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粲美山菊花
作者:刘博文
没有想到,时光的摆钟把我推到故乡那漫山遍野的山菊花海洋里,心旷神怡为之一醉,真乃是粲粲雅美山菊花!
与落叶枯草的飘谢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一束又一束一丛又一丛一簇又一簇的山菊花密密匝匝簇拥在一起,镀金似的铺满了山旮旯的角角落落,旁边偶尔竟开着朵朵粉白泛蓝的仙葵小花与之媲美,暗香浮动任凭微风袅袅沁入心脾,弥漫于苍穹大地,给秋末初冬的山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娉婷而峥嵘。
《诗经》中形容:美女三人为粲粲,而此时的山菊花虽然处山野却美轮美奂。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大规模地向荒山进军,树砍光了花草被过度割砍,生态环境极度破坏,结果山秃人穷花草枯,山菊花也难逃厄运。近几十年来退耕还林植绿造福天地新,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恢复,鸟兽回来了,山菊花也逢盛世心花怒放。山菊花花瓣仅仅只有3—5毫米大小,花枝大约30——50厘米。山菊花开放的时候,“浓淡神会风前影,聚叶泼成千层金(黄)”,有的几支亲密地拥抱着开放,有的成百上千朵丛涌着怒放,质朴的似黄金那样令人耀眼;它狂野地伸展着玲珑娇姿展示花容月貌,朵朵奇妙千姿百态。有的像千手观音身韵传神,有的似毛茸茸的绣球将抛诱人驰往,有的像小螃蟹一样张牙舞爪,有的花蕾含苞待放,有的羞羞答答犹抱嫩叶半遮面,有的像少女舞动着芭蕾,像漫天小星星似的小精灵洒满了大地,像仙女种下漫山遍野的太阳,即使一支独放也是春,朴实地微笑着灿烂着摇栧着熠熠闪光,在荒野山间开出了属于自己的美丽,用七彩阳光淆乱了碧空,涌起了时空的浪花,在风云变幻中展示着娇姿。其枝叶郁郁葱葱、影影绰绰,绿叶扶衬金花,金花映照着绿叶,呈现出黄花扶绿叶奇妙美景。每一个枝叉上又呼之欲出的花蕾,随时随地等待开放。在那沟沟坎坎的悬崖石缝间同样是鲜花怒放,此时一定会感悟到山菊花那“岸悬花倒生,石压花斜开”的顽强品性,在荒野山间更显神韵。《红楼梦》中林黛玉《问菊》:“孤标傲世皆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的绝佳诗句问得好,其实这就是菊花高雅品质所在。它像大隐隐于市的隐士一样以它独特的魅力给山菊花的生命力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秋冬谁为韶华主,骚领群芳山菊花。它在春天沉淀着、尽情的享受春光、汲取天地日月的精华,不与百花争奇斗艳、随波逐流;在酷热的夏天任风吹雨打雷击经受磨练,在沉寂中积蓄力量;在层林尽染的季节里,“青霭长不灭,白云闲卷舒”,矜持地过着云淡风轻的日子,这一切都在为着那一美好时刻的到来。此时此刻的它不负春光却在另一时空复制了又一个明媚的春天,更感盛夏让使命与生命大放异彩。秋风瑟瑟、寒霜肃煞,万花凋谢百草枯,俏也不争春,山菊花的春天到来了。它不在肥沃的土地上生长,却在贫瘠的山野扎根,挺立着伸展娇姿华容,展现着特殊的神韵和那永不言败的倔强性格,肆无忌惮的装扮着大自然,点染着四野,点亮了天空,凭添了无限的生机与芬芳。置身于山菊花的海洋里,你就会体悟到它那积宁静而淡泊、卓雅而灿烂、坚贞而高洁、典雅而脱俗、冷艳而幽香于一身的优雅荷婷,不与百花争荣,不与牡丹争艳,不与秋桂争香,不与冬梅争酷,其形象与造型仪态万方。
我无拘无束地行走在十分熟悉的山间小路上,在柏树荆条掩映下似乎漫步在山菊花的花棚里一样,欣喜的看到两边花儿在向我招手,不由得俯身去倾听花语,闻一闻花香,心绪顿然融入山菊花的脉络,任凭习习山风翻涌,感叹岁月静好。偶尔飞来几只蜜蜂,它似乎也是来赏花,顺便采许花粉准备过冬。还有小蝴蝶神气地与花为伴,我你它都成了山菊花的“花粉”了。这种美妙的画面尽收在青山绿水的怀抱里,也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在这些美景的四方还有有绵延不绝的风景,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岁月无痕,日月无声,静怡的山川如诗如画。远处,随着几声狼嚎,吓得几只野山鸡扑棱棱飞走了;近处草丛中突然窜出几只相互追逐的小兔子,玩耍着又隐身山菊花丛中,呈现出了一道人和自然美好和谐的风景线。徜徉在这花的世界里,山菊花那高贵的品质在感染着我,也感染着养育它的土地。眼界和境界都会在自觉不自觉中提升,不由得在心中腾升起一个梦想,梦想中的未来十分美好,这一美好必须通过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来实现。山菊花一花报春,天明静,地丰稔,百花艳,家国兴,万民乐,中国梦催人奋进,我们更应该感恩这岁月的荣光。
临别时,我实在不忍心折了一束特别大的山菊花抱在怀里再一次亲吻,我不是自私,我要把它献给繁荣昌盛的伟大祖国!祝福祖国美好的未来金光灿烂!
刘博文,笔名柳力,陕西省礼泉县人,大学文凭,1968年入伍,1986年转业,一直从事宣传教育研究工作。咸阳文学会会员,喜好读书写作,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啄木鸟》等全国上百家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长篇通讯、诗歌、杂文等上千篇,著有《雕刻平凡人生》一书。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