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灵山岛古意浓
刘卫东

俯视我国神圣的版图,在东部海疆的黄海海面上,仿佛一滴泪珠凸显于蔚蓝色的海面之上,这便是山东半岛 “鹰嘴”下方的灵山岛。古人誉之为“灵岛浮翠、海上画屏”,是除台湾岛、海南岛外我国第三高岛。距陆地最近点5﹒97海里,面积7﹒66平方公里。岛上共有12个自然村,3000余口人。
乾隆年间的《胶州志》载:灵山岛“四季常青,葱翠欲滴,时与波光相乱。上有居民数十家,鸡犬桑麻,若在世外。览者拟之方壶、员峤、武陵源,犹未足喻其胜。”《名胜志》也赞其“未雨而云,先日而曙,若有灵焉。”
多年以来,这个钟灵毓秀,葱翠玲珑的小岛宛若一颗深藏在浩瀚大海中的明珠,守一份澹泊,远离喧嚣,长期不为外界所知。而今,它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以靓丽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
闻听此讯,我们一伙不太安分,喜欢外出观景者,便于今年夏季头伏的最末一天,踏上了探访灵山岛的路途。

灵山岛:佛的一滴泪
在踏上海岛,用过午餐,稍事休息之后,三时许我们沿着海岸去观赏岛上的主要景点——“背来石”。途中,有同行者望着在海面上突兀而起的灵山岛,问道:“这岛不知形成于何时?”我便随口报出:“唐代”。同伙有些惊异,“何以见得?”因为此前我已跟旅店的老板谈论过有关的话题,便故弄些玄虚地为之讲述了下面的传说。
有谁见过佛伤心流泪?“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心超脱于世俗之外,七情尽空,六欲皆灭。一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佛看来,不过是过眼云烟,了然无痕。任是风浪如磐,而佛心自是岿然不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佛心颤动,清泪洒落呢?
却说唐三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终成正果,位列仙班,封佛归禅,超然世外,从此佛心平静如水。
一日,圣僧步出天庭,东临黄海之滨。此时日光灿烂,玉宇澄清,海面上锦鳞闪闪,波光变幻,圣僧心下欣然。然忽见汪洋中一叶扁舟,在起伏的波涛中忽隐忽现。舟中有一和尚,镇定自若,斩浪东行。圣僧掐指一算,心下顿时明了,原是鉴真和尚东渡扶桑。圣僧观沧海见鉴真,不由得回想起自己西天取经的往事。师徒四人“历尽艰辛破万难,踏平坎坷走天涯”的情景又涌上心头。而追昔抚今,又见鉴真重新踏上自己曾经走过的征程,顿觉沧海桑田,生死轮回,而仍有后来人再承衣钵,痴心不改,寻求真谛。不由得心生感慨,喟然长叹,禁不住一滴清泪跌落于黄海之中。刹那间,海上云遮雾障,波浪翻滚。待到海上平静下来,海面上出现了一座仙山,是为灵山岛,亦称水灵山岛。

拔母树:见证传统美德
徜徉在海岛蜿蜒曲折的山径之上,但见漫山遍野,绿浪涌荡;微风拂过,耳边只闻蝉噪鸟鸣,置身其间,方才领略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妙处。素有“青岛之肺”美誉的灵山岛,林木覆盖率高达70%以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除却种类繁多的绿化树外,岛上还生长着一种世所罕见的珍异树木——拔母树。拔母树,形若翠伞,杆似鹤胫,皮如鲸鳞,枝同龙爪。
在岛上的渔民中流传着“霸王侍母”的故事。相传当年楚汉相争,霸王项羽兵败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遂拔剑自刎,演绎出一场慷慨悲壮的千古绝唱。
然而,世人皆道霸王别姬,却不知项羽还有一白发老娘在家中苦盼儿归。后来,项羽的部下假托霸王四处征战,无暇顾家,遂护送其母辗转隐居于人迹罕至的灵山岛上。其母虽身居海岛,但思子心切,常伫立于岸边,遥盼儿归。而望穿双眼终未能盼到其子归来。后来,在项羽母亲的坟头上长出一棵伟岸挺拔的大树,人们认为是霸王项羽的魂灵所化,来守护他的母亲,遂称之为“霸王侍母”树。随着时间的推移,“霸王侍母”树逐渐演变成“霸王母”树,再后来便成了“拔母”树了。
眼下,我们在灵山岛看到穿越千年风雨,历经世事沧桑的拔母树,生长得伟岸挺拔,根深叶茂,正在为嬉玩的渔娃和过往的游人挡炎炎烈日,撑一方绿荫。
拔母树的传说,见证着传统文化中人性的慈爱、孝道与爱心。

望海楼:述说对橄榄枝的期盼
望海楼是岛上第二高峰。从远处观此峰,陡峭险峻,卓尔不凡;登上峰顶,顿觉视野开阔,意境高远。
对于望海楼,渔民们有这样一种说法。相传当年金兵南下,因长途征战,人困马乏。金兵统帅兀术率军驻扎在现胶南市东部沿海一带。一日,兀术与部下走出营帐,在海边沙滩漫步。时值盛夏,海风激荡,波起浪涌。互见一座葱葱翠翠的小岛浮现在洒金泛银的海面上,犹如一块翡翠在碧海蓝天间闪烁着美丽的光彩。大家对此赞叹不已。兀术遂脱口说道:真乃一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它日归隐,非此处莫属。
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兀术之一时感慨,却让跟随他四处征战的妹子金妹动了心思。金妹本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几年来,眼见的金军到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对无辜百姓的同情和人在金营、身不由己的无奈折磨着她善良的心灵,使她萌生了与世无争、归隐山林、寻求和平生活的念头。于是,金妹遂修书一封留给兀术,带上两个贴身女侍,扬帆而去,到灵山岛削发为尼去了。
兀术闻知此事,痛悔不已,急忙赶到海岛劝说金妹回营。而金妹已厌倦了战事纷争,希望过上平静的正常生活。为表明决心,她给兀术出了个难题:如若还营,除非灵山岛与大珠山之间海水干、陆岛连。此时的兀术,即使是妹妹要月亮也会上天去摘,就是要千年老龟,他也会下海去逮。兀术决心修筑一道跨海大堤,以实现妹妹陆海相连的意愿。于是灵山岛上便开始了向大自然挑战的近似悲壮的一幕:无数如磐巨石被推至水中,而转眼却被海水挟涌而去。
然而,历经数月,这道跨海大堤终于没有筑成,而陆岛未连,金妹也便就得以在灵山岛上安居了。兀术无奈,只得在望海峰上修筑一座庵宇,作为金妹的安身之所,是为望海楼的由来。在海岸边,那残留的大堤,也随潮涨潮落,被冲蚀成一片卵石滩,人们称之为“沙嘴子”。当初金兵筑堤泊船的海口,也由此而被称为“金家口子”村。
游历结束了。轮渡的船尾剪出万朵梨花。回望仙岛犹如一道画屏立于海面之上,雄奇而秀美。不禁想到《名胜志》中的话:“嵌露刻秀,俨如画屏,屹立于巨浸之上,草色山光,翠然夺目。”足见先人用语,力透纸背,了了数语,道尽仙岛妙处。
除却文中叙及的传说外,据说还有鱼骨庙、背来石、钓鱼台、石秀才、象回头、虎嘴崖等众多的历史传说故事。灵山岛,浓重的古意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在向到此游历的人们述说着她那遥远的过去……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