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钱的价值
焦鹏举

今天我要问,5元钱价值几何,你可能会不加思索的说,5元钱可以买一支冰糕,含在嘴里化了,咽到肚里没了。那我只能说,回答正确。
但在当年,这个答案则是大错特错。那时候,在农村,一个整劳动力,一天十分工,价值几毛钱,甚至几分钱。多少农村孩子,因交不起5元钱的学费而辍学。可能就埋没了一生的命运。
今天要说的是一件我切身经历的关于5元钱的往事。
永远忘不了,58年前的今天,1964年11月20日,我当兵离开家乡的日子。
这天村头老槐树下,挤满了送行的人群。家人、同学、还有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发小。
邻居大娘大爷送行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路上要小心,到了部队要小心,工作中要小心。”家人们不放心的话,说了一筐又一筐。
村西头70多岁的太老姑,挪动着一双颤颤巍巍的小脚也赶来了,只见她从大襟褂子里取出一个小红布包,从中掏出一张5元面值的人民币。悄悄的送到我面前说:“孩子,你要走了,老姑也木啥可送的,来,拿上这点钱,路上买碗水喝。”我连忙说:“不能要你的钱,我有。”谁知她并不接我的话茬,而是把钱直接塞到我的上衣口袋里,语重心长的说:“到了队伍上,要长点心眼,听领导的话,往好里干,别光想家。”我说:“老姑你的话我记住了。”
我知道,作为五保户中全村唯一的双烈属,老姑她有25元的特别生活费,这5元钱一定是从一年才25元的生活费里抠出来的,我也知道她今天送我当兵的心情,如同当年送夫参军,送儿上战场一样,寄予厚望又依依不舍,更深知我此行意义重大,既肩负着承袭家族中从军传统的使命,又有只能干好不能干差的责任。此刻,我只能暗下决心,一定不负众望,不干出个样子来,决不回头。
就这样,当时只有17岁的我,怀揣着承载着家族众望而且是仅有的5元钱上路了。此刻,虽无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但却已清晰的意识到,此去山高水长,征途漫漫,路上定会有许许多多艰难困苦在等待着我。
后来,在长长的从军路上,我真的曾遇到过,无数的曲曲折折和坎坎坷坷,在这些艰难险阻面前,我告诉自己,不能后退,只有跨越过去,才能不负众望,临行前老姑那句“长点心眼,往好里干”始终是鼓励我前行的动力源泉。
到部队后,我用老姑送我的5元钱,买了一个搪瓷脸盆,作为实用纪念品带在身边。
行军时,背包一打,日常生活用品往盆里一放,一个网兜提上就走。
从沂蒙到太行,从营房到战场,不管走到哪里,它一直跟随在我的身旁。每天第一个与我面对面的,就是这个老朋友。每当看到那个盆底下印着的那个大红牡丹,就像看到了家乡,看到了亲人,看到老姑站在村口的那颗老槐树下,向我招手。顿时感觉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任何工作,任何困难都不在话下。
多少个寒来暑往,本来三年的服役期,不经意间,我在部队一干就是23年,那个用5元钱买来的脸盆也伴随了我23年,同时见证了我23年的成长历程。
入党、提干、带兵打仗、立功受奖。在情系家国的从军路上,与故乡走出来的382名淄川兵相比,我不是贡献最大的,但却是走的最远的。
在临沂反美蒋侦察的战斗中;在越南战场上;在唐山抗震救灾的废墟中;在昔阳打冰雹的太行山;在柏格庄种稻的田间处处留下了我奋斗的身影,撒下的汗水,和血染的风采。
58年后的今天,我站在村头的那颗老槐树下,可以问心无愧的对着家乡说,我没有给生我养我的这片故土丢脸。对着当年在这里送我远行的老姑说,我从军路上的每一步,都是按照你说的“往好里干”的吩咐去做的,我兑现了我当初的誓言。
今天,又是一个11月20日。回望走过来的路,我要感谢人生,感谢军旅,感谢家人,感谢路上所有的遇见。
更要感谢老姑,老姑给我的那5元钱,和我用5元钱买来的那个印有大红牡丹的搪瓷脸盆。
青春无悔,人生无悔!
5元钱价值几何?这就是我用生命做出的回答。
2022.11.20日于家中
注:太老姑即我祖父的姑,名叫郭焦氏,其夫与子分别牺牲于抗日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家族中,先后9人在不同年代参加人民军队,为国效命,我的父亲和叔父都在其中。


高红斌推荐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