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荷叶-巴以达成“放人换停火”临时协议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据新华社报道,22日凌晨,鉴于国际社会多方斡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 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交换被扣押人员达成临时协议。根据协议,哈马斯将释放至少50名妇女和儿童,以换取以军在加沙地带停火4天。
这将是自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与哈马斯首次就停火达成共识。加沙地带将迎来最长时间停火,这将为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创造条件。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战事将会停止,仍誓言达成“消灭哈马斯”这一目标。
综合新华网及中东媒体消息,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以色列内阁举行了一场长达6小时的“马拉松式”会议,会议持续至11月22日凌晨才结束。会上,以色列内阁投票同意与哈马斯达成临时停火协议。
此后,哈马斯也发表声明,证实同以色列达成为期4天的停火协议。
以色列政府发表声明称,根据协议,哈马斯将在4天内释放至少50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包括妇女和儿童。在此期间,战斗将暂时停止。声明还称,哈马斯每多释放10名被扣押人员,停火就将多增加一天时间。
巴以双方宣布后,协议的更多细节正在浮出水面。
据中国新闻网等援引以色列媒体报道,首批被哈马斯释放的人员将包括30名儿童和20名妇女,每天将释放12至13人。
为换取哈马斯放人,以色列方面则将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全部地面行动,还将暂停在加沙南部的无人机飞行任务。在加沙北部,以军也将把无人机飞行任务的执行时间缩短至每天6个小时。
此外,以色列还同意释放一批被拘留的巴勒斯坦妇女和未成年人,他们多数来自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以色列没有提供具体数字,但据哈马斯方面称,人数大约为150人。
以色列还同意允许更多燃料和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地带。
据以色列政府官员透露,预计协议将于23日起生效,首批被扣押人员将被陆续释放。
根据双方制定的流程,这批人员将先被哈马斯移交给红十字会,随后将被转交给以色列国防军代表。在对他们进行体检并送至医疗中心后,这批人员将得以回家。
舆论认为,以色列与哈马斯花费数周时间达成的“放人换停火”协议,标志着新一轮冲突以来,加沙地带将迎来最长时间的平静。协议也将为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创造条件。
对于此次巴以达成“放人换停火”临时协议,中东及巴以问题专家普遍认为:以色列与哈马斯花费数周时间达成的“放人换停火”协议,标志着新一轮冲突以来,加沙地带将迎来最长时间的平静。协议也将为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创造条件。
对于加沙地带的平民而言,在经历一个半月的颠沛流离后,临时停火可能会让他们得以喘一口气,也能让更多援助物资进入加沙。
此前,联合国方面已多次警告,加沙地带燃料几乎消耗殆尽,食物和干净的水也极度缺乏。目前加沙医院已无法提供服务,污水处理系统也濒临崩溃。对此,有消息人士称,停火期间,每天可能有多达300多辆卡车进入加沙,为医院和面包房运送燃料和食用油。
不过,以色列方面已再次强调,协议只会带来临时停火,战事仍不会结束。以色列“好战总统”内塔尼亚胡在11月21日晚,内阁会议召开前称,外界有关停火后以色列会停止战争的说法是“一派胡言”。他还称,将“继续战争,直到实现所有目标为止”。具体目标包括消灭哈马斯,让所有人 质回到以色列,并确保加沙地带再也没有“威胁以色列的势力”。
据此,笔者与国际社会一样,欢迎巴以双方达成“放人换停火”临时协议。但认为,鉴于以色列不愿改变“剿灭哈马斯”这一目标,笔者认同外界预计,此轮巴以冲突要实现持久停火,仍有一段路要走。为此特赋《乾荷叶》为评为观。
硝烟起,
以巴殇。
熄火求人放。
缓心惶。
补添粮。*
临时协议利双方。
阻战仍迷惘。**
注*:这个“粮”字,包含了冲突双方历经40余激战“伤筋动骨”后,急需进行精神和战略物资补充。
注**:指临时协议很脆弱,毕竟双方千年恩怨根深蒂固,“以军亡巴”心不死。
一一2023年11月23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