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山下,仰头观望,整个山林,红通通一片,多么迷人啊!走进山中,红叶又把你包围,似乎我们也被染成了一片红叶,多么神奇啊!正是这宏伟壮观的景色,有无数诗人被点燃了激情,用优美的诗句来赞美它,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万木凋零时,丹枫似火烧,杜甫的“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把经霜的红叶描绘得艳丽无比,杨万里的“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写出了红叶似血的山村秋景。他的另一首《红叶》诗,“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竟把秋枫变红形容是“偷天酒”,真乃神来之笔。王实甫的“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一个“醉”字,写尽了枫叶的绝佳颜值。
历代文人描写红叶的诗作俯拾皆是,最著名的当属晚唐诗人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以清丽动人的笔墨,描写了一幅云绕山峦,枫染峻岭,夕阳和红叶相映成趣的晚秋画卷,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绝唱。
每当满山红叶时,我总会与大山和红叶不期而遇。不知道是我为它送去最后一次亲近,还是它向我作来年再见的告别,看到这火红的叶子,就感到心灵上得到了慰籍。可想而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先贤英烈,为了脚下这块神奇的土地,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望着满山红叶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他们的心思我们无从猜到,可我在想,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红叶呢?

这一片片红叶,被秋风掠过,变成了浅红、大红、紫红,极尽寒霜渲染的壮美。它又是那么轻柔,风一刮便满地飘飞,但却坚守着红色的信念,坚守着固有的本色,我不由得对它肃然起敬。它飘落大地,回归母亲,你以为它从此消失了吗?不,到了来年,它仍会挺立枝头,染红我们的世界。
走出树林,路旁开满了一簇簇山花,黄的、红的、粉的、白的,有野菊、蒲公英、牵牛花,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字。它们和红叶共同装点着秋天的美景,是大山特有的美,但和壮丽的红叶相比,山花显得浅淡了些。那成团成片的红叶,不知要比这些自以为是、争娇斗艳的花儿壮观豪迈、大气磅礴多少倍。红叶的美更多表现在平凡而优雅,美丽而谦逊上面,虽身处高枝,也愿化为泥土,虽“人微言轻”却“不甘寂寞”,这不正是做人的准则吗?
霜重色欲浓。深秋里,让我们去看看那弥漫着暖意又绚烂夺目的红叶吧,愿我们的人生,似这满山红叶一样炽热、艳丽,尽情绽放青春的火焰,涌起势不可挡、永不停歇的生命浪潮。
2019.10.25古虞听雨楼
2020.10.22古虞观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