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七、花开龙虎山
这天划征地边界。卫乃文、古明德、郭桂荷、李效禹来了,县、乡、村的有关领导也来了。他们聚集在蛰仙湖岸边的龙虎山下。
古明德说:“今天,现场划征地边界。这位是‘天堂公司’的法人代表卫乃文先生、杨书记的老朋友。原本杨书记也要来,因临时接省通知,上省开会去了。临走时,他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负责办理此事。下边程副县长讲几句吧!”
程学礼说:“这个事市里通知了,反正土地是国家的,‘天堂公司’认为在哪里量合适,就在哪里量,我们没意见。”
乃文说:“就按原先议定的范围,东邻影视城西边,西到龙虎山脚,北至山顶峭壁脚下,南至湖堤路中心,有多少算多少。”
和平顺副乡长说:“就按卫经理的意见量吧,如果不够还可以再扩大点,反正这里都是荒草坡地。”
李效禹和郭桂荷把测量仪器和平板支好,说:“打木桩、扶塔尺的同志,跟着指认边界的人,在各拐点打桩、放尺,见我摆动绿旗,换地方。现在开始吧!”
王磨环村长走过来:“这就是照妖镜吗?”
和平顺说:“开山平地的,你不懂。”
经过一上午的工作,测量工作结束了,地形草图也绘出来了。效禹看了下记录,说:“水平面积,需要回去把记录整理出来,具体计算一下,正式绘个图出来。”
这时王磨环走过来:“你们能否给几袋水泥,把山顶那个悬崖和环湖路南边至湖水边那点滩地都给你们。”
乃文说:“那怎么行?这是征地范围外的。”
王磨环说:“你们多征点地,我们可以多办几个吃商品粮的。你们行行好吧!”
卫乃文瞅着程学礼,程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说:“这是计划征地以外的,你们如果要,可以与村里协商。”
王村长:“滩地和山崖我们也用不着,你们可以挖个塘,养鱼、栽花、种草。你们随便给点,划一道子,给村民有个交代。”
乃文问:“和乡长的意见呢?”
和平顺说:“大不了三二亩地,你们就行行好吧,让他们村多转几个吃商品粮的。”
乃文说:“这双方得要签订协议,免得以后扯皮。”
和乡长:“那自然。你们两家签协议,乡政府作见证人。”
乃文说:“好,王村长,你要多少?”
王村长:“刚才不说了,给几袋水泥翻修村委会用,这也是你们帮我们的忙。”
乃文说:“好啦,给你们两吨水泥,签罢合同后给你们送去。”
回太湖花园后,效禹和桂荷按测量记录,进行整理、计算。
李效禹:“龙虎山下的征地面积155.88亩,测量记录,计算过程,地形图纸都在这里。”说着把一摞资料放在桌子上。
乃文拿起来看了看,递给古明德:“你看看吧。”
古说:“看啥,不会有错。”
桂荷说:“我和效禹俩人计算的,基本不会有错,错了也不要紧,这些资料一式两份,作为合同的附件存入双方档案,啥时发现有错随时纠正。只要测量记录不错,计算不会有错。”
效禹说:“三嫂是数学天才,大学时,数学考试考了115分,全系第一名。”
古明德说:“那真是奇才!”
乃文说:“现在平面图出来了,其它就好算了。”
效禹说:“价钱都算出来了,古老师应付土管局5455.8万元。‘天堂公司’应付古老师779.4万元,剩那一个亿还应打给‘天堂公司’3764.8万元。”
乃文说:“打过来 3760万就行了,那个零头4.8万元算古兄的活动经费。”
古明德忙说:“不可,不可,每亩提那5万元包括活动经费。亲兄弟,明算账。要是要的,给是给的。君子取财有道,不能不讲信用。”
乃文对他肃然起敬:“古兄的高风亮节,值得老弟学习一辈子。如果没有别的,桂荷就配合古兄办理各种手续,记住把绿化、排水、用电和环境评估报告一起办办。”
古明德说:“应协调的关系和各种手续,我一定负责到底。咱们要赶快把手续办办,公路上和阳澄湖那边还有好多事儿等着我呢。”
乃文突然想起个事:“阳澄湖那边的施工队伍找好没有?若没有,是否也交给我们三公司?”
古明德说:“你叫他们来人谈谈吧,还有影视基地,湖周边几个乡的旅游项目一块谈。我还有事,告辞了。”说着拿起材料袋起身要走,乃文紧握着他的手,由衷地说:“谢谢!谢谢!”
古明德走后,他们三个讨论下一步工作。
乃文问效禹:“你那边的手续交完没有?”
效禹:“公司领导不让走,我说荷冶公司叫回去,不让职工在外打工,你们赶快派人来。现在工地由副总监刘贵林暂时主持工作。还差半月工资,我也不要了。”
乃文说:“我通知张铁头班长,让他们坐通勤车过来。搭建项目部,拉院墙,抓紧搞,免得夜长梦多。今后你就抓工地施工这一块;桂荷抓紧时间办手续,把余款打进账,以后抓紧搞规划,出设计图纸。劳资处那5个人也该进场了,启动规划宣传、销售这一块。另外购三辆小轿车和一辆货卡,联系工作使用。现在办事以貌取人,我们不能太寒酸了。”
桂荷说:“公司得有个办公地方。我也辞职了,太湖花园不能再用了。”
乃文说:“效禹赶快把工地项目部搭建起来,将来公司都搬到工地。”
效禹:“赶快买车是正事,不然太耽误事。”
乃文说:“明天就去买。你通知刘大头,除了来几个人洽谈工程外,还要带4个好司机过来。”
三公司的刘铁魁经理过来了。乃文把古明德约到苏州酒店,作了介绍,他们相互握了手。
乃文说:“古老兄,三公司的事就仰仗你老兄了。”
古明德非常客气地说:“自家人、不必客气!影视基地,湖周边的几个乡,我马上与他们联系,约个时间见面。我跟你们接上头后,你们具体谈。阳澄湖那边,听我电话,你们要随时准备进场。几个工地同时开工,你们的人能拉开吗?”
刘经理:“能拉开,一千多号人呢。”
古明德说:“好,知道了。你们聊,我还有事。”
乃文说:“今天别走,上午你和刘经理好好碰几杯!”
古明德说:“以后时间长着哩,今天我确实有事。”说着起身就要走。
乃文说:“别慌走,还有个大事要劳驾你。”
古明德说:“请讲。”
乃文说:“现在物资紧张,效禹跑了几天,一无所获。钢材、木材,砂石料、水泥、砖瓦等建材,公司还想买几辆车,供工地施工使用,这些都是计划供应物资,没指标进不来货,会影响施工。”
古明德说:“你们拉个清单,向计委写个申请报告,我找杨书记签个字就可以了。对不起,失陪了!”他起身告别,扬长而去。
刘经理:“真是个爽快人。”
乃文说:“这是吴江地区的通天人物,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对了,刚才我咋听你说,公司有一千多号人?”
刘经理说:“你才想不到荷冶这新班子是来干啥的?他们打着落实改革开放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旗号,是来消灭国有企业的。他们拿着全国经济改革的典型《宿迁模式》和《诸城模式》,采取破产合并、重组,改制,转型,有偿服务等手段,大肆变卖资产、拍卖企业,卖不了就送,把国有企业的资产无偿划拨给民营、私有企业,手段五花八门,总之一句话,搞垮国有经济,消灭总公司,实现了私有制,他们就完成任务了。我们抗了这几年,职工不同意卖,又没钱买,就一直耗着。最近总公司新班子决定,把三公司无偿送给我们,与总公司脱钩,性质为民营,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职工工资待遇让我们自筹。现在三公司经济极度困难,发不上工资,职工们表示,发不上不要,绝不同意散伙。其他一、二公司也走我们的路,并要求与我们合并,组成了一个冶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人员也就达到一千多近两千人。”
乃文说:“原来如此,这样也好,与总公司脱钩,自负盈亏,也少受那些人的气。你看张明伦、毕建国搞的多好!如果这俩工程接住,你就不用愁给职工发工资了。”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卫冠武,男,汉族,1943年元月生,东关村八组人,家住担水堂后祖师阁前。1969年西安冶金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任工程公司副经理,副处职务。后调入总公司劳资处,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十多年,高级工程师。2003年在劳资处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