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烟的岁月难忘的往亊 初登峨眉山
李天成/文
峨眉秀丽天下绝,
晨曦日出夜观月。
报国途中观瀑布,
清音阁畔听琴瑟。
黑龙棧道一线天,
峽风刺骨身内热。
洪椿桐花自展翅,
我上峨山心飞越。
九老洞里访九老,
晏鼠惊飞洞黑潻。
九十九拐攀天梯,
白云朵朵情肠悦。
秀色仙峰自多情,
远眺胜景天地阔。
天皇台上仙翁去,
洗象池畔普贤锡。
茫茫烟雨笼轻纱,
掩没楼台与宫阙。
云海翻滚谁能渡,
佛光映照有缘客。
金顶日出云涯暖,
舍身崖畔心胆祛。
晚风吹得游人醉,
夜月空山仙宫阙。
晨归一步一回头
再拜圣佛何年月!
1968年6月15日

时在建字61部队15分队参加修映秀湾水电站工作,因文化大革命故停产10个月。休闲家中于1968年6月15日早晨4点与友,代庆衡,朱兴福共三人,从崇义桥老家出发走路到成都火車北站买早班7点40分乘成昆线普客到峨眉县城。用歺后,又走路到公络旁,进峨眉山门。山门上门额上,是郭沬若手书《峨眉下天秀》五个刚劲题字。其时,进门沿公路走,公路两边乃是平坦水田,当地农民正忙碌栽稻秧。一直到报国寺,都是良田连山边。到了报国寺稍息,后又聚集十几位游客一同上山了。沿途都是乡间小路,弯弯曲曲时绕农院林间。直至清音阁,才見到秀丽峨眉山一角。当晚往宿清音阁寺院。住宿费人民币一晚4角。用歺2分钱一两粮,菜,泡菜2分一份,抄莲花白等小菜是5分钱一份。可能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生活都比较简单。开放接待游客的寺院也只有报国寺,清音阁,洪椿坪,遇仙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顸华藏寺,普贤万年寺。几处寺院。也因文化大革命,有些红卫兵,造反派代枪上山,见猴打猴,藏弥猴都躲进深山老林,因此我们也就没见嘻玩猴群。当年还得力唐山铁道学院学生将峨眉山古迹保护得好,峨眉山的大部份古迹得以保存下来,实功不可没。唐山铁道学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成西南交大,峨眉只是交大分校了。
稍改原版。
2023年2月22日重发
我的名字李天成,微信网名蓉渚瘦竹。 1947年7月7日生于成都市新都区大丰街道办事处。1964新都大丰中学初中毕业生。1965年参加水电部四川水电局修汶川映秀湾水电站。1966年6月水电局改制,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61支队》我连队所在61部队15分队《属于后勤》 木材加工中队隨军工人。1969年3月转业回新都大丰镇老家。1979年12月调入新都大丰灰砖厂。直到2004年退休 。于2015年6月加入新都区《香城升庵诗社》《成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社词群》,四川格律体新诗群,重庆《东方诗风》诗友群,重庆《研究委员会》新体格律体诗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