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泾源县杨岭村脱贫纪实
陈 军
六盘山上百花鲜,一支支山歌唱泾源。泾源有个杨岭村,通过养牛谱新篇。
走进杨岭村史馆,一张大照片挂面前。那是二零一六年,七月十八那一天。
领导者考察到杨岭,山山水水带笑颜。村民家中实地看,话语亲切暖心田。
当时村貌脏乱差,穷山恶水不忍观。低矮土房泥泞路,树木稀少秃秃的山。
领导者鼓励村民们,脱贫就得动手干;要想过上好日子,发展产业是关键。
孩子更要培养好,不能输在起跑线。领导者话儿像明灯,引导村民走向前。
村民瞄准养牛业,银行贴息来贷款,安格斯肉牛育肥快,比那黄牛更赚钱。
此牛成了发财牛,各家有了新企盼。一年收入好几万,村民们从此笑得欢。
信心越来越充足,经验越来越丰赡,形成品牌出效应,这疙瘩有了新财源。
为了产业现代化,集中养牛好发展,各家养的零散牛,都交给大户来托管。
养牛大户马克明,心有壮志勇登攀。大地公司来合作,强强联手把风险担。
增加品种养牦牛,规模扩大路更宽;托管户年底得分红,这份喜悦说不完。
村里的养牛名声远,许多公司来抢滩,资金技术齐到位,产业发展闹喧天。
为了拓展旅游路,必须征地搞拆迁。土地流转力度大,冲击了咱的旧观念。
改革的火花刷刷冒,思想一下难转变;为了打好攻坚战,组织村民去参观。
走甘肃,去福建,打开眼界到处看,人家做得这么好,为什么咱就难上难?
思想一通便路路通,苦干实干加巧干;草畜苗木产业化,旅游养蜂劳务繁。
近年变化真是大,秃山变成花果山;泥泞的路面铺柏油,低端养殖变高端。
眼界一寬看得远,生活质量大改观;改厨改厕改居室,家家变成了小花园。
全民共筑复兴梦,山村处处是财源,好一个泾源杨岭村,牛气冲天换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