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凭什么横扫天下?
从奥特曼说起
胡春雨

真正的强者,是敢于战胜自己,敢于向强者学习。“中日的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作者手记
我家的电视机,是小家伙把持着。从葫芦娃到孙猴子,孩子一入戏就变成了主人公,为了配合剧情,我只有当妖精的份儿。不过最近变了,天天当怪兽——有部叫做奥特曼的日本动漫,占据了孩子的心灵,颇让我不以为然。可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的小伙伴们,岂不也是兴高采烈地模仿奥特曼?我们也是如此。记忆深处的阿童木、机器猫,成人偶像的高仓健、山口百惠,岂不都是来自日本?与其熟视无睹,不如正眼看待:这就是日本文艺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与美国的迪斯尼、好莱坞有一拼。面向世界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艺术品牌及其价值观念,才是大国应有的样子。《周易》云:“举而措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文化艺术关乎世道人心,中国人得加把劲了。
于是当完了怪兽,我也断断续续陪着看——果然不错,很快就能打动我,是灰太狼、光头强们没有过的。剧情原本有些俗套,与美国动漫常见的保卫人类并无二致,只是外星入侵者变成了怪兽的模样,守卫者变成了由人变成的奥特曼。这种剧情设计国内很少见,不知道与基督教的救世情结有没有关系。惊险的战斗过程,激烈的武打动作,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加上超现实的动漫制作,让双方的斗争上天入地、光怪陆离,更能展开丰富想象。细节打磨的也好,譬如战斗结束后,一个风中奔跑的小狗,一个少女纯情的眼神,将整个片子切入唯美的场景。
然而这都是技艺层面的“术”,真正打动人心的是“道”——里面阐扬的精神,一种高度自觉的精神。奥特曼所以战无不胜,首先是敢于战胜自己,战胜失败,不啻美德与勇武的化身。难怪孩子表演奥特曼的时候,不是抗日神剧般手到擒来,而是一次次摔倒后爬起来。没有谁能无缘无故成功,日本人的创作是严谨的、真诚的,没有大思想、大格局,也就没有高度、没有力量,只能靠刺激神经追逐市场,却无法打动人心驾驭市场。譬如,我们拍的某些片子。
他们本是人类一员,当代表邪恶的怪兽来临,奥特曼总是挺身而出。在变身奥特曼之前,眼神里充满了拯救人类的坚毅,言语间充满了迎接挑战的无畏。面对强大的怪兽,他们一次次忍受失败,在困境中坚持,在绝境中雄起,最终在同伴支持下,依靠精诚团结反败为胜。在坚忍中爆发潜能,在磨砺中成就荣誉,《孟子》所谓“是故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奥特曼以科幻的表现手法,阐扬了东方文化精神,但充斥主旋律的,仍是日本武士的影子。如此志诚的人民,无论在社会发展中创造财富,还是在国家罪行中充当鹰犬,都将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值得我们深思。
当奥特曼凯旋归来,特意飞过老一代奥特曼头顶,让老一代微微含笑。着陆后,是来自小男孩真诚的仰慕,是来自少女含蓄的爱慕。话虽不多,甚至没有话,更没有什么大尺度,却饱含深意:接过老一代的嘱托,完成新一代的接力;他们的女人将奉献全部的温柔,成为坚韧的依托;而未来的奥特曼,正在风雨中成长:让男女老幼构成完美而唯美的生命循环。日本人是在教化,是在从事心灵事业,不仅仅是在赚钱。我有印象的几部日本动漫,主题永远是做最好的自己,恰是来自“成己成物”儒家价值观,他们善于在剧情碰撞中展开,而非在生硬台词中说教。《周易》云:“富有之谓大业”,物质永远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一个民族需要创造更多的财富,养活精神更富足的自己,而非用财富的无限追逐,填补精神世界的贫乏。
反观我们拍的一些片子,譬如狼和羊泯除了天然界线,一切消融于童话世界;灰太狼狡黠而愚蠢,红太狼刁蛮而强悍,搞笑之后让人笑不起来:这是让我们的男孩成为食草男,还是让我们的女孩成为孙二娘?至于抗日神剧各种花式杀人的狂欢,侮辱了中国人的智商,却没有敢于胜利的勇气。如果说近来让我有印象的国产大片,《满江红》算一个。题目高大上,有了武穆王岳飞夹持,想不叫座都难。可惜大过年的,二个半小时的片长,平均十分钟杀一人,剩下的时间在酝酿杀人。从拨皮抽筋到残害女童,的确扣人心弦,十几亿人的眼球经济,足以带动电影市场。好在还扣上了爱国主义主旋律,尽管八竿子才打着。可是如此宏大的题目,追求的思想意义在哪里呢?在电影史上能有什么影响力呢?义薄云天,感天动地,才是中国人的《满江红》!
“中日的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这是来自抗战前后的一个文化判断,至今看来不无道理。阳明说:“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用心不同,境界自殊,放在文艺作品的生命力上,高下立判。
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又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无论儒家的“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还是基督教世界上帝与撒旦的战争,善恶观念都是人类文明展开的基础,却原本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世界,乃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可悲而可怕的是,“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人类被欲望蒙蔽心灵,《礼记》所谓“物至而人化物”,创造了财富却沦为物质的奴隶。但阳明们信仰人类的本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教导人们“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通过在事上磨砺做最好的自己。“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最高的生命价值,在于担负起美好的世界。奥特曼和灰太狼,差距就在寸心间。
中日同属儒家文化圈,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撑。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剖析近代中国生存危机的根源,就在于文化精神的失落:“所谓修身、齐家、治国,中国人近几百年以来都做不到,所以对于本国,便不能自治”。由于丢掉了阳明的知行合一,“所以普通读书人,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不去身体力行。所以“我们现在要能够齐家治国,不受外国的压迫,根本上便要从修身起,把中国固有的智识、一贯的道理先恢复起来”。号召国人弘扬固有文化精神,“振兴中华”绝非停留于物质技术层面,可谓拔本塞源之论。
但现代中国的转型,导源于外部世界的剧烈冲击,在暮气沉沉的晚清时代,根深蒂固的传统反而起到束缚作用。面对接踵而至的生存危机,中国人一度丧失文化自信,不惜割断精神血脉,妄图全盘西化。文化信仰及其赖以维系的道统、政统、学统改弦更张,文明面貌在天翻地覆中裂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快速转型,但发展的同时也在积累问题。伴随市场大潮冲击与西方文化涤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形式主义横行,挽回文化精神,重塑国民信仰,始终关乎民族精神主动。从长远来看,除了《礼记》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根本,文化艺术以其平易近民,尤为重要方面。
总之,小动漫、大制作,小切口、大格局。面对日本动漫等优势文化产品,我们除了保持开放心态,更重要的是善于借鉴,勇于反思,在不断超越中做最好的自己。
黄帝纪元四七二零年孟冬思农于海右鹊华堂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