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曹海
作者 王顺利 散文
蛇山煤矿坐落在崇山峻岭的一处山㘭里,飕飕冷风吹起窗外楊树的枯叶,时尔翻卷时尔被抛向空中,从玻璃窗朝外看,远山黛色和这座沸腾的矿山更显得凝重深远,时间已进入到一九九一年的隆冬。
矿医院院长,外科主任医师宋大夫,我和矿工会美工老姜在工会宣传科办公室忙着宋大夫参加黄江市医学会举办的学术报告会做投影的文字编排,有人敲门进来,原来是矿农民协议工小曹。他二十刚出头,拙黑的脸上长着几粒紫红颜色的青春痘,寸头,厚厚的唇,着一身蓝白相间劳动布工装,见我们望着他,急忙掏出烟,给每人递上一支"大前门″。我知道,他身上还装有"黄金叶″,拿出“大前门”表示我们是能帮他忙用得着的人,他是不抽烟的,这在煤矿上工人中不多见。忙完手中的活开始闲嘹,小曹问:"你说我一个农协工怎样能出名?″一句话问得大家一头雾水,找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我突然来了灵感,也有点戏弄他的意思,冒出一句:"现在就有一个机会!"他急切的追问:"快说?啥机会?″我说:"当下,海湾战争爆发,战事越发激烈,伊拉克攻打科威特,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是大量的士兵和贫民的伤亡,是到处无家可归的难民,对不?"他点点头。随后美工老姜接着说:"这就存在一个现实,需要大批的物资和资金的援助,当然包括外援。那么,远在万里之外的你,一个中国公民,一个贫穷山区出来挖煤的农民工,如果你能帮助做点什么,给予饱受战争创伤国家的人,你想,结果会怎样?″他说:“说明我有爱心。”“矿上局里领导知道了是不是要表扬你这种有大爱精神的人?号召全体职工家属向你学习?”他“噢”了一声象是领悟,随及又问如果捐钱给谁,往那寄,宋大夫告诉了他。
半个月后的一天,小曹推门进来,递给每人一支“中华”烟,老姜怀惑地问:“怎么又升格了,肯定又有啥惊人之举,要不抬了个金元宝?”他面露喜色地从衣袋里抽出一个大信封,是北京中国国际红十字的回信函。几个人目不转睛看,信的内容是曹海先生捐赠给受难国难民的一百元人民币已经收到,代表国际红十字会对他的义举表示衷心感谢。
看后,我和老王无语,本是一番闲谈话语,小曹却真的付之行动,而且是捐出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心里五味杂陈。小曹老家在一个很贫瘠落后的山村,他来到几百里外的煤矿下井,就是想改善家里的困境,在矿上干掘井,又苦又累,工作衣上汗水加上井巷里淋水整天穿在身上是湿的,粘的。除了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所剩也就是百十元,捐出去了,家里患有残疾的婆娘和老妈还有年幼的一双儿女肯定日子会更难,全靠他这个顶梁柱支撑呢。我俩都怨自己一张臭嘴给他出了这样一个骚主意。但事情已经做了,和宋大夫,老姜商议后,不管他前面说的怎样"出名"与否,决定写篇稿件宣传一下我们一线煤矿工人这种心想天下事,乐于奉献的精神,写罢投给市报,不久就見报了。他很高兴,好象很有成就感似的。这以后,他就成了我们的常客
一天,他提出了要学写广播稿的想法,矿广播站每天早中晚按时向矿区地面工业广场和生活住宅区播音,包括中、省、市新闻,音乐,戏剧,通知等,在一定时间段着重广播矿和二十多个生产,辅助科级单位当天发生的生产,安全情况,表彰先进人物的事迹等,对识字不足百十个的他来说难度肯定不小,但他有这份上进心,我们做为朋友就鼓励他,一篇短得再不能短的广播稿,四五十个字三分之二就是错字,别字和打"x"不会写的字,在我们一次次的纠正下,教他学会查字典,半年之后靠着他不耻下问,勤学的耐心和钻劲,基本上能写一份看得过眼的广播稿了。一天早上,他的一篇"好班长王长福″被矿广播站播出,加上他捐款支援外国难民的事见诸报端,全矿一万多名职工家属知道矿上有一个叫"曹海″的农协工,让他小有名气。
生活一天天向前走,三年后小曹经过努力,由一名农民协议工转为农民合同制工人,农民协议工干完三年回家还是在农村地里刨食,农民合同工在煤矿可继续工作,福利待遇和正始工相差无疑。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他积极性更高了。一些人对他的做人做事的方法嗤之以鼻,说是出风头,更有人说他是瓷怂,傻得不透气等等,但绝大多数和他接融过的人都觉得他是个有善心的人,是个好人。他的每一次付出,捐资助学也好,助人为乐也好,都表达了一个普通煤矿工人最扑素的感情,国家行业报,省、市报进行了宣传报道。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由于调动,退休,我们几个人和他联係的也就少了。偶尔在市区的商场墙上一张很大的红色宣传海报上看到他的消息,这是黄江市评选先进人物的侯选人名单,照片下附有个人先进事迹介绍。六十个人其中就有他,这些人中包括见义勇卫,敬老模范,爱心捐助,五好家庭等等,我从中知道小曹在汶川地震,陕南特大水灾,援建希望小学等都伸出大爱之手,共捐资二十多次,计六千多元。短短的简介我知道了小曹二十多年来一直默默做着他想要做的事,一个农村出来的青年,文化程度不高,追求进步,乐于奉献,辛勤耕耘着自已思想这块领地,向往出名,但又脚踏实地的干实事,他就是我竖起大拇指要称赞的"名人”。
完
2023年11月25曰
简历 :王顺利 男 70岁,原籍陕西省勉县,《世界文学》优秀签约诗人,曾在《中国煤炭报》《陕西日报》《卫生报》《陕西工人报》《陕西农村报》《铜川日报》《崂山文学》《华原风》等报刊及全国大型文学媒体平台发表各类文学体裁作品约七百篇,有多篇文学作品获不同奖项。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