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作者:吕晓蓉
蓝蓝的天上
白云在飞翔
美丽的扬子江畔
是可爱的南京古城
我的家乡
啊,彩虹般的大桥
横跨了长江
雄伟的钟山脚下
是我可爱的家乡
……
以上歌词是当年(上世纪六十年代)南京市八中六六届高中毕业生任毅,1968年12月下放至江甫县永宁公社插队知青,在那迷茫的岁月中,他想恋家乡南京而作词作曲写下的《南京之歌》,并自己演唱。这首歌在当时的知青中广为流传,也有人把它称作《知青之歌》。
时隔任毅创作《南京之歌》九年,我也成了一名知青(1977年9月,高中毕业后下放在本县清溪创业农场劳动)。当时在我们知青中就有人经常唱起了这首《南京之歌》,这歌曲中那种忧郁深沉的调子特别的令人伤感,引发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任毅在歌词中对家乡南京景物的描写与抒情“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彩虹般的大桥,横跨长江,雄伟的钟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这些引发了我对南京古城的无比向往!
也就是在那时,我心中萌发了一个梦想:“美丽的南京,这个六朝古都,我以后一定要去看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长河,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
想不到我一下子已是从教育工作岗位上退下的人了,这一路走来,我感觉时光匆匆,不经意间却已是人生的秋天,发染秋霜了……青少年时那许多的美丽梦想都还未有一一实现,就连想去南京看看都未达成心愿。
上周得知女儿正好要去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她告诉我就这个机会我们一家人一同随行去南京玩两天吧。真是天遂人愿,我欣然答应下来。
2023年11月10日夜晚10时25分,我们一小家子(女儿、女婿、我及两个小孩)乘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机飞往了我向往已久的南京古城。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下了飞机,搭了辆出租车向预订了的南京鼓楼区凤凰国际大酒店奔驰。
深夜的南京古城灯火阑珊,很沉寂,凉风轻拂略带些寒意。的士风驰电掣地在公路上行驶,无数的高楼和路边高大的梧桐树向后退去……
11月11日清晨,一觉醒来,听得到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正犯愁,自然自语说:“天公不作美呀!”这时住在隔壁房间的女儿打来电话:“妈妈,您起来了吗?今天下雨,我们就去参观南京博物院吧!”我立马转忧为喜,连忙说:“好呀,太好了,南京博物院是值得参观的。”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它是我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和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它占地13万余平多米,规模宏伟,气势磅礴。
这天(11月11日)恰逢周六,来参观南京博物院的人络绎不绝,还不到上午9点,宽阔的广场上已是人潮涌动,几个入口处前面已排了几条“巨龙”。还好,我们提前在网上预订了门票,顺利地进入了博物院内。高大气派的博物院内上下几层共设有六个馆,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非遗馆、民国生活馆。
南京博院拥有各类藏品432768件套),珍贵文物371032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居中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珍品。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南京曾是六朝古都,留下的历史文化、宝藏灿若星辰。我们只是利用周末两天时间来此一游,也不可能把南京名胜古迹一一看到,而只作选择性的游览了。在博物院内我们选择了历史馆和国民生活馆参观。
走进国民生活馆,里面流光溢彩,人潮涌动……曲折幽深的街道里弄忽左忽右忽明忽暗延伸到远处,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店铺林立,店内所陈列的商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每一个店前那夸张的广告及民国时期著名的影星照片都吸引着顾客的目光,刺激着游人的购物欲望……此情此景,仿佛让人穿越了时空,置身于远去的民国都市街头而流连忘返。
走进历史馆,听着讲解员流利地讲解着南京的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我的心情一直在澎湃……
南京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35万年前南京直立人的出现,拉开了江苏人类活动的帷幕;8000年前稻作文化的兴起,迈进了江苏人农业革命的步伐;夏、商、周时期,众多聚落与城址的形成,跨越了江苏文明进程的蒙昧与野蛮;吴越争霸,风云激荡,一时多少豪杰……
泱泱汉邦,江苏秉“龙兴之地”成显赫之乡,拥江淮湖海,享富庶之利,郡国并列,风景这边独好!六朝更迭,华夏文明,一脉相承。
古城南京也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当年日本帝国侵华,铁蹄蹂躏南京城,杀害我们30万同胞,这笔血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忘不了。
南京自古以来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称。明清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
截止2022年,南京有各类高等院校68所,其中双一流高校13所,211高校8所,两院院士97人,均仅次于北京、上海。全球科研城20强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8,中国第3。
滚滚长江,宛如巨龙穿越江苏,昂首东去,奔向大海。俯瞰江苏大地,苏南水乡,水韵弥漫;苏北平原,一马平川。江山炳灵,蕴含丰厚遗产;世载其英,凸显灿烂文化。
富饶江苏,文明江苏,令华夏各民族人民仰望!
当我还沉浸在这段历史回廊时,女婿打来电话摧我要赶快到博物院大厅门口集合了。时间一下子到了下午3点,这时雨停了,天空显得格外清新,雨后的南京博物院更显得庄严雄伟,我们一家人在博物院门口台阶上请游客给我们拍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下午,我们的计划是要游夫子庙,逛南京老城区老门东街及到有名气的南京大排档吃晚餐。走出博物院,我们在附近饮食街匆匆买了点吃的东西,就乘的士到繁华的南京老城区去。
坐在的士上,我从车窗注视着南京古城的风景,一座座古典与时尚的楼房建筑交错地从车窗外掠过,然而公路两边最多,最显眼的是一排排高大而古老的梧桐树,它们盘根错节,屈曲虬枝被园林工人修剪得千姿百态,褐黄色的树叶在秋风吹拂下像蝴蝶一样漫天飞舞……我情不自禁的问这位中年的士司机:“梧桐树是南京的市树吗?”,司机回答:“梧桐树南京人视若珍宝存在的,这里是最梧桐之地。”噢噢,关于梧桐树又让我联想到蒋宋梧桐树的爱情传说。
到达老城区已是暮色降临了,天空又飘起了细细柔柔的雨,在雨中我们匆匆逛了下老门东街,这里人头攒动,街市上热闹非凡,吃的用的东西,应有尽有,走南闯北的人匆匆忙忙的在拥挤的街道上擦肩而过。老城区古建筑随处可见,那些青溜溜的石板路,那些灰瓦飞檐,那些雕栏轩榭及斑驳的砖墙无不显着历史年月的繁华与沧桑。
女儿与女婿两人都是喜欢品美食的,到了南京,他们当然不会错过南京最有名气的“南京大排档”。此时,天又下着雨,我们趁机去南京大排档吃晚餐。
南京大排档就座落在夫子庙景区的街上(后面是秦淮河),房子是老式建筑,两层楼木制结构,青石板地面,店内大厅摆着一个个老式八仙桌、木凳,餐厅服务员一色着民国时期的餐饮服装。这大排档生意极好,就餐还要排队,店门口有位年纪稍大点的账房先生在长声叫号,叫到哪个号,这号的顾客就上楼去,由一个专门负责接待的老先生拖一声长音(南京话):“贵客来了,欢迎入座!”就把顾客带到那个预订了的餐桌前。
干净锃亮的八仙桌上早已摆好了茶水和碗筷,只要顾客一入座,事先选好的菜与糕点,服务员就一一端上桌来。这一餐,女婿、女儿点了好几个地道的南京有名的菜肴,我们大人与小孩都吃得很开心,在这里我们享受到如宾至如归的温馨。
吃罢了晚餐已是夜幕降临了,这时天空哗啦啦的下起了大雨,我们连忙到附近商店各人买了一把雨伞,撑着雨伞我也要去秦淮河边看看夜景。夜色下的秦淮河两岸灯火辉煌,灯光倒映在河面上泛着粼粼的七彩波光,色彩斑斓的商船缓缓游动,不时传来悠扬的琴声……
啊,这就是我在文学作品中所见到的秦淮河,她真实的出现在我眼前,她如此的繁华美妙动人!素有“六朝金粉’’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仍然可以触摸到。此时,唐代诗人杜牧那首《泊秦淮》七言绝句:“烟宠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在我耳边回响……但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物是人非,已换了人间。
大雨还在下着,带来了阵阵寒意,为了照顾两个小孩一整天的奔波疲劳,我们只好作别这繁华的闹区,乘地铁回凤凰台酒店了。在找地铁入口处时,我们遇到一位热心的阿姨,当我们五人正在大雨中奔走,一时不知走左右哪个方向(左右方向都有地铁口),正在犯难时,这位本地阿姨正好与我们擦肩而过,就热情地告诉我们从右边附近的一个大型超市门口进去就是地铁入口处。她的主动热心的引导我们,让我们少在风雨中受冻,让我心生感动!感受到南京市民的文明和热情!感受到我们的社会处处有好人!
11月12日,天气转晴了。这天我们计划上午时间去参观钟山公园,而下午3点多要乘高铁返长沙了。
钟山公园风景名胜区很多,我们着重参观明孝陵园和中山陵园。
明孝陵是一代传奇帝王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区。陵寝制度承前启后,独创新规,在中国古代帝陵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规范着明清两代500多年20多座帝陵建没的总体格局和风貌,地位崇高,影响极为深远。1961年国务院公布明孝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仪审议,明孝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录》。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废丞相设三司;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兴修水利,减兔税赋;文化上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外交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在参观中,我认真地听着讲解员讲解:南京古邑名金陵,地形负山带江,龙蟠虎踞,包藏王气。而钟山作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自古被视为金陵“龙脉”所在。钟山主峰之阳向南微凸,三面谷水环抱,东侧流进落叉池,西侧注入洗钵池,主峰下延伸出一脉山丘,名曰独龙阜玩珠峰,形似龙头低垂,犹如蟠龙戏珠,意境神秘高远。朱元璋早年投身佛门,知天文地理,讲风水阴阳。1368年,朱元璋开创明朝,建都于应天府。洪武初年,为保国运昌盛,他踏遍钟山,定穴于此,王气蒸蔚的独龙阜作为陵址,延续了风水四象理念,左有岗阜为龙砂,右有低岭为虎砂,前有梅山为近案,后有钟山主峰为靠,遥有呈拜状的江宁天印山(方山)作远朝,构成了“龙虎左右弯环抱,前宾后主皆相照”的吉壤意向。
明孝陵是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明初政治思想、社会文化、审美意识、建筑技艺和国家财力的遗产结晶。明孝陵所具有的深厚博大的东方文化内涵,不仅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的。
中山陵位于钟山南麓,依山而长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云蒸霞蔚,气势磅礴。由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平面呈警钟形,意寓唤起民众。
当天天气晴朗,游人如织。陵园内树木森森,落叶铺满地……那高耸入云的石牌坊上镌刻的“天下为公”、“博爱”大字在阳光下显得苍劲与神圣。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他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被尊称为“国父”。他的思想在留学期间经历了明显的转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理念。虽然他未能亲眼见证中国的全面复兴,但他的政治思想和为中华民族独立而付出的努力,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博爱”思想理念与日月同辉!永远的照耀着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他的事迹永远的铭刻在中国历史篇章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
在返程车上,我的心情仍在激动着,回想起这两天游南京古城意犹未尽……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古老而又具现代化交汇的大都市,“六朝古都,金粉金陵”有关她的历史文化,现代风貌不是一两天能看够赏尽的。我们这两天的旅行也许只能是“走马观花”,但南京古城某些动人故事和美丽的风景却永远的镌刻于心!
南京!我终于来了,在这红枫绚烂的时节,我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夙愿!我不能走遍你的每一寸土地,但我亲眼目睹了你的辉煌!
雨露晓蓉2023年11月17日于长沙
【作者简介】
吕晓蓉,笔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中学语文教师,县作协会员。平时喜欢用细腻的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近几年来有近百篇散文及现代诗歌发表在全国各大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上,多篇散文获奖,并著有电子文集《悠悠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