自从你离开故乡十几载,咱家里可是发生了大变化,小二虎已经结了婚,西地的果树已成林,东坡的荷塘鱼成群……”。
这时候不知谁家的雄鸡站在墙头上“喔喔喔……”的开始叫晌了,大妈还不知疲倦的向我一个劲的絮叨着。
“大叔,拜年啰!拜年啰!”来了一帮小青年,进院就大声地喊起来,这才打断大妈的话匣子。
看着眼前这群小青年,心里不由得想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前过春节的情景,在那个时代过春节,天总是阴沉沉的,天色灰暗,大街上到处都是死气沉沉的,到处都是寂寞的景象,没有一点热闹的气氛。那时候庄户人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根本吃不上肉,最多大年初一早晨吃上一顿饺子,到中午就是红薯面条。蒸一筐子白面馒头,母亲舍不得让吃,放起来或者是高高的挂起来,让小孩子们找不到、够不着,不让吃的目的就是为了待客备用。
过年大人小孩也是穿不上一件新衣服,穿的都是破破烂烂,大部分庄户人家把衣服洗洗,烂了打个补丁就过年了。孩子多的家庭,给老大买一件新衣服,老二就拾老大的破衣服穿,老三拾老二的破衣服……
大街上根本看不到喜气洋洋的样子,出来一个人都是苦眉愁脸的样子。走路时唉声叹气。
在那个时代靠工分吃饭,生产队的活儿干不完,大年三十也得去翻地,正月初一开会学习,一年到头没有休息的时候,可是分的粮食一年不够半年吃的。
正当我陷入深深回忆中……
这时候广场上传来了敲锣打鼓声,传来了动听的歌舞声,“开戏了!开戏了!”有人高喊着。这高吭的声音打断了我深深的回忆……
一群姑娘、小伙跑过来喊到:“叔叔,叔叔!我们看戏去”。我忙迎上前,向他(她)们递过去瓜子和糖,顿时,让我忙的不可开交。可怜岁月匆匆,过的太快,离家出走十几载,这些娃娃们都已长大成人,面对这些面目陌生的小青年,心里激动的话儿不知如何说。
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从吃的、住的、穿的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就连文化生活也非常丰富,大年初一就能听到戏,广场上歌声嘹亮,跳舞的、唱歌的,玩杂技的,担金挑的等等,数不胜数,看的眼花缭乱,轻漫漫的歌声回荡在小村庄的上空……
他们不等我开口,一个个都自我介绍起来,我是谁家谁家的娃,女的介绍我是谁家谁家的媳妇……
我看着这些小青年喜的脸上乐开了花,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男青年们一个个长的都很帅,女青年们一个个貌如花。
“大叔,以后您要经常回来看看,不然再有几年你就不认识咱的村了,家乡的发展可是日新月异呀!”一个小青年拉着我的手说。
是呀!乡村振兴的锣鼓已经敲响,我们的小村庄将会更加美丽、富强。

★诗苑园地
●我为“和也”唱赞歌
文/冰波
和也不仅是全球健康寝具的引领者
更是热爱大健康创业的舞台
诞生在空气新鲜的吉安
生长于养生始祖彭祖故里
生产出磁健康寝具、护具、生物纳米产品
为人类健康贡献出智慧的力量
和也双翅展飞,振翱海洋
产品出口全球市场
全球人用了它人人赞赏
夸和也为人类健康做出了榜样
她是人类的福音
和也人为健康实实在在献真情
一轮明月袭进我的卧床
铺一床明亮的月光
睡在和也的磁疗床垫上
改变了我的睡眠质量
做着畅游世界的梦想
人类都有一个健康的奢望
智造睡眠智慧
这是和也公司的方向
它生产出适合体重差异的床垫
全是磁条的床垫,可以折叠六十度
印花着企业文化的图案
那简直就是生活中的易经
躺在和也的床垫上
目光瞪着天花板
遥思古人的易经八卦
和也公司天圆地方
不用请国师名家
和也,如太极八卦的旋转
推开我的眼睛,一幅图画映入眼帘
恰如一轮红日喷薄欲出
霞光万道,照耀沧海桑田
成千上万人沐浴在和也中
享受和也公司带来的福音
她们高歌,为和也唱响赞美的乐曲

★古风清韵
●七律~雪伴寒潮覆小城(新韵)
细品岁月
白絮无声或有声,飘飘洒洒散还凝。
红梅雪裹花偏艳,碧海冰封浪滞腾。
六秩寒潮未曾见,一朝凛气又重逢。
凭窗尽览银装美,挥毫诗篇万里情。
●七律·带孙感怀
柯美柘(江西)
耆龄已近小阳天,白发苍须悦逝川。
不领工资心倍爽,完成任务意犹坚。
何时自在从容过,到处无羁痛快癫。
乐道休闲如短跑,日程充实胜资钱。
●七律·莫言老
柯美柘(江西)
相看秋霜落满头,胡须遮掩两腮沟。
穿衣对鉴腰肢弱,举首迎风涕泪流。
偏学廉颇能饭健,甚怜孟母择邻优。
休而续供儿孙事,致力躬耕莫怨尤。

七绝·蜂鸣(通用体)
文/观澜
蜂落花枝吮蕊狂,筑巢酿蜜缔清香。
春来潮涌饮甘露,总是声声鸣疚翔。
●癸卯寒衣节(外一首)
文/刘均生
去年寒衣守吾娘,今日坟前泪湿裳。
故后纵然千叠纸,不如晨晚有羹汤。
●雪
白鹅银浦舞翩跹,抖落羽毛映碧天。
地覆一层当作被,和风化水润肥田。

★《黄淮文学》编委:
刊名题写:文锋
顾 问: 华 晓 春 姚 化 勤
主 编: 肆月春风
执行主编: 冰波 颜力
副 主 编:一骑红尘 袁辉
总监校对: 冰波
校园征稿:小石
宣传部: 高山峻岭
发行部:春生 小石
企业广告策划:文锋
编 委:肆月春风 冰波 一骑红尘 春生 小石 高山峻岭 刘伟华 刘刈 于广 蓝天白云 韩 镯 冰 清 兰 子(以姓氏笔画为序)

点击二维码 关注黄淮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