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让生命延续
奉献让真情永存
——记固安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齐荣德的事迹
记录者/张庭怀
齐荣德,普普通通的固安林城村人,出生于1971年10月,是一名退伍老兵。他既没有让人惊艳的容貌,也没有让人羡慕的身材。但是,因为他热爱无偿献血公益事业,而让这位“倔犟”老兵获得了精彩的人生。


逝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 为人厚道热心、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热爱无偿献血事业的齐荣德,从2000年就开始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在爱人马岑云的陪伴下,经常搭乘公交车或是骑电动车到霸州、固安献血屋毫不犹豫捐献热血。二十三年始终如初,从未间断,共献全血6000毫升,成分血/202个治疗单位,116数次,累计献血46400毫升,是固安红十字无偿献血队伍中的先行者,连续三次荣获国家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金质奖。2023年初,又一次荣获国家级无偿献血终身奖,多年来,获得省市级“最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荣誉证书数不胜数。2017年5月1日,齐荣德自加入廊坊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以来,他一心朴在献血事业上,宁可少上几天班,也想方设法的把固安的献血量搞上去。“希望咱们固安县符合献血条件的爱心人士都能够参与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把采集量达到一个理想的目标,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就是齐荣德经常对人们说的一句口头语。


几年来,他利用手机微信群,招募志愿者从原来的2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500余名,壮大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齐荣德在任职志愿服务队长期间,积极组织志愿者走乡镇串村街,发放彩页、挂条幅,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传统节假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和志愿者招募力度。并聘请当地老艺人用河北梆子、西河大鼓、京东大鼓等说唱方式,义务为广大群众演出关于无偿献血方面的文艺节目,大力宣传献血法律法规。通过宣讲活动,使广大群众对血液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切感受到无偿献血救助他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消除大家的顾虑,提升志愿服务意识。
为进一步提高在校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无偿献血观念,让“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这一理念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扎根。近年来,齐荣德带领志愿者走进校园,为在校中学生讲解无偿献血的基本国策和重要意义,使每位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以点滴热血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传播正能量。

脱下军装,依然使命在肩;告别军营,依然家国于心。危难时刻,苦难之间,齐荣德时刻“逆行”而出、敢于冲锋,勇于奉献,“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2020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们在迎接新年的同时也蒙上了⼀⽚阴霾。人们响应号召,足不出户,居家防控。而齐荣德做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被困在家中心急如火,他便走出小区以购物为由,悄悄的骑电动车来到三十公里外的固安爱心献血屋招募志愿者,给献血者讲解无偿献血有关知识,做献血引导服务。为保证临床有充足的血液来挽救无数病患者的生命,齐荣德动 脑筋想办法,多次与乡镇干部协调,定期组织市中心血站献血车,走进农村“赶大集”,并在林城、牛驼、渠沟、马庄等乡镇开展“捐献血液、拯救生命”活动,号召身体健康的爱心志愿者,踊跃报名献出浓浓热血。大家本着我献血,献爱心,我开心,我光荣。在活动中,齐荣德为献血者送上一杯热水、指导填表、测量血压,并且以自己献血的感同身受,消除他们心中的顾虑,让他们轻松献血,让更多人勇敢的踏上献血车。大家用自己的爱心和血液,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此同时体现出了爱心人士的凝聚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二十三年中,齐荣德把时间的大部分投入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中。有一些老战友对他的行动非常不理解,便说:又不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急着用血,何必那么认真、这么辛苦呢?这可是没有一分工资的工作啊。但是别人的不理解丝毫没有影响他做志愿者的积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真的不图什么,就是觉的献血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一想到自己的血会帮助他人,就觉得很高尚,做志愿服务工作就当是锻炼身体了,他自己觉得“我助人、我快乐。”

人生有终点,公益无止境。 齐荣德这位退役老兵还在继续走他的奉献之路,每次参加无偿献血,看见自己的血液流进血袋中,想着自己的举手之劳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奉献很有意义和价值。无偿献血不仅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更是一份荣光。献血代表着一种关爱,一种付出,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对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的一种诠释。期待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大家庭,点亮一盏明灯,把温暖送给别人;伸出你的手臂,为他人带来生命的希望。

供稿/公益记录者张庭怀
2023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