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桂林都市文学社第1037期桂林都市头条
理稿融汇:韵芘胡桂芹
姚古先生投稿授权发布
姚古先生引人入胜《姚古的聊天记录 马蹄》
供图:姚古
姚古的聊天记录 马蹄
第一个部分:《俗话·方言桂林》之一《马蹄》
歌曰:
桂林板路十八怪,马蹄竹签串起卖,
剁糜剁碎酿圆子,油煠欢喜爽口菜。
马蹄
马蹄是桂林著名的土特产之一,它有个大、皮薄、水多、清甜、消渣等五大特点。卫家渡是桂林产马蹄质量最牛鬼的地方,传说讲其中有一块地种出来的马蹄最一嘣嘣,是马蹄中的兜呔,这边挖出来,那边就连果带泥用黄绢包好,进贡给皇上受用克了,在桂为官数载的地方大员,连面就看不倒(到)一眼。因为进贡的圣物,有专职监管,别个是不给插手的。据说卫家渡人是卫青的后裔,卫青是西汉的大军事家,所以卫家渡的村落建筑布局是个丁字型,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在山东济南,有一种喊马蹄烧饼的小吃,就是拿灰面做成一个个马蹄的样子。汝州还有一种马蹄撒子,亦是地方的著名小吃。我们桂林的马蹄糕,也是颇受欢迎的美食小品。
老桂林人把马蹄当成水果来吃,婚礼上是招待客人的必备喜果,或者酿圆子、煠欢喜时当成松口的配料。连远在北方,没来过桂林的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先生鲁迅,也对桂林马蹄赞赏有加。
具听说,抗战的时候,桂林成了一时的大后方,北方的文化人尽疏散到桂林来了,这些文化人对桂林马蹄也是赞不绝口,大戏剧家熊佛西先生,还称马蹄是桂林三宝之一,你才晓得狗崽站在鸡窝里——突出。
本来马蹄的正规学名是喊“荸荠”的,有的地方也喊成地梨或地栗。但是桂林人根据它的形状像个马蹄子,所以就给荸荠另外安了一个名字喊“马蹄”,名字不怕丑,只要喊得久。桂林传统方言喜欢用比兴手法,比如小把爷穿的鞋子太大了,讲成“狗踩潲瓢”;穿的衣服太宽了,讲成“骚甲子披簔衣”;袖套太大了,讲成“筷子捞水筒”等等,不但风趣幽默,而且生动形象,这就是桂林传统方言的马蹄魅力所在。
在桂林,本来把荸荠喊成马蹄大家都是认可了的,如果哪个把马蹄喊成荸荠,反而要闹笑话啦。桂林人吃汤圆,喜欢配起甜酒来吃,桂林市井,每天早晨,总有个清脆的“甜——酒”叫卖声传来,卖甜酒的诨名喊甜酒贵妃,和豆腐西施是俩姊妹。她的嗓子介好,走街串巷,“甜酒、甜酒”的喊起和唱戏文一样,她的甜酒又不腻,又不刺喉,又没得苦尾子,甜酒里头还带点凉爽,醉也不上头,娃仔吃它半把斤也没得事。因为她是郊区人,所以叫卖声带点乡音土谭。马蹄数柘木卫家渡的最好,“桂林马蹄没得渣”。桂林的五彩皮蛋,更是世界出名,据说中国国学大儒马君武先生,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博士论文《论皮蛋之化学结构》,写的就是桂林皮蛋。
有一天,卖甜酒的,卖皮蛋的,卖马蹄的走到一堆来了,三个人结伴而行。前头喊“甜——酒”,跟倒喊“皮蛋——”最后一个喊“荸荠——” 三个人走街串巷,挑起担子累了一天,脚就走断了,嗓子也喊哑了,一点就没卖出克,这是为使吗(什么)呢?原来城里人把她们的叫卖声听成是“甜酒——别淡——不吃”了。卖马蹄的如果是喊马蹄也就没得事了,她偏偏要土狗打洋屁,把马蹄喊成荸荠,所以才闹了个大笑话。
其实这里头,也有从前的桂林阔子,夜郎自大,拿我们的农民兄弟姐妹来取乐的意味,要不得。通过改革开放,现在农民富起来了,哪时不比你城里人雄……
2016·1·10《桂林晚报·文化广场版》于2014年度桂林电视台板路节目播出
第二部分:《土话·特产桂林》之二《马蹄》
马蹄
马蹄,是“荸荠”的俗称,又有“地栗”、“乌芋”等别名。原产印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与广东等地。球茎做蔬菜、水果,也可以制淀粉。桂林马蹄甲天下,就连远在北方,没到过桂林的文化旗手、先生鲁迅都著文称赞桂林马蹄,由此可见,桂林马蹄的名声有几大!桂林卫家渡有一块风水宝地,是马蹄的原生地,那一亩田地里种出的马蹄,这边一出土,那边就用烤焙纸连泥带果包起出口克(克:方言“去”的意思。)了,连在桂林做官多年的大员们也难得一见。
那么,桂林马蹄是哪子来的呢?下面听我慢慢道来。
桂林山水,山清水秀、石奇洞幽,博得了旅游者的交口称赞,乐而忘返。更有大文豪韩愈、诗人刘克庄、王正功写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绝唱,使桂林名扬四海,老幼皆知。于是,中国十圣退休后就结伴而来,到桂林参观游览,可惜智圣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传教去了,没来着,不然再著一篇《德道经》,嚇死寡人。
众神仙游山玩水,赞叹不已。当下就有书圣王羲之灵感喷发,要写一篇超过《兰亭集序》的美文《桂林山水赋》。他喊仙童清风铺好宣纸,明月在端砚里磨好徽墨,自己从紫檀架上取下湖笔,挥毫启首就是两句“桂林山水,致臻致美”……仙童早已拿了蓝田美玉印章在一旁伺候着。
诗圣杜甫看了摇头道:“书圣差矣,桂林山清水秀,石奇洞幽,自然无可挑剔,只是地灵人杰,必然物华天宝,然而桂林百里之遥,却没得使吗(什么,下同)好品尝的,这就好比一桌丰盛的宴席上,少了美酒啊。”
文圣孔夫子听了,很不以为然,昂首捋须,侃侃而谈,把个桂林山水如何清雅美、俊逸美、空灵美、朦胧美、变幻美、意境美、富丽美与田园美……一口气数出九九八十一种美,讲得天花乱坠,宝雨缤纷。众神仙听得频频点头,如醉如痴,大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三年书”之感。
这时,茶圣陆羽道:“夫子不愧是文圣,把桂林山水分析得如此透彻。但是,如果在美丽如画的桂林山水之中,又能品尝到富有独特风味的美食佳肴,菜蔬果类,岂不是美上加美,相得益彰吗。”
众神仙的议论,让桂林市长王正功受到很大的启发,觉得茶圣的话很有道理,送走各路神仙之后,他就在心里头盘算起来。他按一年十二月计,在桂林四周安排了阳朔、荔蒲、平乐,兴安、全州、灌阳,资源、龙胜、恭城,临桂、灵川、永福十二个驿站,专一生产土特产,以供桂林旅游之需。
这些驿站,经过上千年的生息繁衍,开发劳作,逐渐形成了县城市井,人丁兴旺,百业发达,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讲众神仙听孔夫子讲解桂林山水,正听得津津有味,俯首贴耳,突然一群受惊天马,闯进神仙堆里来,孔夫子在玄坛说法,全神贯注,倾心投入,没有留意,竟被天马撞倒在地,踩上几脚。幸好有医圣张仲景在此,急忙施救,孔夫子才幸免于难。现在我们看到的孔夫子画像,总见他双手交叉,捂倒(着)胸口,就是那次挨天马踩着留下的后遗症。
好端端的,哪子又闯进一群天马来了呢?原来当年画圣吴道子在漓江畔画九马图,还在天宫任弼马温的孙大圣特意赶了九匹天马到江边给吴道子临摹。哪晓得九马图画好之后,天马见桂林水绿山青,美不胜收,就再也不愿回天宫克了,趁孙大圣游山玩水之机,一溜烟跑进岩洞里头躲藏起来。
桂林的山,无山不洞,而且大洞套小洞,明洞连暗洞,洞洞相连,像个迷宫。孙大圣是个自由散漫惯了的惹祸祖宗,找了一阵不见天马踪影,也就懒得再找,只是吴道子过意不去,连连道歉。
不想这次众神仙来游桂林,让孙大圣无意中在九马画山发现了天马行踪。大圣因丢失了天马,犯了天条,挨玉皇大帝关了九日天牢,害得他连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就误了,使他愤愤难平,耿耿于怀。看到天马,顿时怒火中烧,从耳朵里头取出金箍棒,晃一晃,碗口粗,咬牙切齿,不由分说,上前便打。
天马见了怒不可遏的孙大圣,一匹匹惊得掉头就跑,哪晓得撞伤了文圣孔老夫子,闯下了弥天大祸。
这下子恼着了正在花前月下与绝代美圣貂蝉谈情说爱的武圣关云长。俩个人正谈得如胶似漆,卿卿我我,连大哥鞋圣刘备,三弟屠圣张飞都知趣地走开了。突然天马闯来,把貂蝉吓得浑身发料,惊慌失措,美妙的气氛,一下子就挨天马群冲撞得烟消云散,大煞风景。
关圣不由大怒,举起他的青龙偃月刀,只一招“紫燕平斩”,平地一扫,就把九匹天马的蹄子全砍了下来,天马飞到画山,就再也跑不动了,定格在山上。你现在克看嘛,那些天马都是没得马蹄子的。
天长日久,挨砍下来的马蹄子被泥沙、杂草掩埋,久而久之,居然长出了一根根苗苗,就像一把把碧绿的玉剑,直指苍穹。
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植物,好生奇怪,有多事者,挖它一蔸来看个究竟。那植物根,结出一个像马蹄似的圆果果。又有胆大的,啃了皮克,尝一口,呀,清甜极了,可口极了,实在是上等少见的水果呀。
从此,人们就把它引种开来,并为它取了个名字喊“马蹄”。不管哪子种,总是当年天马挨砍蹄的地方种出的马蹄最一好吃,个大、水多,消渣、清甜。那地方,就是现在的卫家渡。桂林人做菜,酿圆子啊、煠喜欢啊,总爱拿马蹄当馅料,吃起来松口,口感爽极了。






↓作者姚古先生的简介:
姚古,瑶族,著有姚古文集24卷,集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于一体,计500万字。
中国桂林都市文学社机构
社长:黄家城
责任社长兼总编:韵芘胡桂芹
主审:韵芘胡桂芹
副社长:
苏平峰 李绍斌 桂太平 董芝 王瑞逸 张振球 张学超 王庆福 肖永传 唐奇芳 谭新辉 李文涛 赵荣新 云横秦岭 隆光诚 杨爱国 李席林 廖家驹 许朝
主编:韵芘胡桂芹
荣誉社长:
林耀平 李平华 陈恩科 宿富连 梁帆 岑路 黄小甜 文长海 敬新谱 韦天喜 龚志林
顾问:
胡自立 邹宏国(博雅蕴新) 惟吾德馨 刘乃新 吴律醒 许朝 印利华 胡国庆 王世全 周卡宁 雅兰 孙炎宏 赵淬 胡欣欣 王学志 随风 东方 胡自立 唐祥玉 蒋官军 祁培成 胡广英 随风
编辑:
韵芘胡桂芹 敬新谱 苏平峰 吴律醒 徐新能 张振球 主播常
主播管理副社长:
艳阳花开 老革命 虹 何伟生 宁卫 清风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
艳阳花开 虹 老革命 优雅的女人 一梦 清风 伊岚 山谷幽兰 美丽阳光 玫瑰伊人
(创始人:韵芘胡桂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