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外一篇)
作者:海雨天风
2008年7月中旬,我带领曾坚朋、傅崇辉同志加班起草直接上报国务院《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我市对口支援甘肃灾后重建最新进展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次日早上,该《报告》直报李锋常务副市长批示。李锋同志立即批示报玉浦同志等主要领导批示,经市委市政府主要刘玉浦等领导批示同意后,转由市委办公厅做个别文字修改后,直接上报国务院,获李克强常务副总理重要批示、表扬。
李锋常务副市长曾在甘肃省常务副省长冯健生宴请我们深圳市调研考察组领导时,对冯健生常务副省长这样介绍我:省长这是我们对口办综合协调组长林居正同志,我前方有张文,后方有林居正。
虽然这样表扬是溢美之词,但是我还是受到莫大的鼓舞、感动和鞭策,因为毕竟有这么多的甘肃省和深圳市领导在场。当时,深圳市领导有陈彪、刘润华、张文、李廷忠等同志。
2011年10月,我获得由国家人事部、国家发改委、解放军总后联合颁发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享受“省先进工作者”和“省劳动模范”待遇。
10月12日,我走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得到尹蔚民部长亲手颁发的奖状。当然,我还获得其他殊荣:陇南市荣誉市民、深圳市委市政府抗震救灾对口支援先进个人等。
大家知道,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在华夏大地上,我们的同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6 月22日,深圳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锋同志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在深圳市抗震救灾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之下设立综合协调组等问题。会议决定,我担任综合协调组组长,市经信委刘毅刚副处长、市民政局王辉球副处长担任副组长,还有张爱民副处长负责一个部门工作。6月23日李锋同志签发深圳市政府办公会议纪要(纪要【2008】392号),我们在市民中心C座5007室开始正式工作。
当然,深圳市对口支援甘肃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规格很高,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玉浦担任组长,市长、市政协主席白天担任常务副组长,市领导王穗明等其他八位市领导担任副组长,常务副市长李锋同志担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我这个组长直接对李锋同志负责(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指示我直接对李锋同志负责,文件直报李锋同志不必过办公厅)。
深圳市对口支援甘肃省灾后重建工作,重点支援陇南市的文县、康县、武都区和甘南州的舟曲县。深圳市是国内对口援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与20个省直辖市并列支援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爱无疆,举全市之力支援灾区建设,支援资金高达30亿元,在全国21个支援省市中居第十位。可以说,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企业家和市民极具慈悲心慷慨施以援手。作为深圳支援灾区建设司令部的“大管家”,直接对分管此项工作的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负责,为深圳出色圆满完成中央交办的工作任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对口支援工作期间,我十七次随同、陪同汪洋、黄华华、刘玉浦、王荣、李锋省市领导和带队进入甘肃陇南、甘南灾区,因此与当地的领导和群众结下深厚的情谊。每次大约3、4天时间一个来回,而每个来回都得坐飞机、汽车30小时左右。
作为一个小组长(正处级),陇南甘南的领导对本人十分厚爱,他们都高规格接待尤其是派常务副市长、副州长等领导迎接我们,最远一次到50公里的地方迎接,深感羞愧并心怀感恩。从事对口支援工作,这是我终身难忘的学习和历练的机会……
从事对口支援工作三年多,我一直坚守岗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勤恳工作,为深圳对口援甘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期间,我团结带领综合协调组全组同志,充分发挥小组作为市委市政府和市对口办的参谋部、作战部、督察队的作用,直接对常务副市长负责,全方位服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口办、前方指挥部及各专项组;坚持科学援建、制度援建,牵头起草制定了多项援建工作管理制度和对口合作协议;坚持高标准完成重要文稿起草工作,先后多次完成全市抗震救灾对口支援工作相关会议材料、市领导参加国家及广东省抗震救灾对口支援工作会议讲话等。
我们的工作经常得到刘玉浦书记和李锋同志的肯定和表扬。当然,黄华华省长在我们向省委省政府的报告上的批示更有意思:此考察报告很好,深圳市对口支援工作行动快效果好;说实在的,许勤市长很少表扬办公厅同志,我们起草报国务院的文件也得到许勤市长的批示表扬。
享受省先进工作者和省劳动模范待遇,这是我莫大的荣耀,我自然要感恩与我并肩战斗的综合协调组50多位同志,特别要感谢为此付出卓越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曾坚朋、刘毅刚、罗菁春、王辉球、付崇辉等同志…

见证深圳湾大桥开通仪式
作者:海雨天风
2007年6月30日下午,深圳湾大桥开通仪式在即,我作为深圳市政府办公厅经济处干部,陪同市政府副秘书长赵鹏林先生驱车上深圳湾大桥,做大桥开通前的最后检查检视工作。我们的车在大桥中间停下,相关工作人员向赵鹏林秘书长汇报有关开通细节情况,我一边听汇报,一边拍了几张照片。
2007年7月1日,这是一个值得回忆和纪念的日子,她不仅是我们建党86周年纪念日,也是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更是深圳湾大桥开通日子。
我有幸参加了深圳湾大桥开通仪式活动工作。特别是作为开通仪式深圳方面现场总指挥的联络员,我手里拿着,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现场总指挥刘应力先生和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副总指挥陈应春先生的对讲机。换言之,这两部对讲机可以调度深圳方面的保卫、安检、消防、卫生一切人员。当然,这目的就是做好胡锦涛主席一行顺利通过深圳湾口岸联检大楼,直至护送主席车队安全离开。
特别幸运的是,记者抢拍的照片之中,我也在胡锦涛主席旁边露脸,一个小小的正脸。
我们知道,2006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对深圳湾口岸港方口岸区实施管辖的决定,这一决定授权香港特区政府在位于深圳境内的港方口岸区范围内实行全封闭管理。在港方口岸区内,实施香港法律,并由香港的执法人员管理。
2007年7月1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当天深圳湾大桥开通仪式上说,这项工程的竣工将大大改善港深两地的跨境交通,使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的公路交通更加便捷和顺畅,对促进香港和内地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曾荫权、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深圳市领导李鸿忠等的陪同下,胡锦涛主席为深圳湾口岸开通剪彩。
开通仪式后,胡锦涛主席来到出境口岸柜台前与海关、边检、国检柜台工作人员亲切交谈。胡主席问通道什么时候开通,工作人员答复今天晚上六点开通,胡主席又细致地寻问了通关的其他问题。广东省、深圳市领导以及我们工作人员,一直在旁等候大约15分钟。
走出联检大楼,胡锦涛主席的车队直奔深圳机场,并没有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热土做更多的逗留……
在这之后,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深圳湾口岸开通工作先进个人。

作者简介
林居正,笔名海雨天风。福建福州人。2022年9月起,业余在《中国精英文艺》《中国文学》《普希金国际文学艺术》《长江文学艺术》《中外文学艺术》等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东海钟山赋》获“2022年十大年度桂冠精英奖”。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金融专家组副组长,独著、合著《香港与深圳深化合作战略研究》《中国企业债券国际化研究》《先行示范区金融创新发展研究》等五部 。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发表50余篇论文,曾获第二届深圳市社科优秀论文二等奖,深圳市金融优秀论文一等奖,武汉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甲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