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善良做诱饵的人,才是恶人》
文/萧峰
翻看抖音,恰巧看到一个视频,是范伟主演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保安(范伟扮演),有案底,曾经是一个盗窃犯。后来做了一家单位保安,以此掩盖他曾经的犯罪事实。
有一天他上班,就遇到一个孩子不慎进入了保险柜被锁,情况十分紧急。孩子妈妈没有开锁密码,保险柜无法打不开,百般无奈,急的不得了。这位保安本来有案底在身,不想去帮忙。可是经不住孩子妈妈的苦苦哀求,还有柜子里的孩子的安危。于是他起了恻隐之心,终于动手开始打保险柜门。
只见他非常有经验,把一只纸杯的一头放在保险柜上,另一头放在自己的耳朵上。凝神屏息,用手轻轻的扳动保险柜上的开关。
突然数字对上了,保险柜的门卡塔一声打开了,可是里面没有孩子,是一个音响设备放在保险柜里。
结局令人意外,让人意想不到。保安看着那个音响设备,先是一愣,然后轻轻的苦笑了。他知道这原来是设的一个套,让他自投罗网的局。
这时,那个装成孩子的妈妈的女人,也是脸色一变,从愁眉苦脸变成了一副凶恶的模样,对着保安说,你在某某地方,某某时间,盗窃的某某东西。
保安没有吱声,他轻轻的,淡淡的笑着,温柔的说,孩子没事就好。
视频看到了这里,让我的心里很难受。这个办案人员利用犯罪分子的善良,而破了案。
按说犯罪分子应该是犯罪后伏法,他是罪有应得。可是看到了这个视频后,却不仅没有痛恨犯罪嫌疑人——保安,更是这件事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
可以想象,保安在选择救人或不救人,瞬间经历艰难的的思想斗争,也许他也曾假想暴露身份的可怕代价,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选择了选择了良知,选择了救人,最终也付出了代价。
我想,如果他一直不暴露身份,也许这辈子会过上寻常生活的。
但转念一想,这也许就是人性光辉的伟大之处了。每一次的挣扎,都加固了他的良知,恢宏了他的人性光辉。
联系当今社会,比比皆是。我们平时能达到的境界最多也就是小善,很多时候都不堪一击。在自我与他人产生利益冲突时也宁愿昧着良心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做法。所以,这个视频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对人性的看法。
据说这个视频来源于真实故事改编,无论真实还是虚构,我都希望法律能通融的情况下,应该给这个犯罪嫌疑人判轻点,将功赎罪。因为他的心是善良的,是温暖的。
而让我的内心里最不舒服的感觉,就是利用犯罪分子的善良破案的人员,觉得胜之不武,甚至是昧着良心,踩踏道德底线。虽然破案了,可是办案人员的行为令人寒心,让人感觉到无情,感觉到险恶。
也许这就是人的内心深处的温暖被人破坏了吧!
而这种破坏带给人的感觉痛苦,让人的内心冰冷,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