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放歌——王端诚诗词雅鉴暨新作朗诵会”成功举行
11月19日下午,沙坪坝区作协、重庆市诗词学会、中国美篇重庆美友会主办,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沙坪坝区文联指导,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专委会、九歌朗诵社、沙坪坝区文化馆承办的“神州放歌——王端诚诗词雅鉴暨新作朗诵会” 在沙坪坝文化馆音乐厅拉开帷幕。


会上,由重庆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格律体新诗专委会主任,九歌朗诵社名誉社长万龙生致辞。他向大家介绍王端诚老师80高龄,今年前后三次远游,足迹达于长江中下游、杭州以及秦川大地,一路行吟,满含深情讴歌祖国大好河山,创作出精妙绝伦的诗歌作品,为弘扬诗歌创作,累累硕果。
举行这次朗诵会,就是让大家通过朗诵二度创作分享这些创作成果,并且推动诗人们从事诗词与格律体新诗“两栖”创作,成为“两栖诗人”。
重庆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评委、重庆市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诗评家吕进为此亲笔题词:

沙坪坝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家协会主席刘清泉在会上坦言:“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扬中创新、绽放新光芒。今天的诗词雅鉴暨新作朗诵会与其说是一场艺术的演绎,倒不如说是一次致敬的仪式,或者说是让我们每个人把坚守的文学梦照进现实的又一场缩影。”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向天渊表示,王端诚以且行且吟的方式,到访名胜古迹和古代诗人谈古论今,让读者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说道:“我们提倡传统诗学现代化,外来诗学本土化,王端诚等诗人的实践功不可没。”

重庆市作家协会非常支持这一活动,特派副主席、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博导蒋登科代表何浩书记、冉冉主席出席盛会,在会上发言指出:“王端诚长期坚持诗歌创作,奉献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是推进优秀诗歌传统的践行者,为当代重庆诗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创作的花环体《长江之波》将中国传统诗歌的音乐性元素和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有机融合起来,书写行吟中国大地的真切感受,尤其是在自然诗、生态诗创作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候,他的创作实践可以为我们提供文体、文化、精神、情感等多方面的启迪。”

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邓庆伟代表凌泽欣会长出席并作总结发言。他说:“王端诚是为江河立卷、为人文写真的殷勤行吟者,是娴熟运用传统诗词和格律体新诗两种诗歌体裁的优秀驾驭者。对重庆诗词与格律体新诗创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九歌朗诵社的精彩演出使他的作品增光添彩。”

著名画家武辉夏也受邀到场,并向王端诚先生赠送鹤画一幅。

此次朗诵会主要选取大型组诗花环体《长江之波》和部分古体诗词进行朗诵再创作,意在弘扬中国诗歌文化,使在场百余诗人、文学爱好者共享视听盛宴。“花环体十四行诗”格律极严,创作难度极高,在朗诵者们声情并茂地演绎中,大家跟随王端诚先生的足迹一起去享受中西文化交融的成果,感受浪漫的情怀,体验行程中的美好,真是妙不可言!

最后,王端诚先生致词表示,他在有生之年愿继续为诗个创作的繁荣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感叹朗诵者是他的知音,与他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朗诵者成功的二次创作,给静默的文字插上美丽的翅膀,与心灵共舞。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向这位重庆优秀诗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朗诵会进入尾声,大家意犹未尽,久久不舍离开,纷纷与王端诚先生合影留念。会后,重庆日报客户端、华龙网等多家媒体对这次活动做了图文并茂的详实报道。
(王高娟文\李云飞图)
王端诚诗词雅鉴暨新作朗诵会引发的一组格律体新诗作品
万龙生 辑
王端诚诗词雅鉴暨新作朗诵会于11月19日下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举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又引起“九歌人”与格律体新诗诗人们的诗兴,一组新作新鲜出炉。录之,供美友们分享。
先是,我写了一首《朗诵会后赠九歌人》,算是抛砖引玉吧:
是朗诵也放开歌喉
诵诗篇就是在歌唱
你们已化身为诗人
展示着生命的华章
你们是美的使者
奉献出朵朵鲜花
也使自己的人生
奇迹般实现升华
2023-11-20凌晨悠见斋
没机会参加朗诵会的国秀(秋天的枫叶)当天居然也凭着看视频的感受写了《看朗诵会有感》:
一个个美得似天仙
一个个帅得赛许仙
一声声诵得心里醉
一句句读得心怡然
好一个动人的场面
好一幅美丽的画卷
好一群优秀的人儿
好一个温馨的家园
九歌人好叫人称赞
九歌社定会更耀眼
2023.11.19
同样没能到会的诗人红尘也为“九歌人”写了一首《这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表达她的心意:
像一缕微风吹过池塘
像一阵细雨打在叶上
像一声春雷震彻天际
像一股清泉涧底流淌
你的声音,是春蚕吐出的丝线
经过了多少次孤独的结茧
你的声音,是新鲜出炉的利剑
经历了多少次捶打和磨炼
多少回,你放下手中的工作
投入到紧张的排练
多少回,你拖着疲惫的身体
夜深了还揣摩语感
你把自己融进了诗里
才有了舞台上的完美呈现
你把诗歌注入了生命
传递出的画面才如此绚烂
九歌人,你为朗诵而来
一颗纯净的心儿尘埃不染
九歌人,你为热爱而生
一个高贵的灵魂苍天可鉴
这里,没有年龄的界限
这里,没有职业的贵贱
这里,只有共同的追求
九歌,就是精神的家园
而资深诗词家陈志逵当天也写了一首中规中矩的格律体新诗《沙区文化馆临屏得句赠王端诚老师》,在晚宴时朗诵。从此他就有资格加入“两栖诗人”的行列了:
十月的初冬洒满阳光,
寒衣节已去和风未涼。
老师的作品雅俗共赏,
文化馆宾客欢聚一堂。
八十年风雨饱经沧桑,
见证了时代兴衰辉煌。
讲台上依旧默默奉献,
培育了桃李满园芬芳。
歌乐山青松依旧傲立,
俯瞰着东去黄河長江。
神州的大地留下脚印,
壮美的诗篇令人难忘。
格律体新诗别具一格,
传承了李杜千古瑶章。
依旧是镣铐轻歌漫舞,
让妙韵余音三日绕梁。
吟诵会多少你的佳作,
听罢后谁不思绪飞扬?
赤壁的涛声耳畔回旋,
洞庭湖邀我又登岳阳。
寄一首小诗赠与王老,
愿佳诗不断思绪飞翔。
福与寿永远与您相伴,
感恩节可否举酒共觞?
新近参加九歌社、开始写格律体新诗不久的魏菀莹还写了一首《诵一组花环心连心》,再现了朗诵花环体十四行诗《长江之波》的整个过程,把诵友们全身心参与二度创作的心境都写进去了(她觉得诗中借重《长江之波》原作之处甚多,需要说明):
我们一起欣赏渝州夜色
灯光与星光在辉映闪烁
高歌浑厚的嗓音不高歌
他把诗歌的韵律来传播
我们跟着娟子江源回眸
看到峨眉山月下的细流
李白还在翘首以盼好友
大浪淘尽的英雄无怨尤
平静的江面弹奏着雅乐
历史的风波何等得险恶
巴人的智慧掀开了史页
大海的呼唤如渝韵巴歌
杜甫秋兴留在代代诗集
玄德托孤尚有不舍叹息
千里江陵穿梭千年历史
飞燕捕捉古今夔府情思
华健登岭环视巫山云雨
宋玉楚王对坐高唐听曲
李白乘舟放下过往遭遇
一同追索心中江山情趣
诗人屈原的梦想不放弃
美人王嫱的坚贞感天地
滚滚长江诉说感人故事
罗明带我领略秭归香溪
游轮驶过楚天历尽艰辛
大意失荆州令蜀国萧森
老五炙热情感荆楚留音
叹不可骄傲是这帮老臣
洞庭湖来来往往是舟舸
我们和咏梅谈岳阳忧乐
赏风光赞世间诸多巾帼
望君山观竹影泪眼婆娑
走天涯无惧岁月的蹉跎
黄鹤楼目送远去的黄鹤
首义风云改写帝制脉络
气势非凡华健答疑解惑
听一听王瑶感赤壁涛声
想一想周郎和小乔温情
当年的琴声袅袅遇知音
如今的五味杂陈意难平
一曲琵琶再诉江州情结
香茗浅酌细品耐庵名作
大海站立浔阳江头教学
青衫伴随舟影江中摇曳
秦淮河的挥霍如醉如痴
金陵城的夜晚纸醉金迷
无数次的胜利已成回忆
重感情的雨虹金陵沉思
骑鹤逞风流寻扬州往事
菀莹邀诵友去潇洒飞驰
烟花浪漫舞同明月作诗
玉人教吹箫伴斗转星移
万里长江有蓬勃的气概
昆仑峨眉有推进的豪迈
高歌赶着浪潮指江入海
不负承诺涌入天地胸怀
罗希细密地串联花环体
诵一组美诗出自端诚笔
每一次启航
罗希细密地串联花环体
诵一组美诗出自端诚笔
每一次启航有万老鼓励
精心的策划有橡树出奇
最美的记录在云飞相机
持续的进步在众人挑刺
幕后的同仁总晚睡早起
太多的感动仍笔墨难记
花环体让我们心连着心
古诗词让我们感触至深
舞台朗诵竟然忘了自身
进入角色演绎至美诗文
此前,婉莹还以一首未命题的短诗写自己的感受:
我坐在沙区文化馆
欣赏九歌人用声音表演
他们深情款款
激昂,伤感,把诗魂彰显
我站在舞台灯光前
身为九歌人给观众展现
他们深情款款
拍照,点赞,把鼓励给满
我看着作者感动无限
我进入角色泪湿双眼
海棠依旧回到双桥以后,又满怀激情给“九歌人”写了一首赠诗,《为诗歌插上翅膀》,高度赞扬他们的精神和朗诵艺术:
躺着的那一行行
没有声音的诗稿
一到你口中就变成
百灵鸟活泼泼飞上云霄
你的嗓音是琴音
婉转着耳边萦绕
如初春的夜雨沙沙
唤醒了听众沉睡的心潮
是手执铜板的关西大汉吗
那就唱大江东去的波涛
是手摇桂桨的水乡船娘吗
且来吟芬芳的流水小桥
以磁性声线串起的珍珠啊
七层塔风铃的歌谣
用山城火锅烫出的纯真啊
分明一道光在照耀
哽咽着你的哽咽
泪目着你的泪目
陶醉着你的陶醉
同行吧我们一路
2023-11-20
朗诵会后来宾们与朗诵者共进晚餐,又掀起了席间朗诵的高潮,不期然使朗诵会产生了不绝的余味。涵桦回家后回味,就以《盛会余波》写出了这个隽永的“尾声”:
音乐厅朗诵会余音未消
宴会厅即兴诗肆意登场
诗歌的盛会撩动了诸君
诗与心相连令畅想飞扬
这是宴会吗还是朗诵场
每个人争相把诗作献上
声音是那么圆润和明亮
齐声诵《将进酒》屋宇回荡
让声音插上美丽的翅膀
九歌人破茧飞出了天窗
用莺声燕语和磁性铿锵
去追逐天边那一缕幽香
笔尖留下的一行行佳作
化为了妙音会三日绕梁
11.20.于柠檬郡
作为“九歌社”的社长,这次活动的策划者,李智镕(橡树lili)也写了一首很好的作品《九歌人》,彰显了九歌人的共同心愿:
一群热爱朗诵的人
追求和激情那么真
说的好听胜过演唱
这声音仿佛是夜莺
在龙水湖边咏过秋的晚霞
去嘉陵江畔呼唤冬雪飞撒
有的声音茶楼酒肆中穿梭
用呼喊邀请大众一起出发
有独自呢喃的相思
有两两相对的情谊
鹤鸣陪伴水天一色
群芳衬托满园春意
这是哪里传来的如此欢欣
屈夫子在时光的河边倾听
九歌人的声音他心生欢喜
他的九歌千年后重获新生
此外,大海广大还写了《诗人兴会盛空前》并加上图片做成了美篇,得到不少佳评与点赞:
这是一次诗人的盛会
渝州的许多大咖都聚在这里
出席王端诚诗词雅鉴朗诵会
跟隨着诗人领略神洲大地
八十高龄的著名诗人
他三度壮游长江中原和秦川
创作出花环体新诗《长江之波》
带给读者丰富的精神盛宴
这是一次格律的大会
九歌朗诵社的精心演绎吟诵
听众跟隨诗歌神游大江南北
沉浸在诗歌幽远意境之中
这次朗诵会把无声的诗歌
变成了立体的有声的诗歌
他重新赋予诗歌新的生命
在人心中跳跃穿透了心窝
11-20
【后记】一次“两栖诗人”作品朗诵的盛会,催生了这些新篇,算是意外的收获。这是些“清一色”的格律体新诗,却又灵动自如,各有其不同面目,完全适应其所欲表达的诗情,应该说是无意间给那些认为格律体新诗受“镣铐”束缚,难以施其技的人们上了一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