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梁崴 画
雪
(英国)路易斯·麦克尼斯
杨宪益 译
房子忽变华绚,大的突出的窗
生出雪的细卵,上贴着红玫瑰,
没有声音,是并行着,而又矛盾。
世界比我们所想象还要突然。
比我们所想象还要荒谬杂乱。
无可矫正的繁复,我剥开分析
一个橘子,吐出橘核,而感觉到
一切事物无常的迷醉的感觉。
火吐着焰,带着轻响,因为世界
是比人所想象还要侮慢放佚。
在舌上,在耳中,在眼中,在手中。
雪与玫瑰之间的,不只是玻璃。
近日,美国著名女诗人简·赫斯菲尔德在给我的通信中,全文录上了麦克尼斯(Louis Macneice,1907-1963)这首《雪》的原诗,“你肯定知道这首诗,但如果你需要重温它。”
Snow
The room was suddenly rich and the great bay-window was
Spawning snow and pink roses against it
Soundlessly collateral and incompatible:
World is suddener than we fancy it.
World is crazier and more of it than we think,
Incorrigibly plural. I peel and portion
A tangerine and spit the pips and feel
The drunkenness of things being various.
And the fire flames with a bubbling sound for world
Is more spiteful and gay than one supposes—
On the tongue on the eyes on the ears in the palms of one's hands—
There is more than glass between the snow and the huge roses.
是的,我当然知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买到一本薄薄的由外国文学出版社重印的杨宪益译《近代英国诗钞》(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初版),其中最让我着迷的,就是这首《雪》。那时我写的文章中,还引用过“世界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突然”这一句。当然,有诗人可能还受到这首译诗最后一句的某种启迪,比如欧阳江河的那首杰作《玻璃工厂》。
今天读这首诗,我更多地感到了诗背后的东西。而杨宪益先生的译文,虽然在一些细节和用词上还可以再考虑,但总的来说堪称优异,尤其是“忽变华绚”“生出雪的细卵”“一切事物无常的迷醉的感觉”(虽然这里的“无常”是杨先生从中国文化中“加进去”的东西)这样的译句。重要的是,这是一首“发现性的翻译”,是杨先生为我们中国读者发现了这首诗。
在重温这首诗时,受益于杨先生的译文,我也试着译出了这首诗。它是我对原诗的读解和“处理”。
房间突然变得绚丽而大凸窗
产出雪的卵粒,衬以粉红色的玫瑰。
无声的依附,而又互不相容:
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突然。
世界比我们以为的更为疯狂,
这根深蒂固的复数。我剥出和掰开
一个橘子,吐出橘籽,沉醉于
事物的无尽多样的感觉。
而燃起的火焰,发出汩汩声响,为世界
比人所设想的更恶毒、更快活——
在舌上、眼睛里、耳朵中、在手掌里——
在雪与巨大的玫瑰间,比玻璃更多。
诗的最后一句,可能会难到许多读者和译者,因为它包含了很大的含混性。为什么说“比玻璃更多”?这里的“玻璃”与诗一开始的“大凸窗”相呼应,它是不是指“比玻璃映出的更多”?总之,这得细心体会,尤其是要结合到诗的上下文来体会。
在给我的通信中,简·赫斯菲尔德也谈到了这最后一句:“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突然……根深蒂固的复数……这是一首我经常想起的伟大的诗,我从来没有确定我完全理解了它的最后一行的意思。去年我在贝尔法斯特时与迈克尔和埃德娜·朗利谈到过这一点,他们相当同意。人们可以推测,但不能确定。”
是的,“人们可以推测,但不能确定。”因此我请大家来读这首诗,在感恩节前来读,无论我们的窗前是否“忽变华绚”,也无论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疯狂、荒谬,或是还要乏味。
2023,11,21,纽约贝赛
王家新,诗人,批评家、翻译家,1957年生于湖北丹江口,高中毕业后下放劳动,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先后出版诗集、诗个批评、诗论随笔、译诗集三十多种,并编选出版有多部中外现当代诗选,为当代最有广泛、持久影响的重要诗人之一,其全部写作被视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启示录”(吴晓东语)。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发表和出版,多次应邀参加国际诗歌节和文学交流活动,在国外一些大学讲学、做驻校诗人。曾获多种国内外诗歌奖、诗学批评奖和翻译奖
“黄金台杯”第二届南方诗歌奖征稿启事
《南方诗歌》2023年10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11月目录
张卫东:晦暗的布局刚好盖过了词语
李聿中:十二份的悲伤(组诗)
“90度诗点”:冯晏&张媛媛|观测与被观测的诗——读冯晏近作
“香樟木诗学”:中国当代诗歌呼唤“绝对文本”
“他山诗石”:温经天 译|鹿是光芒之间游走的幽灵——外国诗歌精选10首
“未来诗学”:王东东|漫谈一种现代诗教
阿娜尔:千山外,白云边
也牛:菩萨寂寞时长一身灰
许天伦:信仰被高高举起又落下
“未来诗学”|婴儿易:王君的诗歌创作与刘凡中的书法互文
高春林:躲雨的人(8首)
游天杰:天空是我爱你唯一的理由
卢文悦:世界的骨灰——献给艾略特《荒原》
桑克:最难拿捏的生存技艺
麦豆:感受一个词的反义
哑石:六月“非诗”
“他山诗石”:黄琳 译|娜塔莉亚.科雷亚 诗十八首
“未来诗学”:蔡启鹏|“现代主义”不一定“贫困”
广子:荒野的召唤(系列诗组选10)
“崖丽娟诗访谈”:王寅|用摄影表达诗歌不能表达的,用诗歌表达摄影不能表达的
吴昕阳:野玫瑰
“诗与电影”:桑克|与自由关联的具体工作
“诗论”:赵野|伟大的尘世之诗可期写成
黎二愣:普洱,一片茶的距离(组诗)
李云枫:鬼夜与钟摆
陈修元:诗集《个人经纬》作品选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