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下看美景#
晚秋天气好,不冷不热好出游,廖团带领32位退休族(11位老铁路,21位地方夕阳红),分三个组,受重庆中基旅行社委托,跟随宝鸡旅行社导游张海霞美女脚步,乘坐首师傅驾驶的34座豪华大巴,沿秦川山脉行程800公里,陕西汉中宝鸡2市4区8县6日游,赏秦川美景。回放秦川6日游,颇有一番情趣。
秦川6日游纪行之一
第一天 11月6日清晨 一路出发去汉中
今天天气好,晚秋大太阳 ,不冷不热好出游,约好32位退休族,秦川6日游。
清早6点过起床弄吃的,准备打的前往重庆西高铁站,乘坐9点54分,重庆西开往西安北的G2234次动车去汉中首站,避开周一上班族早高峰,7点15分出门打的,从南岸双峰山出发,下铜元局接人,绕上鹅公岩大桥,8点10分进入谢家湾,遇上缓慢堵点,8点40分才抵达重庆西高铁站,经过安检,进入候车大厅,来到20B闸口,静静等候1个小时,等待G2234次动车放闸迎客。
重庆西高铁站,候车大厅宽又宽,宽敞靓丽高大上,晚秋季节客流旺,饱览秋色好风光。
秦川6日游纪行之二
第一天 11月6日上午 伴随高铁动车一路飞奔
我们乘坐的G2234次G字头动车,走的成渝西成高铁线,比走兰渝高铁线慢1个多小时,假巴二五坐的是“高”字头动车,好多人没有搞懂。
12点03分,G2234次高铁动车重庆西出发,像离弦的箭一路飞奔,2小时10分,驶离广汉北,同志们拿出携带的干粮,酸奶下卤鸡、卤鸭、卤豆干、面包、蛋糕、盐茶蛋,一顿饭功夫,驶过绵阳站。
拂窗望去,《今日头条》上常常看到绵阳粉丝,镜头里的绵阳涪江,就在我的眼前,空旷的川北平原,窗外的城市,村庄,碧绿的涪江水,跨江大桥,在窗外一晃而过。
13点01分,动车驶过江油站,窗外的川北平原,渐渐被周围的丘陵、群山围住,在晴朗的天空下,金色的秋阳洒满川北,高铁动车一路飞奔,一会儿驶出广元,进入西安铁路局管界……
14点28分,我们乘坐的G2234次动车全程运行4小时35分,终于抵达秦川6日游首站—汉中。
秦川6日游纪行之三
第一天11月6日下午 第1站 漫游“兴汉胜境”
汉中,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被誉为“汉人老家”,也是西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14点28分,我们一行12名老铁路,出站乘坐汉中旅行社首师傅驾驶的36座豪华大巴,来到下榻的“你好酒店”,凭身份证登记领取房卡,放下行李,趁下午3个多小时自由空间,约定20分钟后,打的漫游“兴汉胜境”。
15点01分,我们放下行李,步出酒店,来到高铁大道,8块钱的费,打的来到“兴汉胜境”景区大门,凭身份证换取门票:65岁以上免票,65岁以下100元门票。
“兴汉胜境”景区位于汉中市兴汉新区,地处中心城区北段,主要景点有汉文化博物馆、汉乐府、兴汉城市展览馆、汉人老家街、丝路风情街等,主要演艺活动有《天汉传奇》、《汉颂》、《大汉乐宴》等,是集汉风博物馆群、汉风商街群、汉风酒店群、汉风餐饮、汉风演艺、汉风景点于一体的汉文化旅游胜景。
“兴汉胜境”景区占地1.6平方公里,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历时五年匠心打造,200亩景区湖泊碧波荡漾,周边停满游船,湖畔四周植被葱茏,晚秋的红枫遍布路旁,一幢幢兴汉古建筑气势恢宏,尤其著名的汉文化博物馆更是蔚为壮观,馆内厅堂,纵横交错,深不可测,犹如故宫,金碧辉煌,吸引游人驻足观看。
我们每人购买一张15元的观光车票,乘坐观光车沿湖赏景,沿途下车参观汉风博物馆、汉文化博物馆。
2个半小时一晃而过,很快到了闭关时间,我们乘坐观光车返回景区大门,步出景区,网上叫车返回下榻的“你好酒店”,结束下午“兴汉胜境”游。
秦川6日游纪行之四
第一天 11月6日傍晚 第2站 逛夜市品汉中小吃
游完“兴汉胜境”,打的返回下榻的“你好酒店”,按行程安排,头天晚餐自理。
“走,到高铁站旁的夜市,好吃街品汉中小吃去。”
18点20分,晚秋的汉中,夜幕降临,高铁站旁的好吃街灯火辉煌,两旁的法国梧桐树,又粗又壮,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把干道两旁的好吃街盖得严严实实,枝头上挂满的彩灯不停地闪烁,店铺前,一盏盏耀眼的荧光灯,把密密麻麻的摊位照得灯火通明,家家店铺,食客满坐,热闹非凡。
我们挑选人气最旺的“梅氏”肉夹馍,来到摊位前,排上10多分钟轮子,老板把面膜锅盔破开一道口子,夹上烹饪好的纯瘦肉酱,8块钱个,还是头一次品食,一般般,没感觉那么爽,但汉中当地人特别喜欢。
吃个半饱,再来到隔壁“邓慧民”麻辣黑皮面馆,每人搞一小碗黑米皮制作的“麻辣黑皮面”,糯揪揪的,那麻辣味,简直不摆了,有点像重庆麻辣小面的味道。
汉中夜市好吃街,有点像重庆解放碑“八一路”的好吃街,夜市灯火好刺眼,食客满坐好喧嚣哦。
秦川6日游纪行之五
第二天 11月7日清晨 第3站 云端漫游龙头山
昨日的疲惫,一觉醒来荡然无存。睁开双眼,看到廖团发在群里的告知:7点~7点40分,下一楼用餐后,8点钟准时出发,龙头山偏冷,请旅友们务必穿好防寒外套。
清晨7点,天空吐出红云,晚秋的汉中又是一个艳阳天,收拾好行装,下到一楼餐厅,宝鸡旅行社导游美女张海霞鞍前马后,招呼我们用完餐,8点钟,为我们保驾护航,年近半百的首师傅驾驶陕F-71762#豪华大巴,稳稳当当停在酒店门前,打开行李仓,亲自为我们摆放好行李,关锁好仓门,一行32位游客上车入坐,张导游清点好人数,加上司机导游34人,全部到齐,告诉首师傅出发!
7点42分,首师傅驾驶34坐豪华大巴告别“你好酒店”,上道银昆高速,向首站“云端龙头山”进发。
“贵宾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宝鸡旅行社导游,免贵姓张,受重庆中基旅行社委托,为你们全程服务。”张导游风趣地说,“我们今天乘坐的旅游大巴是高级保姆车,座位非常宽松舒适,42座的车体,只设置了34座,让我们每位老同志,也能像婴儿那样得到呵护……”张导游打开话匣,一路向我们介绍了汉中的旅游风光,名圣古迹,上下五千年的汉文化历史。
张导游说:汉中是汉人的老家,每一位汉人来汉中,必看汉文化博物馆,来了汉中不看汉文化博物馆,肯定要留下终身遗憾。
一会儿,大巴跨越陕西省投资3.9亿元修建的汉江高速公路大桥,1个多小时车程,来到“龙头山”服务区下道,沿着盘山公路爬行4公里,9点钟来到龙头山脚的“云端龙头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放眼望去,那座高耸入云的龙头山,像条奔腾的巨龙,浮现在朝阳洗礼的云端里,蔚为壮观,同志们连忙下车先睹为快……
9点15分,我们来到景区入口处等候,张导游领来景区门票分发给我们,32位游客手持门票,凭身份证进入景区闸口,依序登上索道轿厢。
9点20分,我们乘坐的轿厢,挂在半空中,伴随空中索道向上滑行,源源不断向龙头山攀爬,坐在轿厢望空中,窗外群山在眼前,宛如孙悟空腾云驾雾:拂窗望见龙头山,龙头山巅入云端,晚秋晨曦破云出,满山秋色入眼帘,沿途美景关不住,八方游客压满山,长长的空中索道,从山脚攀向山腰。
9点30分,我们来到龙头山上口索道站,步下轿厢,换乘电动云梯,连续攀升两座山崖,从第一梯道来到第二梯道山顶,步下云梯,沿着崖头栈道一路饱览云头山美景。
云头山崖一座座,座座山崖山连山;观景台上望远山,盘山公路绕山转;宛如银丝缠住山,气势磅礴好壮观;云雾缭绕映美景,抢拍镜头留纪念。
来到“龙柏台”,环顾四周,满山的龙柏灌木历经百年风霜磨砺,树干虬曲,树枝短小,铁骨铮铮,似龙盘绕,树逸旁出,形态各异,株株奇特。眼前这棵便是最俊秀挺拔的一株,曾有客人游览后留下“雾恋群峰缠腰转,光照雾缕羞渐隐。水洗青山如碧玉,龙柏迎客似有魂”的佳话。
攀上“龙王令”,放眼望去,此孤峰突兀逶迤,如一道令牌傲然矗立天地间。传说汉中境内曾连年大旱,百姓四处逃荒。龙王下令,着龙头山青龙司云管雨,佑护百姓。青龙得令后,恪尽职守,民间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此,龙头山被奉为汉中的保护山。
来到“听雪台”,仿佛站在山岭云端,与山峦同在,空中有形,山中有音,诉者有情,听者有意。窗外纷纷含竹雪,仿佛细语叙旧年,方塘一夜冰封结,欲履薄霜恐惊天,信步亭台听寂静,无声更似礼佛前,晓来满眼春意尽,胜景迷踪羽化仙。
11点10分,沿着山崖栈道上到“画雨台”看到此情此景,犹如落花成画,落雨成诗。花为谁怜,雨为谁泣。落花声里数流年,一切过眼皆云烟。细数流年春风雨,龙头山花一年年。人生在世什么最重要?健康快乐最重要,养自然之身。
我们坐在“画雨台”小卖部小息片刻,取出干粮充饥,补足水分,返程下山,那下山的很长一段台阶栈道,让多少游客犯难,嘴里咕噜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莫道是:上坡脚杆软,下坡脚杆闪,下脚稍重点,膝盖疼得厉害,不少游客只好护着栈道护栏,一步一步缓慢下行。
11点50分,下到二道岩云端扶梯,搭乘电动扶梯下到龙头山上口索道站,登上索道轿厢,沿着空中索道返回龙头山脚,结束“云端龙头山”半日游。
虽然没有见到龙头山的红叶,但那满山遍野的野山枣、野山楂、野樱桃树等数百种植物,裸露着树干树枝,那密密麻麻,蓬头盖面的枝头,依旧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秦川6日游纪行之六
第二天 11月7日下午 第4站 挺进留坝
游完云端龙头山,回到停车场,登上原车,车内温差立刻显现,龙头山上那股8℃的寒气顿时消失,就像回到重庆20℃的天气,廖团清点完人数,等最后2人回到大巴,32人全部到位,张导游告诉首师傅出发,向下一站留坝进发。
14点10分,大巴载着我们沿着盘山公路缓慢下行,同志们仍沉浸在云端漫游龙头山的雅兴中,张导游寻问道,“大家龙头山游的如何?”“还可以吧,看到了龙头山的云雾缭绕,见到了龙头山的气势磅礴,但遗憾的是没有看到龙头山的红叶。”张导游解释道,“龙头山游悬崖栈道之悬,赏远山美景之美,春夏赏灌木幽葱,秋赏远山磅礴,冬赏崖头雪景,玩草坪滑雪,雨后赏彩云,一会儿去留坝穿越秦岭峰的路上,就能看到满山红叶了。”
张导游一边解释,一边向我们介绍了汉中的地理地貌:汉中是陕西省地辖市,北与安康、西安、宝鸡三市接壤,西南与甘川两省毗邻;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5.21万人;管辖汉台、南郑2区、城固、洋县、勉县、西乡、略阳、镇巴、宁强、留坝、佛坪9县。2021年过境宝鸡、汉中的银昆高速开通,西安到宝鸡、汉中的时间由过去5小时压缩到2小时。
一会儿,大巴龙头山闸口进入银昆高速,行程100余公里2个小时车程,穿越了一座座连绵起伏的秦岭山峰,一路上,果真见到了满山遍野似红非红的红叶。
15点20分,穿过7公里长的“铁佛殿”隧道,进入漫长的秦岭峰,窗外红叶映眼帘,满山遍野的灌木披满的红叶,染红了秦岭峰,同志们一路惊呼一路舞,一路举起手机,对着窗外的红叶,咔嚓咔嚓,拍下惊艳的刹拉间。
16点10分,我们来到留坝县城今晚下榻的“厅城大酒店”,刚一下车,就被公路边汉河坎上的那颗古老的柿子树惊呼,“好大一棵柿子树,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树,就像一盏盏红灯笼,蓝天白云映灯笼,首次看到好惊艳哟!”
一阵惊呼后,我们拖着行李进入酒店大厅,廖团招呼大家稍等片刻,让3位小组长统一领来房卡分发大家。张导游告诉同志们:安顿好房间后,17点30分,大厅集合,一起漫游留坝老街,18点钟,留坝老街“八大碗”餐馆晚餐。
两三分钟,房卡到手,同志们安顿好行李,匆匆步出酒店,纷纷来到柿子树前,与那棵70年树龄,挂满红灯笼柿子的柿子树,留下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留坝有棵柿子树,70年树龄劲沧桑,高大挺拔入蓝天,挂满的柿子像灯笼,红红火火迎宾客,汉中留坝红红火。
汉中与宝鸡交界的留坝县,虽然县城不大,4万人的县城,只好留下老街一会儿再游。
秦川6日游纪行之七
第二天 11月7日傍晚 第5站 漫游留坝老街吃八大碗
晚冬的傍晚,留坝县城夜幕降临,我们一行32人赏完汉河河畔古老的柿子树,跟随张导游漫游留坝县城老街。
17点40分,跨过汉河大桥,穿过县城新街,跨进“忠孝巷”牌坊,沿着忠孝巷拾级而上,矗立在路旁的“二十四孝图”忠孝墙映入眼帘:二十四幅忠孝图,幅幅雕像塑忠孝;中华美德代代传,尊老敬老孝为先。
赏完忠孝墙,来到三百米老街,青石板路两旁的一幢幢砖混结构,穿木结构的老街房,家家户户屋檐下挂满的干包谷,干辣椒,干柿子,干大豆,红红火火美翻天,屋檐展架上搁满的用24个季节绘制的彩绘盘,五彩缤纷,彰显出尊老敬老的忠孝美德。
暮色苍茫看留坝,留坝老街灯火艳;店铺老板忙吆喝,招呼客人店里坐;老街美食红红火火,琳琅满目好眼馋。
18点30分,我们来到事先联系好的“八大碗”餐馆,同志们围满三桌,先来杯苦乔茶解解渴,等到老板上菜来。
一会儿,服务员端来八大碗:米粉蒸肉,清蒸排骨,蒸酥肉,蒸鸡,蒸丸子,蛋卷蒸肉,八宝甜饭,蒸山药等八菜一汤,大家勺上米饭,狼吞虎咽干起花儿开,干完旅行社安排的第一顿晚餐,大家吃得舒舒服服。
吃完晚餐,同志们迎着灯火,返回下榻的“厅城大酒店”,结束留坝老街傍晚游。
秦川6日游纪行之八
第三天 11月8日清晨 第6站 漫游柴关岭赏“情人谷”美景
今天立冬,留坝升起初冬的太阳,照得留坝亮堂堂。一觉醒来,昨日的疲惫顿然消失。同志们收拾好行装,7点钟,带着行装下到2楼餐厅,完成旅行社安排的第二顿早餐。
7点40分,首师傅吃完早餐已经等候在大巴旁,打开行李仓,帮我们把几十口行李箱,一只只摆放妥当,关锁好仓门,回到驾驶坐,张导游清点好人头,招呼大家坐好,系上安全带准备出发。
7点50分,我们随同大巴欢快的脚步,离开“厅城大酒店”,向第六站——柴关岭“情人谷”驶去。张导游拉开话匣,“贵宾们:大家早上好,先为大家通报今天的行程,上午去留坝柴关岭赏‘情人谷’美景,返回参观张良庙,再去最美乡村公路赏红叶,返回张良庙午餐,下午上我老家漫游宝鸡西府老街,晚上住‘宝鸡大酒店’。”
张导游为我们介绍了柴关岭情况:柴关岭,位于秦岭南坡紫柏山东侧山口,海拔1654米,古为重要军事要地和交通要道,316国道在此经过,系汉中市留坝县和宝鸡市凤县的分界线,张良庙就在岭下。柴关岭地势险要,景色秀美,但坡陡路险,冰雪难以通行,316国道改道后,隧道穿越柴关岭,通行不再难。“情人谷”是汉中留坝县柴关岭景区的一个打卡景点。
8点28分,我们来到海拔1680米的“情人谷”,实时气温已经低至6℃,100余米深谷,密密麻麻布满高耸入云的落叶松,枝头上的松叶已经枯黄,许多枝头上的松叶早已脱落,留下光秃秃的一片,虽然不见雨,昨夜的寒气把景区路道滋润得湿漉漉的。
同志们沿着松林坡一路漫游,一路赏景,一路来到松林坡栈道,来到潺潺溪流旁,来到爱心坐椅旁,来到同心锁旁,透过溪潭倒影,纷纷展示各自的“绝活”,一会儿“金鸡独立”,一会儿“展翅飞翔”,一会儿“展翅群飞”,在摄影师镜头里,留下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9点20分,同志们返回大巴,向下一站—张良庙驶去,结束“情人谷”一个半小时游。
秦川6日游纪行之九
第三天 11月8日上午 第7站 参观张良庙
今天立冬大太阳,照得秦川暖洋洋,柴关岭到处一片金光灿烂。
9点30分,我们返回大巴,告别“情人谷”,首师傅载着我们沿着319国道穿越渭沱沟,半小时车程,返回紫柏山脚,来到庙台子街旁的张良庙景区入口处,下车等候张导游为我们领来门票,凭身份证验票通过闸口,跟随张导游参观聆听了张良庙的历史缘故。
张良庙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坐落在秦岭南坡的紫柏山麓的庙台子街旁,南距汉中101公里,北邻凤州76公里,东距留坝县城17公里,川陕公路横越张良庙景区门首。
张良,汉初大臣,生于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祖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大臣。张良为“汉初三杰”之首,刘邦赞其“出谋划策,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
最早的张良庙,是由张良的10世玄孙汉中王张鲁所建,历经1700年,原址已无从考究,而今庙台子街旁的张良庙系明清建筑。张良庙分布有6大院落,有房舍150余间,占地14200平方米,属陕西大型祠庙,其建筑众多,分为6个主庙楼,古朴典雅,大门正对灵霄殿,右侧石碑为张良书写的“第一山”,左侧石碑是张良书写的楷书碑,其中匾额对联、庙堂词牌多有佳句,庙中碑石、摩崖近百块,各种书法,流派纷呈。
张良庙,依山而建,以庙藏碑,清道光前,庙有碑林;虽经劫难,今仍存碑刻39通,摩崖题字51块;内容或称颂张良,借古抚今,或状物写景,感怀嗟叹;虽取典相同,但书风迥异;或飞扬飘洒,或方整厚重,或峭拔雄伟,或灵秀妩媚。正是:碑林变碑廊,不变是张良;石语载春秋,书丹展艺术。正由于这些优越的条件,四季游人不断。
参观完张良庙,来到庙子街,买上西洋参、榛子粉等当地土特产快递,准备向下一站去最美乡村公路赏红叶。
秦川6日游纪行之十
第三天 11月8日晌午 第8站 漫游最美乡村公路赏红叶
临近晌午,骄阳正旺,登乘大巴,告别张良庙,沿316国道向秦岭峰下的紫柏山驶去,翻越柴关岭,越过紫柏梁……
11点22分,经过秦岭峰下的宝鸡凤县路段,连续下坡7公里,越过凤县与留坝交界口,经过凤县高桥铺~留坝江西营村39公里210省道最美乡村路段,40分钟车程,来到留坝江西营村10公里最美乡村路段,立刻被公路两旁高耸入云,披满一片金黄的水杉美景一阵惊艳。
公路两旁,高耸入云,一望无际的水杉行道树,把这段210省道盖得严严实实,枝头上披满的叶儿泛起一片金黄,在骄阳洗礼下发出耀眼的金光,把这段最美乡村公路染成一片金色的世界。首师傅停下车,我们情不自禁地下到车来,撒落在最美乡村公路上,与这片金黄翩翩起舞,留下一片金色的海洋,留下一片快乐时光,留下一张张难忘的印象。
晌午时分,我们登上大巴,返回庙台子街“饭来香”餐馆,八菜一汤,第一次品食了当地老乡用青杠树丫头上结的青杠仔磨制的榛子粉,烹饪的榛子粑炒老腊肉,又糯又香,同志们风风火火一扫而光,三桌人全面实现“光盘行动”。
秦川6日游纪行之十一
第三天 11月8日下午 第9站 漫游西府老街 下榻宝鸡大酒店
13点30分,我们在“饭来香”餐馆吃完午餐,马不停蹄,登上大巴,告别庙台子街,向宝鸡进发。
留坝~宝鸡全程140公里,行程2小时20分,留坝上银昆高速,经过“天台山”8个长大32公里的隧道群,沿途饱览了秦岭风光,天台山山巅的嘉陵江源头。
15点15分,大巴穿越12公里“天台山”长大隧道,天台山山巅的那片风力发电大风车杆柱下的嘉陵江发源地尽收眼底。穿过秦岭峰,银昆高速下道,驶入川陕公路,行程30分钟,跨越渭河大桥,进入宝鸡市区。
张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宝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来历。张导游说:“陈仓”是宝鸡的古名,这里指渭河北岸的陈仓古渡口。栈道在关中的出口斜谷关,距陈仓古渡约70公里,后改陈仓为宝鸡。宝鸡和汉中一样,都是地辖市,管辖3区9县,常住人口332.19万人,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出土文物众多,交通发达,有最早的陇海铁路,跨越了86年的岁月痕迹;有翻越秦岭,最早的宝成铁路,跨越了65年的岁月沧桑;西成高铁、银昆高速横贯宝鸡。张导游说:宝鸡是铁路拖出的一座城市。
16点20分,大巴穿越城区,沿着盘山公路来到宝鸡西城老街,张导游带着我们领域了老街的饮食文化:满街店铺摆满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吃,宝鸡土特产,名小吃,戏台下摆满的几十桌,围坐不少食客,非常热闹。
尤其是店家的白花大碗面,更是吸引我们的眼球,一个来一碗,28块钱碗的土鸡麻辣面,端起大碗留个影,吓死先人板板,笑得我们合不拢嘴。
宝鸡各种名小吃,一样吃一点,肚子吃得饱饱的,提前完成今天的晚餐。
游了宝鸡西城老街,那满街的石板路,穿木结构的街铺,满街的名小吃,就像重庆的磁器口,重庆的江津古镇,铜梁的安居古镇,綦江的东溪古镇,让我们无法淡忘。
18点30分,初冬的宝鸡点燃了万家灯火,返回大巴,告别西城老街,来到下榻的宝鸡大酒店,还是老规矩,三个小组长领来房卡,分发大家各就各位,圆满完成第三天的旅游任务。
秦川6日游纪行之十二
第四天 11月9日清晨 第10站 漫游陈仓老街
昨夜酒店旁的陇海铁路,每隔五六分钟过一趟客货列车的振动声还在耳边回荡,要不是几十年与铁路打交道,住在铁路边上习惯了,那火车运行的振动声犹如催眠曲让人入睡,真还让人难眠。
立冬后的第二天,宝鸡仍是艳阳天,初冬的阳光洒满宝鸡大酒店。
8点钟,我们下到三楼餐厅吃完早餐,坐上原车,向第10站陈仓老街驶去。
首师傅载着我们迎着初冬的骄阳穿越宝鸡城区,跨越经河大桥,干道两旁,延绵不断的城市群楼从窗前一晃而过。
8点25分,来到陈仓老街,下车饱览了陈仓老街古朴的历史风貌,岁月蹉跎的老厂高墙上,爬满玫瑰红的爬壁藤,一下吸引我们驻足留念。
穿出老街,端头上的宝鸡车站,车站旁高柱上的“陈仓老街”街名牌四个醒目的大字,穿透过多少岁月沧桑;停在尽头线上的“上游”牌蒸汽机车,见证了中国铁路从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京张铁路,到今天高铁飞奔的130多年的中国铁路发展史,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共同分享那快乐的时光,留下一张张自豪而又欣慰的笑脸。
40分钟的陈仓老街游很快结束,那老街的沧桑岁月,跨越了65年岁月痕迹的宝成铁路的龙头——宝鸡车站,那昨夜的睡梦里,宝鸡大酒店旁的陇海铁道线上行驶的客货列车,传来“咣当咣当”的催眠曲,依旧在我的耳海里回荡。
秦川6日游纪行之十三
第四天 11月9日8点45分 第11站 漫游石鼓廊桥
告别陈仓老街,来到老街端头,紧邻渭河河畔,横跨渭河堤坝上空的石鼓廊桥景观,把我们深深吸引。
千里渭河穿宝鸡,奔流陈仓老街旁;廊桥飞渡河两岸,气势磅礴好壮观;潺潺飞流翻堤坝,防洪蓄水两兼得;银色飞瀑惹眼馋,石鼓廊桥好风光。
我们沿着廊桥北囗旁的旋转梯台拾级而下,来到廊桥肚腹下,站在河畔望廊桥,河水从泄洪闸口飞流直下,腾起银色的水花,与气势如虹的石鼓廊桥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站在河畔草坪旁,与飞越渭河堤坝上空的石鼓廊桥,留下最美最美的渭河风光。
秦川6日游纪行之十四
第四天 11月9日9点20分 第12站 饱览石鼓园“金秋菊展”
9点20分,告别石鼓廊桥,来到滨河大道旁的石鼓山公园坡脚,放眼望去,从坡脚到坡顶,300米长的石阶坡道两旁,摆满500余种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20万盆姹紫嫣红的菊花,饱览了石鼓山公园正在展出的宝鸡市第十四届金秋菊展。
据悉:宝鸡市第十四届金秋菊展自中秋国庆双节开展以来,已接待观赏菊花,参观菊展旁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的游客已达200万人。
沿着石阶大道拾级而上,那沿坡摆满的大盆小盆的菊花,妆点成各类型状的造型,矗立在坡道旁的菊花塔,高昂着,仿佛在迎接游客放声歌唱,歌唱宝鸡风光好,歌唱初冬好风光……
那墨菊,紫菊,金秋大菊,天鹅舞,谣台玉凤,天人菊,地被菊,麦杆菊,飞鸟美人,紫龙卧雪,粉葵等千姿百态的菊花,围成一只只菊花船,来到菊花船旁,手握双桨摇呀摇,摇到宝鸡外婆桥,摇得睡蓝里的小宝宝哈哈笑,我们与满园绽放的菊花,留下一张张开心的笑脸。
走,到了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参观时间,30分钟走马观花,赏完“金秋菊展”,向坡顶上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进发……
秦川6日游纪行之十五
第四天 11月9日9点50分 第13站 参观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9点50分,告别金秋菊展,沿着石鼓山石阶坡道上到坡腰,来到“中国青铜器博物院”,跟随导游,参观了博物院里琳琅满目的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座落在宝鸡市东郊的石鼓山上,设计主旨为“青铜国宝,破土而生”,采用了“堆土高台”的建筑形式,总建筑面积为3.48万平方米,其中文物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500平方米。
博物院陈列有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碑帖字画、铜镜、钱币等文物48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245件,包括何尊、胡簋、逨盘、秦公镈、秦公钟等,其中何尊、胡簋、逨盘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步入展厅看到,纵横交错的展柜里展出的各种用途的青铜器,大都是从古代到近代、现代,宝鸡市各地出土的青铜器,从功德榜上看到:从2000年以来,宝鸡市就有49位农民,在农耕劳作中出土的青铜器就达200余件。
来到东头展厅的一组展柜看到,2792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公一号大墓,1998年出土的三段长短不一,21厘米的正方形椁木,至今仍保质完好。
来到南头展厅,让我们见证了远古的劳动人民聪明的智慧,发明了泥坯铸造术,用泥坯制作成各种兵器、工具、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模型,放入浇铸模具,再用熔化的青铜水灌入模具中,冶炼成精美的青铜器,彰显了远古人民聪明的智慧,精湛的工艺制造能力。
今天的泱泱大国,之所以成为领跑世界的制造大国,科技强国,无不让我们深感自豪。
秦川6日游纪行之十六
第四天 11月9日11点10分 第14站 参观宝鸡石鼓
10点57分,告别青铜器博物院,返回原车,沿着石鼓山盘山公路,来到山顶上的中华石鼓园,下车放眼望去,广场两边,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壮观的菊花展,把广场染成一片姹紫嫣红,广场端头的石鼓阁映入眼帘。
石豉阁是中华石鼓园的标志性建筑,阁高56.9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仿秦汉建筑风格,采用外五内九的层级设置,喻示着周秦文明在中华民族史上的尊崇地位,展示石鼓文化和历代优秀书法作品,供游人鸟瞰市貌,是宝鸡市的地标性建筑。
跟随导游脚步,登上阁楼,参观了石鼓阁一楼展厅里展出的战国时期的石鼓。石鼓又称猎碣、雍邑刻石、陈仓石鼓、岐阳石鼓等,石鼓为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唐代初出土于陕西宝鸡,因其形状像鼓,叫其石鼓。石鼓是中国远古时代文字记载的文物。
石鼓阁展出的石鼓共有10块,为花岗岩质。其圆顶呈馒头形,上狭,中间略鼓,平坦光滑,下凹凸不平天然曲折,底部均为人工凿成的平底。10块鼓的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最高者高95厘米,最矮者高60多厘米。石鼓每面均凿刻文字,名为“石鼓文”,秦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石鼓发现后的1300多年间,历尽人间沧桑之变,流徙之苦多磨多难,众多爱国仁人志士,对出土失踪石鼓的寻找与保护,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劳动,彰显了我国从古至今爱护保护文物的优良传统和弘扬历史文化的精神。
参观完石鼓,来到阁楼观景台,沿阁台四周望远山,秦岭诸峰绕山转,秦岭峰下的宝鸡城,新旧城市连成片,涛涛渭河穿城过,让我们见证了宝鸡的秀丽风光。
11点45分,登上原车,告别石鼓阁,沿着公园路盘旋而下,穿越太白路,越过清姜河畔,来到宝鸡新城的“王厨餐厅”,同志们围满三桌,十菜一汤,地地道道的川味,让我们吃得舒舒服服。
酒足饭饱后,登上原车,马不停蹄,继续向凤州红色教育基地“两当兵变”发源地进发。
秦川6日游纪行之十七
第四天11月9日14点30分 第15站 参观“两当兵变”策源地 饱览嘉陵江源头美景
12点58分,午后的的宝鸡,阳光灿烂,大巴载着我们沿着经往凤县的高速公路前行,宝鸡南闸口上银昆高速,行程108公里1小时32分,河口高速闸口下道,沿212省道驶入凤州。
14点30分,来到嘉陵江畔宽敞大气的凤州旅游文化广场—凤县红色教育基地,宝鸡市凤县凤州镇凤州村的“两当兵变”策源地旧址纪念馆。
下车望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时任中共陕西省委地下党委书记的习仲勋(左)与时任陕西省委特派员的刘林圃(右)的铜铸塑像,座落在凤县革命纪念馆前,我们抱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来到塑像前,深深三躹躬,表示对先辈的哀思!跟随导游,步入“两当兵变”策源地旧址纪念馆。
据史料介绍:“两当兵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领导的一次武装兵变,也是在甘肃发动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
陕西宝鸡市凤县的凤州红色教育基地,与甘肃陇南市的两当县比邻相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西北地区的革命圣地。
1932年4月,在陕西省委指挥下,许天洁、刘林圃、习仲勋等人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发动兵变,将部队拉到旬邑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刘志丹部汇合,在甘肃两当县发动了“两当兵变”。
“两当兵变”为中共建设人民军队,改造旧军队,创建和扩大革命武装,提供了丰富经验,为陇南乃至甘肃地下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唤醒了陇南人民,鼓舞了革命斗志,播下了红色的火种,使贫苦人民认识到了翻身求解放的道路,懂得了为什么要革命和怎样革命。“两当兵变”也锻炼和培养出了一大批革命骨干,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激励一代代年轻人砥砺前行。
15时20分,告别“两当兵变”策源地旧址纪念馆,来到纪念馆广场坎脚的嘉陵江畔,饱览了潺潺流淌的嘉陵江源头,平坦干渴的河床,不足一米深的嘉陵江水,源头对岸的斗鸡山美景。
让我们一行漫游的重庆人深感嘉陵江那熟悉的面孔:你从陕西秦岭北麓的天台山一路淌来,从涓涓细流汇成大江,你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水系,你全长1345千米,流域面积达16万平方千米,穿越甘肃、陕西、四川、重庆,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在我们这群重庆人心中,无不留下多少难忘的眷恋。
下午的夕阳吐出耀眼的金光,烤得蓝天白云放声歌唱,烤得凤州广场特别暖洋,广场端头,212省道旁的废品收购店,里里外外堆满店老板从乡下收来的大袋小小袋的凤州苹果,1块钱斤,甜得十分亮人,同志们买上几个随行解渴。
15点40分,张导游一声哨响,同志们返回大巴,带着那颗滚烫的心,对“两当兵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哀思,向下一站—宝鸡凤县驶去……
秦川6日游纪行之十八
第四天 11月9日16点30分 第16站 下榻“凤成大酒店”饱览凤凰湖风光
我们乘坐的大巴沿着嘉陵江畔的212省道匍匐前行,拂窗望去,秦川龙脉绕山转,嘉陵江水波浪翻,宝成铁路沿江行,沿途一片好风光,50分钟车程,一路来到宝鸡凤县。
16点30分,来到城南下榻的“凤成大酒店”,步入前台大厅,还是老规矩,三位组长领来房卡分发大家,来到隔壁“凤成大厦”安然入住。
按照行程安排,同志们自行晚餐,约定17点30分漫游凤凰湖,饱览沿湖风光。
据导游介绍:凤凰湖是引入嘉陵江水,把县城首尾围闸修筑形成3.6公里长的人工湖,两岸的滨河大道与湖首的跨湖大桥,湖尾的公路廊桥贯通闭环,形成3600米的亲水景观长廊,100万平方米的星光瀑布,50万平方米的水景视听盛宴,186米高的音乐喷泉,万人萨朗盛大舞会,融合成璀璨绚烂,如梦如幻的凤凰湖夜景,享有“水韵江南,七彩凤县”的美誉之称。
17点30分,初冬的傍晚,夕阳划破云层,洒落在湖面上,金灿灿的一片,随风过处,荡起银色的波纹,蓝天白云映湖水,凤凰湖面美如镜,那尊矗立在湖心,展翅飞翔的金凤凰,把我们深深吸引,来到凤凰湖畔,迎着傍晚的夕阳,与湖心飞翔的金凤凰,留下一张张开心的笑脸。
凤县城里凤凰湖,凤凰湖畔好风光;县城两岸连成片,滨河大道沿湖转;公路廊桥跨湖过,拦湖闸坝波浪翻;透过夕阳看湖水,凤凰湖水金光闪。
2个小时的沿湖漫游,让我们饱览了沿湖风光,沿路返回下榻的酒店,一天的游程顿感疲倦,傍晚21点钟的音乐喷泉灯光秀也顾不上看,早早进入梦乡。
秦川6日游纪行之十九
第五天 11月10日8点20分 第17站 行走灵官峡
立冬后的第三天,初冬的骄阳洒满秦川大地,秦岭峰下,嘉陵江畔的灵官峡宝成铁路红色“教育基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清晨7点过,我们11位来自原重庆铁路分局机关,重庆车站,重庆客运段,重庆电务段,重庆工务段,涪陵工务段退休的老同志,在下榻的宝鸡市凤县城“凤成大酒店”吃过早餐,带上行李,登上大巴,从凤县城出发,沿秦岭峰下深山峡谷的嘉陵江畔废弃的318国道一路前行,来到42年前那场特大洪灾,导致地质灾害,灵官峡8公里长那段宝成铁路被迫改道后,凤县人民政府利用灵官峡废弃线路和自然风光,打造成“旅游景区”和红色“教育基地”,以此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灵官峡景区,紧邻凤县城南侧7公里处,秦岭峰下,狭窄多弯的嘉陵江两岸,曾经运输繁忙的宝成铁路和318国道沿江而行。该段宝成铁路有隧道明洞11座,小桥涵洞25座,曲线13处。1981年8月,凤县境内暴发特大洪灾,造成严重地质灾害,灵官峡区段受灾线路被迫改道。
改道后废弃的线路,留作红色“教育基地”和打造成灵官峡景区,利用11座长达3.5公里的隧道明洞,200米明山线路,以著名作家杜鹏程的名篇《夜走灵官峡》为背景,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绘画、人物雕塑、艺术品、实物展示等手法,再现了当年修筑宝成铁路的艰辛历程,作为凤县人民政府开展研学旅游,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教育基地,和西安铁路局关工委开展青工教育的“红色基地”。
8点30分,跨过灵官峡钢缆索桥,我们11位老同志,来到矗立在桥头修筑宝成铁路的“筑路人”群雕前,深深三鞠躬,以此表达我们这群老铁路人,对新中国第二路—修筑宝成铁路先辈们的深深眷恋。
“呜……”电力机车鸣响风笛,牵引着货物列车,从灵官峡对岸两山夹桥的隧道里钻出,风驰电掣般驶过大桥,一头扎进桥那头的隧道里,我们赶紧站在峡谷旁,连同峡谷对岸改道后的宝成铁路,飞奔的列车,留下一张张珍贵的镜头。
8点40分,我们钻入一座座改线留下的“红色基地”隧道,参观了隧道里展出的灵官峡地质标本,岩石奇观,当年筑路工人修筑宝成铁路留下的图片实物,在声、光、电作用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一幕幕生动感人的画面,仿佛把我们也融入了当年修筑宝成铁路的场面。
穿过一座座隧道明洞,来到峡谷端头的明山线路,让我们饱览了嘉陵江两岸的峡谷风光:嘉陵江畔洁白无暇的芭茅花,绽放着温馨的笑脸,微风过处,向我们摇曳着头,仿佛在叫我们多停留一会儿;深谷里流淌的嘉陵江水,像蓝色的多瑙河,清澈如镜,如神如画;崖头上披满的红枫,染红了灵官峡,姹紫嫣红的美景,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重庆巫山的小三峡,那首“满山红叶红似火,灵官峡谷闻鸟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油然而生。
10点05分,跨过嘉陵江峡谷大桥,上到对岸废弃的318国道,看到4名景区人员,正忙着为垮塌的公路缺口加设护栏。据景区人员介绍:1981年那场地质灾害发生后,这段公路连同对岸的宝成铁路同时废弃,改道穿越隧道避开了灾害点。
杜甫曾经到此一游,联想到,杜甫一游之感受:漫步灵官峡,美景甲天下;峡谷闻鸟鸣,一江穿峡过;杜甫足迹留,世人感慨多。
我们沿着废弃公路返回景区停车场,一路见证了灵官峡宝成铁路的先辈们留下的红色脚印,深知今日灵官峡宝成铁路“红色基因”的教育意义,激励着一代代铁路新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行走灵官峡
留下感叹多
作为铁路人
初心永不忘
10点25分,回到原车,告别灵官峡,向下一站——汉中勉县诸葛古镇驶去。
秦川6日游纪行之二十
第五天 11月10日15点20分 第18站 穿宫廷汉服漫游诸葛古镇
11点38分,我们在凤县草草午餐,乘坐原车,告别凤县,向汉中勉县诸葛古镇进发。
凤县到汉中全程159公里,沿秦岭山脉,经眉(县)凤(县)省道上银昆高速,石门服务区下道,再上十(燕)天(水)高速,行程2小时30分,勉县北闸口下道,14点13分,来到汉中勉县诸葛古镇。
张导游告诉我们:诸葛古镇是陕西旅游集团投资打造的旅游胜地,穿千年宫廷汉服,游诸葛古镇,别有一番情趣。
最后一天行程,旅行社特意为我们租了15套宫廷汉服,皇服、皇妃服、大臣、忠臣、奸臣、太监服,样样皆有,尽量让我们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大巴刚一停稳,我们连忙下车,紧随导游,赶紧来到皇帝登基台旁的汉服租借亭,纷纷选上各自喜爱的汉服,占红老弟抢先穿上皇服登上皇位,两位大臣、四位皇妃围在身旁,犹如上演一场穿越千年的古装戏,展现在初冬里的诸葛古镇。去了一泼又一波,来了一幕又一幕,八位宫廷女子,身穿宫廷汉服,围满登基台,艳丽夺目,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摄影师们,咔嚓咔嚓,抢抓镜头。
热闹过后,赶紧穿上皇服登上皇位,怎么没有妃子围拢来呀?只能同自己的皇妃留下清淡的镜头。摄影师们连忙导演,来一场丞相侍卫陪同皇妃,跟随皇帝围着登基台扮演下江南的镜头,同志们迅速行动,跟在皇帝身后拉开阵势,只因皇帝同手同脚,让后面的随从很不爽,不到2分钟就妖折了,比满清末代皇帝还凄惨。
难忘的秦川之行,短暂一周,让我们穿越了1789年,撞见了东汉末年的名臣大将诸葛亮,当了一分钟皇帝,乐在其中!
16点10分,兴奋之余,返回大巴,来到勉县城南头的“定军山宾馆”,餐饮部的美女经理,带领2名身披绶带的礼仪小姐亲自迎宾,引着我们上到二楼餐厅,围满三桌,十菜一汤,八荤两素,提前完成旅行社为我们安排的最后一顿晚餐,也是色香味美最棒,口味最佳,服务最周到的一餐,美女经理亲自上菜,征求意见,添菜加汤,给我们留下最最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看到了汉中小县城,真正把游客当成“衣食父母”,视游客为“上帝”!受前几年疫情影响,经营惨淡,视游客为“上帝”的经营理念,在旅游行业真正得到了体现。
秦川6日游纪行之二十一
第五天 11月10日17点30分 第19站 再入汉中“你好酒店”与导游司机分手告别
16点30分,我们在汉中勉县“定军山宾馆”餐厅吃完最一顿晚餐,返回大巴,向张导游、首师傅陪同我们的最后一站——汉中“你好酒店”进发。
廖团长的精辟总结,张导游的一曲《祝你平安》,朱占红的一曲《与共和国同岁》,唱出了张导游、首师傅随我们同游的认真负责,唱出了我们一行32位游客,对张导游、首师傅热情周到的服务,表示感激之情。
17点30分,一个小时车程,回到汉中“你好酒店”,首师傅下车为我们打开仓门,递下最后一批行李箱,看到首师傅躬下身子,钻进行李仓为我们递下行李的身影,始终让我们无法忘记:默默无闻为我们服务,换来一路的开心快乐!我们带着感激之情,向一直陪同我们的张导游、首师傅分手告别。
秦川6日游纪行之二十二
第六天 11月11日8点30分 第20站 雨中漫游汉中博物馆
秦川6日游前5天,天天都是艳天,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十四五度,唯独最后一天,汉中一片雨茫茫,初冬的气温降至七八度,随身携带的雨伞终于派上用场,即使降温降雨,也无法阻挡我们利用最后一天上午空闲,雨中漫游汉中博物馆和韩信拜将坛的脚步。
8点30分,下到一楼餐厅,大家商量好乘坐14点15分西安北返回重庆北的D1983次过路动车,吃完早餐,我们4人打着雨伞先行一步,跟随张大哥手机导航,步行半小时,来到汉中博物馆。
也许是周末的缘故,碰见好几泼数百名中学生参观团,师生们披着塑料雨衣,跟随解说员脚步,聆听博物馆文物馆藏介绍:
汉中市博物馆古汉台馆区位于古汉台遗址,由自南向北的三个院落组成,设有石门十三品、褒斜古栈道、汉中历史文化等专题陈列馆。古汉台坐北朝南,是人工夯土建成具有典型秦汉宫廷风格的古典建筑。
博物馆是依托著名的“西汉三遗址”之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建成的组团群落式市级博物馆。馆中藏有文物5220件,其中一级文物45件。据讲解员介绍,古汉台是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时在汉中的行宫,又名七星台。
古汉台最高处为望江楼,望江楼曾是汉中最高的建筑,采用攒尖顶、庑殿顶、歇山顶等形状,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是汉中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标性建筑。
“石门十三品”陈列室展陈着“镇馆之宝”,驰名中外的“石门十三品”,由《石门颂》《衮雪》《山河堰落成记》等十三块大型摩崖石刻组成,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凿迁的一级文物,被誉为“国之瑰宝”。“石门十三品”是研究汉代的重要实物,在中外书法界和金石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抟土为泥匠心雕塑,各种工艺造就的中国砖雕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古朴雄浑的纹饰,细腻生动的图案,点缀着古人的屋檐窗棂,传递着生活的祥瑞寓意。它们伴随着千年不息的炉火,不经意间化身为建筑的精灵,飘散在历史的角角落落,乃至走进古人的另一个世界,构筑出幽冥生活的千姿百态。一杯泥土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传递着古人的精神与信仰,展柜里的秦砖汉瓦砖棱瓦背上,留下栩栩如生的花鸟虫草图案,彰显了中华老祖宗勤劳勇敢的聪明智慧,让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
步出博物馆大门,冒着蒙蒙冬雨,向下一站博物馆东侧的韩信“拜将坛”进发。
秦川6日游纪行之二十三
第六天 11月11日10点10分 第21站 雨中漫游拜将坛
雨中漫游拜将坛,是我们汉中宝鸡6日游的最后一站。
汉中拜将坛,也叫拜将台公园,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之地。拜将坛在汉中市内城南,相传这里是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迹。“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
10点20分,步出汉中博物馆,冒着蒙蒙冬雨,告别汉中博物馆,沿着博物馆南侧蜿蜒曲直的民居公路漫步前行20分钟,来到拜将坛大门,65岁以上游客刷身份证入园,65岁以下游客购买20元门票入园。
步入大门,耸立在拜将坛台上的韩信雕像映入眼帘,雕像总高20.6米,塑像净高14.6米,塑像座高1.7米,祭台高4.3米,体现了公元前206年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的伟大时刻。
我们一边漫游,一边饱览广场美景,不由让我们发现:拜将台前,广场两边的植物非常特别,园林大师们把红绿相间的植物修剪得整整齐齐,形成一个个小格子,展现出一副硕大的中国象棋棋盘:那些凸起的植物组成32颗棋子,中间那条宽敞的道路正是“楚河汉界”。据说,中国象棋正是韩信终前所发明。
即使天空下着濛濛冬雨,我们游性依旧游性未减,打着雨伞钻入棋盘,沿着广场大道,周边的溪流小桥,撒落在拜将台前,翩翩起舞,腾云驾雾,留下汉中难忘的印象。
11点10分,同志们叫上网约车,告别拜将台,返回下榻宾馆,自由组合,完成告别汉中前的最后一顿午餐。
秦川6日游纪行之二十四
第六天 11月11日13点10分 第22站 剧 终
秋冬交替,气温适宜,我们32位夕阳红,坐着大巴,漫游千里秦川,领域山川美景,饱览秦川风光;天台山巅,风力发电大风车,迎风飞旋;秦岭峰下,我们见到了嘉陵江源头,秦砖汉瓦,状似小三峡般的灵官峡美景,灵官峡宝成铁路教育基地;汉中宝鸡6日游,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6天5日,艳阳相伴,不冷不热游得欢,即使最后一天,冬雨纷飞,气温骤降,同志们游兴未减。
热爱抖音的红姐抓住即将返程的分分秒秒,秒拍下诸葛古镇的宫廷皇妃,两分钟夭折的末代皇帝,拜将坛公园的小桥流水,雨中漫步,穿越汉中站,在即将回渝的动车开来,轻轻滑过我们身旁的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目送我们的杨警官,用红姐的手机为我们留下当年拖着乘务包,迈着飒爽英姿的步履,迈向值乘列车的那刹那间……
“回家啦……”伴随兴奋的抖音,乘坐的D1983次动车迈着飞奔的步履,我们的那颗心怦怦跳动心,早已飞回了故乡。
昨日秦川一路游
今日回望兴未减
祖国山川处处美
夕阳风光在秦峰
秦川6日游,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祖国山川处处美,高铁动车如箭飞,八纵八横联成网,方便快捷好出游,昔日日行千里路,而今数千公里一日还;高速公路穿山过,一桥飞渡大峡谷,交通强国得实现,旅游经济大发展,幸福指数往上攀,我们能生活在国泰民安的泱泱大国里,那是无比的幸福!多么的开心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