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洒秋色,沧桑漫人间 95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流星划夜天
沉浮过经年
清华洒秋色
沧桑漫人间
灵犀不须言
青峦蔽霜蕃
了就红尘曲
飞英十里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就是一次不断求索而渐入悟达的过程,从生命求索到生命悟达,从格物致知到正心诚意,诗书为之架起了一道道桥梁。经书是历史哲人的生命沉淀与经验承载,生命的涵养需要读书学习,并从中领悟道理,感悟人生,升化灵魂。“朝闻道,夕死可矣”,真正学问不是诗书华丽,而在于“文以载道,大化天下”,学习本身就是思想交流与信息传递,读书的过程就是汲取前人的文化思想成果,圣贤写书的目的意向后人传道弘德,以资交流与承传之用,而中国文言文却承载了千万年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
从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来观,传说中的伏羲画卦,古人开始运用符号观天察地,制网捕鱼,结绳纪事,历史记忆一代一代依靠传说而延续。黄帝时期仓颉造字,其后历史依靠文字予以记载。在纸张发明之前,人类将文字刻在石头、竹板、甲骨、器皿之上,以留记文明痕迹。为使少量载体承担更多思想内容,中国祖先发明了文言文,且影响至今,此之发明在世界文字史上绝无仅有!因为文言文的重要特点是文字思想亘古不变!这是与时俱进的白话文所难以比拟的!
文言文经受的历史沧桑及重大桥梁作用于整个文明进程而言,天下尽知。若将经典文言文称之为“道”书,中国历史就是由文言文记载传承的。当然本位与演绎,正史与稗史,互通有无,相得益彰。自文字诞生以来,文言文所承载文化使命无与伦比,生死之惑、弥消通理、天地之道、明德穷心之理皆从文言文中深深悟得。文以载道,大化天下,就是文化,而文化的作用就是教化,以道化心,化民易俗,化世成风。
《道德经》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文言文所带给我们的就是文字凝练,秀美含蓄,寓意深邃,大道至简。文以载道,大化天下,而无为而无所不为则是道的本能!文字以无为之用而化天下之民,故文化与天地道同!天地无为,万物生焉,为与无为,不在其形式而在其规律,合其规律者,为亦无为,故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山川大地,人事沧桑,失而重得,得而复失,阴阳变化,皆蕴其中!

作者简介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