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据新华网、央视网消息,11月16日,根据中国民航局消息,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日前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此专家认为,这将有利于推进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应用,也是北斗系统又一个重要发展节点。
综合媒体报道,早在1994年的时候,中国就确定了“北斗导航”这个系统的研制立项。2000年的时候中国发射两颗卫星,正式标志着中国北斗一号的卫星导航的实验系统已经开始了,实现了从无到有。后来又陆续发射了很多颗,也实现了定位、导航、授时这些基本的功能。2004年的时候,又开启了中国北斗二号系统的研制,该系统增加了一个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这样的一个功能,服务的区域覆盖更大,甚至服务到亚太(地区)。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开启了立项。之后经过多年的拼搏,北斗三号实现了全球的组网。
近三十年来,中国北斗系统工程建设历经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卫星工程、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完整系统五个阶段,全面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建成即开通、开通即服务。一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二是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高效完成组网。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建强工程总体和两总研制队伍,以总体、技术、质量、进度为标准,创新研制建设体系,单星研制周期缩短四分之一,运载火箭总装周期缩短三分之一,卫星入网周期缩短四分之三。构建形成风险分析及控制保障链,不带隐患发射,不带疑点上天。自2017年11月起,两年半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建成40余个地面站,快速形成星地一体化运行能力。
直至如今,中国北斗系统被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这对于推动整个全球民航的这种高质量发展,对于中国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与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有其独特优势,可在民航运输领域与其他系统形成互补关系。
笔者认同,当今国际民航组织(ICAO)及各员国共认: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卫星导航标配系统,标志着中国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方位迈进全球人类服务新时代。笔者为此特赋《天净沙》为评为纪。
导航北斗星空。
地球标配皆通。
数码芯能相融。
中华圆梦。
惠安人类兼容。
一一2023年11月20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