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给予的荣誉
文/特约作者:饶晓辉

近段时间以来,一则消息霸屏了原福州军区驻厦某炮团的各个战友群,那就是该团已被中央军委、民政部认定为参战部队,原在该部退出现役的官兵(1979年1月1日以前入伍的),均可享受到国家给予的“两参”人员的补贴,相关申请登记工作,已在全国各地同步展开。
“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是获悉此消息后,该部退役老兵内心发出的感慨。自国家2004年8月1日颁布“两参”退役士兵优抚补贴政策以来,该部在以福州藉老兵牵头下,曾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果。该炮团自驻扎在福建厦门沿海前线以来,长期担负着对台海战备守防任务,并参与著名的“八.二三”炮击金门的作战任务。此后的时间,常年不间断地执行上级对台发射宣传弹的任务,直到1979年元月份,上级宣布停止对台打宣传弹,转为防御驻守。
此次相关的认定文件中明确指出,原福州军区驻厦炮兵独立第二团所属各分队,属于中央有关“两参”部队的认证范畴,原在该部服役退伍老兵均可享受国家对“两参”人员的优抚补贴。通知还特别强调,从该部转业的干部或被国家安置就业的士兵(即有领取退休金的)以及1979年1月1日以后入伍到该部队的,不在享受优抚补贴之列,但享受同等的政治荣誉。
作为曾在这支英雄部队服役的我,虽然不在优抚对象之列,但有这份荣誉足矣。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肯定认可。正如大多数战友所言,钱不钱的无所谓,有党和国家给予的这份荣誉,是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