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与横店影视城广州街

2023年11月21日,是谢晋导演诞生100周年纪日。从艺60年的谢晋导演,一生拍摄了37部电影、5部电视剧,用影片书写了时代风云。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其拍摄的电影《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作为一部上世纪90年代投资过亿的“巨片”,首开中国电影史之先河。
细想起来,《鸦片战争》影片的诞生堪称一大奇迹。
1995年,谢晋邀请了王元化、余秋雨等专家、学者、编剧、导演,主持召开了《鸦片战争》创作座谈会,慷慨地说道: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在香港回归这一历史关头,我们决不能向历史交白卷!
谢晋之所以有这一决心,与一年前收到的一封特殊的信不无关系。
写信人是电影原《红色娘子军》的编剧、老作家梁信。信中说:“香港九七回归指日可待。这一伟大事件,中国电影可不能沉默而无所作为!”这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谢晋那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1995年3月10日下午,作为政协常委、已73岁高龄的谢晋,站在人民大会堂讲台上发言,题目是《迎接香港回归的巨大艺术工程》,演讲的内容正是正在构思创作的电影《鸦片战争》。慷慨的陈词,博得了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
但真正要拍摄一部如此宏大的题材的影片,谈何容易?除了要有一部精良的分镜剧本,还要筹集上亿元在当时来说是天文数字的巨款,更大的挑战是要有一个良好完善的拍摄景地。因为,广州相关背景的历史景观早已荡然无存!
赶巧的是,在北京两会期间,谢晋遇到了同来开会的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不久,谢晋在徐文荣盛邀之下去了一趟横店。

谢晋来到横店后,对山脚下一片高低不平的丘陵情有独钟。徐文荣不解,谢晋解释说:拍电影不仅需要内景、道具,也需要有高低起伏、弯曲层叠的场地外景,这样才有层次感,才有不同角度的丰富多样性。
不过,此时的谢晋还在犹豫,因为眼前毕竟还是一片荒山秃岭啊!因此,谢晋又多方寻找拍摄场地。
时间一晃到了11月,外景仍无着落,眼看开机的期限迫在眉睫,若再不马上落实场景地,那将无法如期完成拍摄任务了。
而在此时,那些原本争着要把外景建在当地的多个地方,都因投资巨大而纷纷放弃,更使谢晋火烧眉毛。

横店集团获悉了这一情况后,徐文荣主动去找谢晋,作出了如下承诺:由横店集团投资3000万,由横店集团负责搭建《鸦片战争》影片拍摄外景,并保证在拍摄开工期前全部搭建完工。徐文荣这一番话,谢晋听后简直难以相信,但这是真正的雪中送碳啊!
于是,谢晋与徐文荣两人于1996年1月24日,在那片还是荒芜山地的小丘陵边,签署了“南粤广州城市街景”的协议,并随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徐文荣能夸下海口,自有他的底气。东阳是“百工之乡”,民间手工艺者遍地都是,什么泥瓦、木匠、雕刻、油漆、石匠等名工巧匠数不胜数。不几天,横店集团的工程招标启示一张榜,几十个工程队便应运而生。

1996年5月,《鸦片战争》在广州开拍期间,横店外景工地的建设也正干得热火朝天。
1996年8月7日,《鸦片战争》摄制组大队人马在酷暑中移师横店,一座几可乱真的19世纪风格的广州街已然建成。在这亇占地300多亩、计6000多平方米的街区内,既有波光荡漾的“珠江”入海口,又有风格各异的十三夷馆,既有店铺林立、纵横交错的街道,又有150多年前号称“天下第一茶楼”的《天澜阁》,还有“钦命粤海关”、烟馆、当铺、酒肆、码头、棚户居民房…。清一色的真材实料,能住人,能拍摄。街上石板路通通用真石板铺就,极富真实感和历史感。包括谢晋、侯咏在内的一干拍摄组人员被深深地震憾,完全被眼前的实景惊呆了,也被徐文荣务实守信的人格和横店人精巧的工匠精神所折服!

8月8日,《鸦片战争》广州街拍摄在横店举行开拍仪式,谢晋动情地说:“横店很棒,世界一流!”
整部《鸦片战争》影片,到摄制组封镜,谢晋导演总共在横店完成了全片四分之一的镜头。就这样,为拍摄《鸦片战争》所建的19世纪广州街景区,成为了横店影视城的开山第一景,也被载入中国电影史册。
电影拍摄完成后,谢晋为了留念,特在街景内亲手种下了一棵纪念树,至今已有27载了,谢晋离开我们也已经有整整15年了,可谢晋种下的这棵纪念树早已技繁叶茂、高大挺拔。
2023年11月24日编撰于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