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那枚弹片(原创诗歌)
——献给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作者:静水流深
1十月的一个午夜
一声嘶吼,惊醒了这个夜晚
黑暗中,父亲高举着手臂
声音嘶哑,震颤
我知道,他又回到了抗美援朝的前线
我听见,低声的啜泣
一声悲凉的慨叹
月光下,床头柜上
摆放着一枚弹片
它陪伴了父亲
七十多年!
父亲想念他的战友
他忘不了一起出生入死的伙伴
十月二十五日的清晨
父亲早早起床
一身军绿色的戎装打扮
他斜挎着军用水壶
小心翼翼地在上衣口袋
装好那枚弹片
我知道,他一定是去
抗美援朝纪念馆
每一年的这一天
他都要去
因为,那里有他一辈子的挂牵!
2父亲拄着拐杖
驻足抗美援朝纪念塔前
他久久注视着10.25米宽的台阶
回忆着七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
他自言自语:这是一场立国之战
这是一场一比十六的生死之战
我的好战友啊
我来看你们了
你们离开我已经七十多年!
父亲问:你知道吗?
进馆台阶为什么1014块条石砌成?
纪念塔前大台阶为什么10.25米宽?
告诉你啊
这是我和战友们在朝鲜
1014个日日夜夜的奋战
这寓意着1950年10月25日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时间

父亲,那一年
您是刚满十八岁的青年
那一年,您瞒着家人参军
和村里的伙伴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走进了烽火连天的三千里江山
你们坚信: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你们坚信: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父亲,为什么?
您一定要拿着一朵玫瑰花
轻轻地放在
铭刻着战友姓名的碑文前
您说:他们应该有幸福的爱情
他们应该有和我们一样的情感
可是,为了祖国
他们在异国他乡长眠
韩英:父亲,您的眼眸
为什么盈满泪水
模糊了您的视线
是您回忆起牺牲的战友
想起他不朽的容颜
我仿佛看见
火光,炸雷
燃烧的战壕
扬起的冻土、雪片
冲,冲!
您和您的战友们
迎着呼啸的子弹
竹瑾:父亲,您浑浊的双眼
在纪念馆的展厅浏览
您一定是在寻找
那场短兵相接的鏖战
您和战友们在雪地里爬行
为了手中的“三八大盖”
在没有冻结之前
向敌人射出一颗复仇的子弹
仓促出国,携带的三斤玉米粒
已经吃完
单薄的军装
无法阻挡饥寒交迫的极限

吴华:一次次搏杀,一次次冲锋
一次次坚守,一次次血战
血肉之躯面对喷火的坦克
血肉横飞的雪雨
冰冷的呐喊
猛然!火光,炸雷
父亲,被扑到
一发炮弹、一发罪恶的炮弹
倾泻在战友的身上
战友嘶哑的呼喊
他用生命最后的体力
替您遮挡罪恶的弹片
远墨:父亲,血肉模糊的泪水
湿润了战友的脸
您看见撕裂的伤口
喷涌而出的热血
滴落,融化冷凝的冰雪
战友的目光
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突然,一切寂静
这是下一场战斗来临前的暂停键
战友就在您的怀里
微弱地问:
还,还,有没有咱村的旱烟?
您连忙说:有,有!
可是,您用泪水卷好的烟
还没等点染
您的战友,就远远闭上了双眼......
韩英:父亲,您听见连长吼叫
敌人上来啦,准备迎战
您用颤抖的手
在战友的躯体
拔出一枚血红的弹片
揣进怀里
报仇,为战友报仇
短兵相接,刺刀
刺穿美军的喉管
喷发的怒火,飞溅的泥沙
震颤的大地,愤怒的呐喊
竹瑾:父亲,您和您的战友们
拼杀在1950年这个酷寒的冬天
你们用血肉之躯
折断了号称所向无敌的“美利坚之剑”
面对喷火的暗堡,坦克,敌机
你们高喊着:人在阵地在
用生命践行视死如归的誓言
天空、雪地,美军炸弹,燃烧弹
炭黑色的军服,战火熏黑的脸
风雪中的急行军,风雪中的狙击战
当“万岁军”雪水代酒
父亲,您和战友们在阵地上
来一场壮怀激烈的狂欢

吴华:父亲,当“上甘岭”的美军
投下了凝固汽油弹
当你们连,弹尽粮绝
黑暗的坑道,依然燃烧着胜利的期盼
当坦克后面蜂拥而至的鬼子临近
你的战友,包括伤员
用枪托、刺刀、石头,甚至牙齿
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肉搏战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
你们用鲜血和生命
铸就一座丰碑
书写出荡气回肠的英雄诗篇
远墨:父亲,当美军的飞机、火炮
向高地倾泻大量的炸弹、炮弹、燃烧弹
但是,被炮火撕碎的红旗
依然挺立在1071.1高地
迎风招展
当阵地上的弹药已打光
只剩两下名伤员
您的战友杨根思抱起炸药包
一声呐喊
拉燃导火索,冲入敌群
与敌人同归于尽
奏响了革命英雄主义的主旋

韩英:父亲,一个个鲜活的战友身影
总是在您的眼前浮现
一条鸭绿江
承载着您和战友们厚重的情感
江水中,留下了血与火的记忆
江水中,流淌着生与死的誓言
好多战友,再也没有归来
离别时,一把出国握紧的乡土
陪伴着他们在异国他乡长眠
江水,流淌战友们的青春
他们的身后都有自己的家庭
和亲人对他们刻骨铭心的思念
但是,为了“保家卫国”
他们无悔地把鲜血和生命奉献

竹瑾:仰望,一座丰碑
耸立在英华山之巅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
抗美援朝精神
让全世界为之震撼
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必将永载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与日月同辉
抗美援朝英雄精神
永驻中华民族的心间!

2023年10月23日初稿10月24日12:25写于苏州大运河东岸
作者:静水流深

静水流深:张静水,祖籍山东莱州,辽宁省丹东市生人,现居苏州。创作《无字碑歌》等大量诗歌散文,在网络广为传诵,有作品被大学、中小学教学或课外读物出版采用。静水流深微信:498919245,公众号:lsyszzwk。






音频制作:翩然

飘然
百运骄子艺术团团员 辽宁博雅诗词学会会员 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徐州语言艺术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