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钱,当下买不到一杯奶茶,一只苹果,一个车厘子。在许多人的口中微不足道,在很多孩子眼中远没有一只汉堡的魅力。可每当我看到那张工农兵大团结的钞票,总是心潮起伏,情思绵绵……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春天。在山东青州银行一栋简陋的公寓楼里,我在教两岁的女儿看图识字,妻在默默地为我收拾行装。两小时后我将告别她们,返回那座远在千里之外的小岛上。
盼了整整一年的休假,就因为昨天一封“集训,速归”的电报结束了。回家才刚满两周,有点认生的女儿才开始黏我,还没来得及陪她们到附近的公园去转转,还没有好好尽一点丈夫的义务和爸爸的职责,就这样走了?心中对她们的负债感让我满满地愧疚。
我和妻相识于七六年底。或许是冥冥中的缘分,也许是她对军人的理解,我们一次简短的会面竟然被月老的红绳牢牢地缚在了一起。经过四年多的鸿雁传书,八0年初我用一辆半新的自行车,终于载得新人归。蜜月刚过了一半,一封电报把我追回到黄海深处的那个小岛上,老兵退伍,连长不能缺位,这份量我掂得出。接下来新兵训练,理论学习,射击演练……繁杂的军务让我早已忘记了自己初为人夫的身份。直到妻来信告诉我怀孕的喜讯时,才恍然记起我不仅是丈夫还要当爸爸了。虽然喜事连连来得有点猛,令我不知所措,但心里却还是充满了幸福和期待。
生活中多少新娘花前月下,与新郎深情相拥,多少孕妇骄傲地挺腹散步,身边总是转着那个殷勤的他。可我的妻对这些只有羡慕却不敢奢望。因为她的那个他,另有一个大家,为了那个大家他顾不了这个小家。她铆定了一个最朴素的理儿:爱上了他就连同他的事业一起爱!甘心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工作和生活中所有的困难,无怨无悔地为奉献而奉献。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临产期,我想请假回去照料她几天,但正值岁末,连队考核,演习,新到老退...正忙得不可开交。为难之际,她就像我肚里的虫,来信说:当下正忙,你是一连之长,怎么因小失大?再说你回来也帮不了多大的忙,还是安心干好你的工作吧。就这样她在多病的岳母陪同下,走进了产房意外的是由于难产,她在产床上呆了九个多小时,最后靠手术才取出了小宝宝。然而因为受凉她不仅没有奶水,双腿也落下了严重的肌肉萎缩症。更糟糕的是年迈多病的岳母,连急带累也病发住进了医院,一边是躺在病床上的母亲,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她欲哭无泪,不得不产后第二天扶床下地照料老幼。历经了那么多磨难,她发给我的电报却是“母女平安,放心勿念”八个字。

对我报喜不报忧似乎成了她的生活准则。这好,那好,一切都好。其实我何曾不明白,她孤身一人,既带孩子又上班,还要照料生病的老人,仅靠她每月三十四元的工资,是多么样的艰辛。我何曾不想回到她们母女身边,尽一下我应尽的责任。然而接下来的工作让我始料未及,半年的炮兵集训,一个多月的战术演习,当我终于坐上回家的列车,一遍又一遍地想象女儿是啥模样的时候,我才愧疚地想到:结婚一年半了我才第一次回家,女儿七个月了,她还没见过爸爸,这丈夫还配么?这爸爸合格么?
站台上我终于见到了我那瘦弱的妻,见到已经长了四颗小牙齿的女儿,我压抑着眼泪,把孩子高高地举起,心里说,孩子,爸爸回来了。不料女儿一边挣扎,一边放声大哭。这哭声让妻子掩面而泣,也让我仰天长叹泪流满面。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可我这究竟是伤心还是开心?至今说不明白。
转瞬两年过去了,当了营长的我,这次休假回来,本想美美地陪她们过一段难忘的时光,谁知又是这无情的电报破灭了我美好的愿望。
妻看我失魂落魄的样子,对我说:这边你放心,一切有我呢!她边收拾行李,边从口袋里掏出了十元钱,塞进了我的包里,“出门事事难,穷家富路。这钱你拿着,家里好对付。”我一下愣住了,就这十元钱,我们昨天推来让去好几遍了,她还是不要。她知道我每月六十多元的薪金,除了纳伙食费,缴党费,买邮票及牙膏洗衣粉,剩下不足四十元,攒来攒去探一次亲,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剩下的全缴给了铁路,口袋里紧巴巴没几枚硬币了。可我也给她算过,她那不足四十元的薪水,柴米油盐,房租水电,鸡蛋奶粉,更是捉襟见肘。这十元钱对她们来讲无疑于雪中送炭。但见她态度这么坚决,也不好伤了她的心。
离别的时候到了,我抱着女儿,在她娇嫩的小脸上使劲地亲了几口,并在妻子接过女儿的时候,悄悄地把那十元钱压在了桌子的台板下,我深情地望了一眼那张“大团结”,默默地说“拜托,让她们幸福吧”。
回到岛上的半月后,我终于盼到了妻的来信,在那被泪水浸湿的字里行间,我知道当她偶然看到那张静静地躺在台板下的钞票时,伏在桌上放声大哭,久久不能自已。是辛酸,是无奈,还是幸福和甜蜜,谁也说不清楚。但我觉得在这复杂的情感里,更多是那份纯纯的情,深深的爱,地久天长,永刻心间。
时光的年轮又向前转了四十多圈,岁月虽带走了我们的青春芳华,美好富足的日子早已不再让我们为衣食住行窘迫。但那十元钱的情思,却永远永远地温润在我们的生活中。

作者简介
刘振平,1954年2月出生,大学文化。 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 长、团长、军分区参谋长、南通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大校军衔。
入伍后,他能正确对待苦与乐,在黄海深处、远离大陆、荒无人烟面积仅有0.056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从士兵到营长整整驻守了15年。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能够以苦为荣,以岛为家,无私奉献,尽心尽责。先后入南京高级步兵学校、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深造。
入伍来,他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受嘉奖二十余次,多次被省军区和师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干部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