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 咱的'无形精神'
文/梧闽
生命里,有形的占有越多,无形的就失去越多。让我们做一个简单而善良的人,许时光一份静好,在是非恩怨、百味人情中,守住一颗宁静的心,轻挽一袭流年的温暖色彩。在风起、雨落的季节里静待花开。在生命的旅程中,总不会一马平川,我们一路向前须静心、稳心态,如此,我们方能走上无悔之路,诗意地栖居。烟雨红尘,总有一抹笑颜为我们绽放,总有一缕清风给我们纳凉,总有一缕阳光让我们温暖。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安之若素,我们就能踏歌而行,时时闻得岁月的暗香,时时找寻到快乐、幸福的方向。

剪纸作者:洪士涵老师
早上看到了昨晚林家胜群友的问安!哦哦,原來今天的西方的感恩节,我知道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场文艺复兴的精神动力,就是欧洲的学者先贤大量地翻译诠释中国明朝典籍,尤其是朱熹理学、王阳明心学、惠能的禅宗《坛经》…对欧洲一千年黑暗中世纪进行反思鼎革…那时候,兴起了各种节日的设置与活动,包括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形成一种世俗化活動,而不再囿於教堂的成見!应該说,圣贤设坛讲经过节…中国人也是美西方的'教父'。'节'就是节骨眼的日子,设計有这个节那个节,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唤醒,别忘記低头走路,需要仰望天空中的指路星辰;别只是一天重复一天,有些日子需要共缅先知或圣贤,惜緣人类神的精神!这种人造的神,中国人的'神'喻指:'聪明正直,死而为神'的先人,如玉皇、女娲、屈原、关羽等等,还有闽南的保生大帝吴本、圆山仙祖正一道康仙、甚至靖平漳州的陈圣王陈元光及其部将马仁也成了'马公爷',东山绿化治沙的老书记谷文昌'谷公',中国年节祀奠的神大都是活在百姓心中,比较接地气也有人气。而西方的大神上帝,甚至万圣节所谓'万圣',实际上是无数的'游魂野鬼',在这一节日出來撒野泻欲吧!

林家胜群友所说'有形东西'便是喻指物质财富,而'无形东西',便是人类精神,在西方感恩节的次日,咱更应該缅懷新中国的缔造者伟人毛主席、改革开放的总设計师邓公,还有历代圣贤英烈。正如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研究中国历史叹氣说:'每当国破危难之际,中国总会出现一批天神拯救了中国!',这是值得我們志念感恩的神!

不是节日的节后日子,实际上更漫长也匆匆,如何使自己活得既拥有'有形财富'又不忘'无形精神',我似乎有如上的觉醒,参考!
况天佑,有人说人类精神家园里,有十种值得永久学习的精神,也是觉悟的思维,虽然地球已然是一个'村',不妨综罗万象加以融会贯通吧!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赛“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2022年11月,《空中并不是“无色”》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 金奖;2023年3月,《走在后港古街》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梦一回太武夫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2023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任为“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