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健康也是好的
熊攀
那年夏天的清晨,我开车陪妻到武汉协和医院看医生。早上七时三十分左右,我们来到协和医院门诊大楼五楼,前来就医的人已然挤满了整个就医等候区。我感觉有点意外,想想也觉得在意料之中。因为,大凡优质的医疗资源,前来就诊的人自然是人山人海、往来不绝的。
我们挤到靠玻璃窗边的空间站着,耐着性子等待。我朝窗外一望,见楼下也是熙熙攘攘、进进出出的人群。百无聊赖,我开始漫不经心地胡思乱想起来。望着眼前人海,我想,他们来自于哪呢?听口音,有武汉市本地的,有黄冈、襄阳、孝感等全省各地的,也应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吧。大凡来这里就诊的患者,他们可能已经身患重疾,不然,但凡可在本地医院解决的问题,不会百里迢迢,劳神费力来大医院就医的。当然,也会有例外的情况。
忽地,我又想到作家亦舒《喜宝》里的话:“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就需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都没有,拥有健康也是好的。”人们孜孜以求三样东西都在这段话里,尤其在对钱的占有方面,整个社会,似乎每个人都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似乎有了很多很多的钱,很多很多的爱和健康也就都有了。而真正来到关乎健康甚至生命的医院,你才可能真正明白,无论一个人有爱没爱,得爱多得爱少,有钱没钱,钱多钱少,健康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这种体会也是最直观、也最深刻的。这些求医的人群中,一定有许多人是拥有很多很多爱的人,他们在亲人或朋友的陪伴下前来就诊,同时,一定也有不少人是拥有很多很多钱的人,他们完全不用担心高昂的就医治疗费用,只要能治好病就好。当然,也许有相当部分的病患,他们是普通工薪簇家庭,或白领一簇,或小本经营刚步入小康家庭的;或许他们中也有不少人是没有很多很多钱的病患,他们东挪西凑,赌上全部家当也要来治病的。因为治好了病,拥有了健康,在他今后的生命里程中,他不仅能好好的活着,而且可以拥有很多很多的爱,拥有很多很多的钱。如果都没有,对他们来说,拥有健康也是好的。
我们一直在楼上等,中途不曾离开,时不时看电子屏幕,看替我们就医的教授已经看了几多号病人,心里盘算着他看一个病人平均需要花多长时间,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轮到我们。就这样,从上午一直等到下午5时左右,我们排队终于接近就诊室。看着就诊室门边墙上主治医生的名字,我油然而生一份敬意,心里也踏实安稳了许多。因先前曾听人说起这位教授是怎样怎样的专业精湛、医术高明,怎样怎样热情和蔼、医德高尚,治好过不少像妻一样类似的病患者。
终于轮到该我们就诊了。我陪妻走进室内,教授热情地招呼妻坐下,然后接过她拍片、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资料,认真细致一一察看,边看边给身边助手分析讲解,然后又仔细望闻问切一番。他“切”时,十分用心,先脱下手套,再用两手在患病部位摸、揉、搓,细致严谨,他是在进一步印证医疗设备检查的结果,或许经他亲自检查触摸,获得病人更为直观准确致病信息。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不动,都令我感佩不已,看妻和缓的表情,仿佛她的病好了一半似乎。确诊所患疾病的性质和程度后,主治教授提出治疗的可行性方案及可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他强调心理、情绪等因素在配合治疗中的作用。听完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我们都如释重负。我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位满腔热忱、专业精进和无比负责、平等真诚对待每一位病患的教授,一定是深得病人发自内心尊重和爱戴的医生,也是人们多年来一直称道的好人。
从门诊大楼东侧门出来的时候,一块厚重的大石块上入石三分的八个红色大字映入我的眼帘:“生命相托,责任如山”。我眼前一亮,心底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是啊,每天数百上千的病患者,他们不顾路途遥远,愿意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钱财来这里求医诊疗,不就是把自己生命托付给医院和医生吗?而医院和医生的责任不就像山一样厚实沉重吗?这份相托里,寄寓了每一名患者无比的慷慨、信赖和希望,而作为受托者的医生,他们的责任重于泰山,因而他们无比的敬业、负责、务实,不负信赖,承载并圆所有求医人的希望。字被镌刻在石头上,却深深的印在他们的心上。相托,是一种心灵的契约。相托者基于一份真诚地信赖,把很重要的事托付与人,受托者与之心有灵犀,尽职尽责,完成所托之事,实现彼此心灵的契合。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里,相托无处不在:患病者到医院看医生,父母把子女送进学校读书,人们把钱财存入银行,商品市场上的各种交易活动,人民群众把一方的幸福托付者地方官员……不论哪一种相托,是一份信赖,一份期待,更是一份责任,而责任如山。正因为每一行每一业每一事都如此,这个社会整体上才有了诚信、敬业、友爱、互助,也有了整个社会运行有序、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但所有的相托之事,其实质不外乎爱和钱,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物质的。即使你拥有很多的爱和很多的钱,随着时光荏苒,你有了健康,它们才真正并长久地属于你;就算你失去了曾经所拥有的很多的爱和很多的钱,拥有健康也是好的。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