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头土脑
(黄与平)
第一章
(一)
徐凭回到村子,就呆在家睡大觉。
下午,徐凭起床,吃了饭,就到胡红杏家去。胡红杏和她妹妹胡红花在编席子。他在一张小凳上坐了,看着胡氏姊妹编席子。这时,太阳光刚晒出门,在门边,还能感受到太阳的热气。一只大红公鸡,扬了扬头,四处了望了一番,然后就向一匹黑母鸡追去。
“听说你今天去相对象去了。”胡红杏问道。
“是。”徐凭道。
“人长得如何?”胡红花问道。
“我听说,那人长得两头尖,中间粗。”胡红杏说道。
“你听谁说的?”徐凭问。
“你不管是谁说的,你说是还不是?”胡红杏说道。
徐凭看了她们姐妹俩,没说话,暗想:李玉华(他今天早上去相的女朋友)远远没这俩姐妹漂亮。这时,还可嗅到从这姐妹俩身上发出来的幽香,特别的好闻。
“许多事就是过了很久来总结的。看过了书后就慢慢应证、总结,如看过了道德经、庄子。生活过后才开始总结,而许多人是刚摸到就开始总结,显然就太早了。”胡红花转了话题说道。
“人是不同的,就像煮鱼,有的人煮来好吃,有的人煮来不好吃。你想让任何人都像你那样思维,能行么?”胡红杏说道。
“有充足的时间,是可以从设计到做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的。有的时侯宽松,自然可干好一些,有些时候受到催逼,就会很狼狈,如唐僧,无事时,是一个丰美的和尚,而受到妖魔鬼怪逼迫的时间,就很狼狈了,不但狼狈,许多时候还有生命危险。许多时候,事情受到催逼,哪有那么多时间等到你后来才总结的,许多事是边干边总结,当然没有事后总结准确,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有‘摸着石头过河’,或‘日暮而道远,不得不倒行逆施尔’。”徐凭说道。
这时,有两个光头的六、七岁左右的小孩从门前走过。
“那是秦晓芳和秦晓辉。”胡红杏看着门外说道。
“那她们为何剃了光头?”徐凭问道。
“听说她们头上长了疮,你没看见她们头上敷了白色的药?”胡红杏说道。
“许多时候我们要完成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几十年的工作,一下午就想完了,那说明那几十年的工作就毫无意义。”这时,有三个收废品的人从门前走过,其中一人说道。
“虚者实之,实则虚之,太实了要成为活靶子。”有一对农民夫妇从门前走过,其中那妇人说道。“快走,慢腾腾的”。那男农民说道。
“风风火火是不行的”。那中年妇女又说道。
“评书《笑傲江湖》来了。”胡红花说道。胡红杏向正在唱歌的收音机爬过去,调换了台,收音机里就响起了《笑傲江湖》的主题歌。
“我害怕,所以我能成功,她不害怕,所以不能成功。”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响起,随后,就有三个年轻人走过,二女一男,是那男子的声音。
“就需要鬼混,就这么个要求,每时每刻都干好,那是任何人提供不出的精力支持。”有两个小伙子走过,其中一人说道。
“你的长处就是能吃苦耐劳,短处就是记忆力差。我没看见你鬼混啦。”另一个小伙子说道。然后,两人就远去了,他们的谈话声也听不见了。
“不讲人才,命就会没有,不讲关系,地位就不会巩固。”有两个中年人走过,其中一人说道。
这时,胡红杏的表妹张帆走了进来,张帆约十八岁左右,从江城来到红杏家做客,来了两天。她具有美女的普遍特征:脸白,乳丰,臀圆。
“张帆,听说你舞跳得好,你跳来我们看看。”胡红花说道。
于是,张帆在室内水泥地面上跳起舞来,那是多么美丽的舞蹈,那是为情人才表演的舞蹈,在庄重中带着几许柔媚。
“有些区域是易跨越区域,有些区域是难跨越区域。”屋外有两个白发老者走过,其中一个说道。
“许多人是靠发怒来保持自己的威严,而医生是不怒而威。”有两个中年妇女走过,其中一人说道。
“人的谨慎小心就为了避免大的排异反应。排异反应会让他走不了多远,也走得不那么顺利。”有三个中年男子走过,其中一人说道。
这时张帆的舞跳完了,评书《笑傲江湖》本日的两集也听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