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诗评】1957 读《沧桑如诗,幽雅若兰》║继平(北京)朗诵║沈水之北(编辑║荆枫)

沧桑如诗,幽雅若兰
作者║荆枫(额尔德尼·巴特尔)
赏析║继平
朗诵║沈水之北
编辑║荆枫

修整一下脊背上耕耘的日子
也修整依旧新鲜的梦
是的,当习惯成晨钟暮鼓
归隐,不过是素妆了我们的田园
一枚胸痣已然为心念佛珠
渐白的鬓发镌刻相视微笑的标记
即便有一天真的老了
也要沧桑如诗,幽雅若兰

【赏析】孙继平
荆枫老师的这首诗通透励志,充满着诗致情怀,将沧桑如诗的人生与激情,通过诗言的艺术过滤,幽雅成了若兰一样的灵美。从而,让诗的情魂产生了醇厚的神形与气势,显现出心志如画,永不褪色的粉墨留白。让读者从老师的笔墨中仰目到一个诗人只争朝夕的心里路程上印满的“耕耘日子”,依旧在“修整那新鲜的梦”。诗恰恰有了这一情梦,才使“晨钟暮鼓”悠扬了田园生活。如此的笔墨情出,不仅仅是诗人站在了生活的最前沿,体味与感悟,激情与激发自己对生活的执念,重要的是诗与诗人灵魂的相融,让诗脉伸延得无限可及,诗艺得以鲜美而沁入人们的心脾。可见诗人的运笔贤熟老道,隐喻性好,使诗的语境清新而不套俗。你看:“一枚胸痣已然为心念佛珠”。这里的“痣”与“佛”借用的实在好。一前一后的转换令诗意盎然不已,也令读者遐想不已。诗正因为诗有了这一生活印迹,诗意才体现了仁者善念。至此,叫人大彻大悟,人的一生修行不正是自己的品味吗!我想,这才是诗质潜出的励志篇章。读后,让一颗不老的心泛起一片春潮,掀起不败的生活浪花。向老师学习!

【评论作者简介】孙继平,50后。现已在《神州文学》《作家新视野》《新蕾》等国家省市地纯文学刊物、党报和网络平台上发表诗歌1000多首。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微信作家协会会员、辽宁阜新诗歌学会会员。诗观:用诗心燃亮生活。

【主播简介】沈水之北,一个从小到老都一直热爱朗诵艺术,而却未能作为专业的企业管理者。
学校示范教学的课堂;军营欢庆节日的舞台;企业万人聚会的礼堂等都曾留下过我的影音。
退休后, 才有了全身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间与空间, 秉承自娱自乐,陶冶情操, 以诗会友, 玩出品位之宗旨踊跃参加各种朗诵活动并获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