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一10日,作为乡贤,应邀回乡参加庆元县人才科技峰会。其间与黄田镇领导及其他乡贤也作了交流,提议我画一画“世界竹海 庆元黄田”的这个主题。
黄田是我的故乡,我是有着深厚感情的。村庄、青松、翠竹、田野、小溪,组成了美丽的画卷。我对美的感知的也从这里开始。
这里,度过了我的幼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苏东坡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自小生活在这竹的世界中,早年对竹子的感情主要在它的实用上。
首先爱竹笋,我的找笋技术并不好,并不喜欢劳心费力的找还未出土的冬笋,而是喜欢露出头来的春笋,自是不大费力,可以手到挖来。笋与青菜,再加点肉,就是一锅好菜,吃的津津有味。当然,如果做成笋干,也是美味佳肴。我的中学时代,寄缩学校,当时每个学生都是自带米菜,我就吃过不少咸咸的笋卤,不知不觉很快吃完一盒米饭。现在回老家,姐姐还会给我一些笋卤,让我的味蕾回到少年时代。

竹子的生活用途很广。小时候家里的用具,许多都是竹制品。筷子、筷子筒、茶筒、畚箕、扫帚、竹篮子、箩筐、簟子、篱笆、吹火筒、竹刷、竹椅、箩筐、竹筛、竹床、竹凉席、竹垫、牙签、竹扇子、竹凳子、鱼钓竿、晒垫、竹扁担、吹火筒……甚至孩子不听话,家长也喜欢用小竹枝抽打孩子的腿,以示惩戒。

现在,家乡以竹为工艺制品的厂也办了许多。竹风铃、竹雕刻、竹编织品(篮子、伞等)、竹乐器、竹的纸巾盒、竹质办公文具等。我的竹书架就来自黄田。
建材方面也使用不少。早年搭脚手架。现在像一些竹胶板、竹地板等建筑装修类材料,使用率也不在少数。所以竹子的用途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竹子对家乡的贡献 堪称第一。

《黄田故事》收编了李伟华3篇乡情散文
黄田镇 ,地处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西北部,东、南与竹口镇相邻,西南、西与福建省松溪县渭田镇接壤,西北连接龙泉市上垟镇,北、东北与龙泉市小梅镇毗连。行政区域面积125.8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黄田镇户籍人口15515人。
据2019年报道,黄田镇毛竹产业发达,毛竹林面积占全县1/5,素有“毛竹之乡”的美称。近年来,全镇先后建成毛竹高效经营示范基地5个,建成3000亩省级现代毛竹示范园区1个。实施竹林平衡施肥6万余亩,实现竹产产值近亿元。

此外,黄田镇依托国家公园试点,统筹龙头山浙闽两省四县百万亩大竹海资源,借助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独特的人文资源,积极谋划以运动休闲、自驾越野、生态度假、文化体验为主,竹海观光为辅的旅游产品综合体系——丽水•世界竹海公园。
如今,在杭州从教从艺,又有20多年,虽处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中,无论是偶到郊外看到竹子,还是回乡看到漫山遍野的竹林,我都会心旷神怡。

前几天 ,家长朋友要订制竹画,认为竹子生而有节,自古以来有高风亮节的象征,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高尚品格。竹子即使弯曲,也不会被折断,有正人君子的风度。正如宋 ·徐庭筠《咏竹》诗曰:“不论台阁与山林, 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 便凌云去也无心。”
我在创作中,加入了另一君子兰花。画完后,题句:“凌云劲节见君子,空谷幽兰溢众宾。”

今天,我又完成了家乡庆元黄田的山水画的创作,题句“世界竹海 庆元黄田”。那漫山遍野的竹海,是风景,更是农民致富的希望;那金灿烂的田野,是劳动的硕果,丰收的景象。
但愿家乡人民生活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更愿人人 扬君子之风,行君子之道,成君子之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李伟华国画《世界竹海 庆元黄田》(136cmX68㎝)

作品局部


李伟华:民进会员,1965年生于浙江庆元黄田。就读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等。
现为杭州伟致书画院院长,CCTV央视书画签约艺术家,CCTV华夏之声特邀艺术家,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等级考试高级培训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教培中心书法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浙江开明画院院务委员,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会员,孔子美术馆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国务外交礼品师。
被授予“中国企业文化传播大使”、“一带一路文化形象大使”、“国际文化交流卓越艺术使节”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