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陈文林先生《怀安福寺》
达照
今年久旱盼甘霖,菩萨当知悲愿深。
自愧名山推佛国,哪堪圣地起凡心。
诗人聚会多情义,禅客皈依倍感箴。
世出世间成一统,相承造化妙高林。
敬和陈文林先生诗
达照
敬呈草色喜非常,和合禅缘趣味长。
陈上明心亡黑暗,文中雅兴助纯阳。
林间不问人间语,先后当闻道后香。
生世由来归大化,诗情豪迈入坛场。
敬和陈文林先生《漫话人生》
达照
无尽情怀是大乘,禅心寂静起诗兴。
山风浩荡随缘转,水月空明任运升。
古道新知寻邃谧,长江后浪寄清冰。
劝君莫问人天路,自性原来一盏灯。
安福诗会次达照法师韵兼寄法师
陈文林
兰若才开二月花,馨香传入万千家。
佛缘已化诗缘会,人海当过孽海涯。
手绘新图辉老殿,春来老干茁新桠。
诵经每寄虔诚意,心正何惊歩子斜。
读《安福诗草》再版有感寄达照法师
陈文林
沉沉卷帙蕴非常,默诵诗情禅味长。
日照空明驱蔽暗,月圆残夜露初阳。
心中尤仰金刚语,页内常闻贝叶香。
总是机缘难得遇,有缘佳会一场场。
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陈文林
素闻法雨洒甘霖,每念菩提意湛深。
当仰圣山成佛国,独钦贤者葆禅心。
孜孜应效观音义,屹屹思求无量箴。
隔水隔山情不隔,究根依旧是丛林。
注:九月廿一日未赴聆听法师讲经甚念。另:无量指无量寿佛无量寿经。
漫话人生寄达照法师
陈文林
环顾尘寰除亦乘,漫看文起与诗兴。
时光不语乾坤转,流水总归沧海腾。
磨剑当年因钝朴,读书社会感寒冰。
驱迷唯有如来法,解悟如来指路灯。
注:社会是一本书,人生是永恒的读者。
谒安福寺
吴量尘
山门寺槛只缘开,一抹微云舒卷来。
法可萦身留客步,茶能濡笔引诗才。
黄烟虚缈春秋色,碧水长明日月台。
莫向此间夸净土,除心扫不尽尘埃。
游安福寺有感
胡骏
风回天圣报新晴,几树参差带鸟声。
日绕山门俱列阵,云移石径渐连甍。
香台信是终身福,禅室须教一念贞。
觉慧光中生本意,始将善照入空明。
闲游安福寺
陈永造
殿宏佛众统超前,久息钟声又震天。
国泰民安缘好梦,春隆秋盛旺伽蓝。
凤鸣盛世升平日,凰唱菩提紫气含。
秃笔休谈功德量,百游舒畅益延年。
过安福寺
王思雅
菊月人何聚,菩提芳桂幽。
禅堂参妙理,天圣近深秋。
众信钦师长,闲情赏玉舟。
长斋供素食,合十绍箕裘。
注:寺藏有“树化玉”。
题安福寺“树化玉”
王思雅
宇宙生灵气,参天接佛家。
人间留异象,不朽放光华。
《安福诗草》再版有寄达照法师
王思雅
参修悟道入禅门,绕过前村又后村。
居士分灯非自得,浮生无憾去心烦。
何言对面不相识,且爱知音未欠恩。
书事圆成新玉册,为当三世共温存。
安福寺放生池
王春
喧市欲忘机,心随法水归。
听禅俗根净,日月可同辉。
安福寺洗心石
王春
一石天然对半开,涓涓法水幻中来。
浮生难免污心肺,洗手参禅净俗埃。
谒安福寺
王春
人在红尘度大千,圣山礼佛欲闻禅。
冲霄宝殿祥云绕,得道药师香烛延。
缓缓慈航辞苦海,涓涓法水育青莲。
喧嚣已隔寺门外,荣辱偕忘素食前。
步韵和陈文林老师贺《安福诗草》再版
叶秋文
珠玑一卷不寻常,古韵新辞意味长。
脱俗禅心呈化境,凝章格致胜春阳。
殿前草色传诗语,寺里钟声带墨香。
明月清风吟半阕,高山流水奏千场。
韵和陈文林老师《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叶秋文
万法齐心一味深,梵门幽静念知音。
云归碧嶂僧初定,晴照朱窗客自吟。
香鼎烟消泉细滴,松风吹起殿偏阴。
此时欲别何方去,惊觉莲台有佛箴。
韵和陈文林老师《漫话人生》颂达照法师
叶秋文
天下无双此圣僧,何时得道尽诗朋。
一生光景千年盛,万派声音百法兴。
不用更疑迷路者,须来还向指明灯。
君于海内成功业,自有高情入大乘。
韵和陈文林老师赞达照法师
叶秋文
声声法语是商霖,讲道论诗意至深。
情系苍生活菩萨,腹藏博雅大才心。
圣山山水成佛国,达照经书作世箴。
为使人间无疾苦,长年施药在禅林。
安福诗会谢王思雅先生赠《竹枝诗草》
叶秋文
多年未熄读书灯,阅尽风光学养增。
情寄吟坛高境界,人同诗草共清澄。
安福诗会谢丁盛龙社长赠《塘河文学》
叶秋文
塘河墨色润文心,开卷吟来字字金。
八载书香融越水,今逢安福会知音。
谒安福寺感吟
叶秋文
一
青山深处寺门开,相对游人有杏栽。
遥想他年曾作客,殷勤为我一徘徊。
二
万紫千红树树枝,禅光先到及芳时。
金秋若也怜幽独,寺上青山草绿滋。
三
殿外石狮呈瑞应,寺前黄杏绿成层。
相逢有赠雁门偈,要得菩提问圣僧。
听达照法师开示
叶秋文
四十年来梦未醒,此心安处即真灵。
色皆是空空皆色,看破浮云在佛庭。
达照法师赠《心经直讲》有感
叶秋文
万事无如退步禅,深心真处是安然。
饱谙般若波罗蜜,十月菩提化为莲。
赞安福寺义工
叶秋文
安福师兄存大义,真诚端的似文殊。
当时只道崇菩萨,却是非常侠骨躯。
赞则庄法师
叶秋文
谦谦一儒僧,浅笑眉间生。
多年助吾等,禅心大爱倾。
慈悲不求报,慧光照心灯。
为人高境界,学佛亦多能。
腹有诗书气,也可论三乘。
脱俗出尘世,是以禅师称。
安福寺
陈荣光
开宗于李唐,衰盛几沧桑。
复建扩原貌,高僧宏道场。
天圣山
陈荣光
崔嵬天圣山,林密引猴攀。
谷曲蕴灵气,溪深绕水潺。
达照法师
陈荣光
菩提一圣僧,聪慧胜航灯。
达道佛光照,阇梨助法兴。
和韵陈文林老师《安福诗草》再版有感
陈荣光
轮回六道最寻常,生死循因路短长。
日月隐升分昼夜,地天覆合论阴阳。
刧前积善才闻法,今世有缘方顶香。
诗草甸沉心血哺,妙音安福绕经场。
和韵陈文林先生《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陈荣光
一
天高气爽盼时霖,露白水凉秋已深。
天圣缘成修圣寺,参禅果熟得禅心。
晨钟暮鼓绕轩榭,礼佛吃斋遵戒箴。
菩萨凡夫观一镜,明心见性入同林。
二
云乌云聚隐甘霖,红叶妆秋秋色深。
佛祖诚传成佛咒,凡夫虔念却凡心。
香烟袅袅向西界,鱼鼓声声蕴至箴。
何处有航通十地,圣山安福大禅林。
步韵陈文林先生《安福诗草》再版有感寄达照法师
种田郎
先民生息应天常,华夏吟歌源远长。
达照圣山恢古寺,精培诗草散浓香。
峰峦川海拥奇秀,地利人和沐煦阳。
禅者智明心透宇,词耕宏法果堆场。
诵经堂念佛
种田郎
黄墙蓝瓦沐朝阳,居士比丘登入堂。
莲步轻轻听佛号,梵音靡靡绕朱梁。
时行时坐念相继,或默或祈思乐方。
红日衔山身不倦,冰心一片付慈航。
亦吟安福寺
余灵
圣山大气紫云深,安福恢弘任我吟。
雅客轩堂听善说,佛香梵磬净人心。
新秋访安福寺归寄达照上人
熊东遨
顶礼南来谒佛陀,流云次第眼前过。
一轮渐上潮推月,万柄齐敲雨到荷。
泉石在山闻法久,草花成药惠人多。
繁华看尽归平淡,秋水无痕镜自磨。
五谒安福寺
林型势
根尘难脱尽,安福玉泉清。
妙境云烟淡,气和禅意生。
三聆达照师说禅
林型势
青山围古寺,宝殿满禅音。
迷雾缘秋散,慈云紫竹林。
再访天圣山安福寺
吴尘
山中一点碧风凉,天际云来水面光。
小塔楼台烟雨细,深松佛殿草虫香。
僧房寂寞闻钟磬,蹊径崎岖绕路廊。
再倚栏边心有佛,归时回首又斜阳。
再谒安福寺
丽燕
福寺堂前秋日迟,一年芳草自生涯。
松边白雀眠初稳,栏外飞泉饮乍羸。
世上风情谁是我,山阴雨夜独归诗。
此心欲向禅边觅,只恐东君不肯移。
步韵陈文林老师《安福诗草》再版有感
应子根
丛林幽静应天常,佛像森严觉性长。
万道慧光驱浊暗,千声梵唱焕清阳。
瑞云散播金刚语,甘露滋生善果香。
暮鼓悠悠缘巧遇,晨钟阵阵振禅场。
安福寺梦重游
陈金贵(瑞安)
梦游安福寺,命驾戴禅风。
又见经坛穆,复闻云鼓隆。
石头知悟性,木玉报鸿蒙。
万紫千红外,莲花插笔筒。
步韵陈文林先生诗寄达照禅师
陈金贵
禅林古刹美超常,再版安诗意味长。
艺苑因由题贝叶,圣峰呈献被青阳。
五僧修转缘深厚,专箸论文书古香。
宝殿聆听犹在耳,何当再谒会坛场。
赴安福寺参禅
野渡
福寺恢弘几许年,四围风月自萧然。
无何法力能遮掩,有个人心便了全。
不悟空言为妄想,却于真谛證初圆。
若来再把诸方见,定向尘埃劫外迁。
再谒安福寺
秋水文章
一
圣山寺里曾相识,犹是西来未了时。
一片香光随去住,十年清泪洒襟期。
道场草树生秋雨,方丈楼台起暮飔。
我亦有情如落絮,等闲抛掷到天涯。
二
圣山寂静似禅閒,何止僧房此地关。
万象尽归安福寺,六时常在俗人寰。
青峰白发无穷老,绿树清泉几个闲。
为有新诗谁解识,一窗松月伴红颜。
步韵陈文林先生诗
夏克明
新书捧读乐非常,警句名言韵味长。
伏案深知明哲理,当窗自喜沐春阳。
池中锦鲤隐灵性,槛外青山闻道香。
富贵荣华岂敢比,人生苦短梦圆场。
安福寺访僧
大溪
万木参差绕殿台,香浮瑞雨满池来。
吟僧引路穿松入,诗客移踪带水开。
不用金身留宝炬,时逢玉女洗鸾杯。
自惭身事随年薄,不以浮名叹佛台。
拜读增版《安福诗草》有感再寄达照法师
黄建成
敬读吟笺页页馨,恰如净水洗魂灵。
得传脱俗天台钵,熟咏淸斋佛国经。
对镜揽霜终语少,还乡养老渐心宁。
来春也许山门拜,悦耳梵音祈盼听。
依韵文林先生《安福诗草》再版有感寄达照法师
黄建成
吟旗独树意尤长,墨韵缘心伴梵香。
旧有推敲成妙笔,新添唱和沐金阳。
禅门永继梅花骨,浮世多临贝叶堂。
万事迷茫因果在,更须我等悟平常。
敬和陈文林先生《漫话人生寄达照法师》
黄建成
品格无尘数上乘,两师默契互吟兴。
经堂山远藏欣慰,国学渊深我服膺。
醒梦卧观霜夜月,待人语暖玉壶冰。
篇丰总赖恒心守,诗理宗禅航道灯。
敬步陈文林先生《怀安福寺》
黄建成
佛语禅机胜澍霖,但求彻悟意涵深。
轻挥妙笔莲花赋,如沐春风菩萨心。
三世轮回崇贝叶,九州日夕奉良箴。
高僧大雅诗书气,肃穆檀林士若林。
安福寺听说法
周坚桥
涓涓泉出贝多林,流彻空间贯古今。
照见浮云醒梦幻,涤除泡影净尘心。
无花求索终无果,积善因缘胜积金。
茅塞开时机便忘,慈航不谓海洋深。
秋谒安福寺
山野文人
四面清风万窍鸣,人言身世此功名。
云归殿后几峰白,水绕山前一字明。
福地尘埃无处避,禅坛日月自边生。
从来不受金刚眼,只向诸方尽现成。
次韵陈文林先生《安福诗草》再版有感寄达照法师
陈开强
圣山安福特寻常,钟鼓齐鸣禅道长。
礼佛随缘清净士,祥光慈沐接春阳。
诚心漫把莲台拜,贝叶参悟诗草香。
精句梵音奇妙韵,吟声咒语绕经场。
安福寺见闻(新韵)
钟仙愚
闻说安福寺有光,而今又见阔禅房。
大雄殿里僧多怪,笑指门前草木芳。
安福寺听禅感悟
钟仙愚
绿绿红红是处辉,天公有意惜秋晖。
人生聚散原何定,世事浮沉日暮非。
秋日访安福寺
钟仙愚
高秋风日似新奇,寺院僧来话别时。
一点白云生绿涧,六街黄叶落清池。
闲拈香气寻禅客,独拥松阴觅佛诗。
回首青山无限意,可堪明月照人痴。
步韵陈文林老师《安福诗草》再版有感
应子根
一
丛林诗草奉纲常,字里行间禅味长。
处处菩提驱晦暗,堂堂翰墨露芳香。
抛离世俗善缘结,普降甘霖贝叶光。
非彼静观瑶界美,大悲诚可渡慈航。
二
经堂幽静应天常,佛像森严觉性长。
万道慧光驱浊暗,千声梵唱焕清阳。
瑞云散播金刚语,甘露滋生善果香。
暮鼓悠悠缘巧遇,晨钟阵阵振禅场。
访安福寺
风清
寺院恢弘锁碧台,朱窗红日照人开。
相逢一笑皆禅意,依旧青山深处来。
访安福寺
风清
圣山苍翠接仙台,十里红尘绝碧埃。
僧到定时云自去,人寻安处日初来。
风流不数禅家阔,文字能追李杜才。
独立寺东秋夜久,清霜一抹露霞腮。
安福寺静吟
郑李庆
自得安心思福寺,缘相初识圣山峦。
青筠后院寻茶艺,运出清溪静古坛。
游安福寺有感
周坚桥
梵呗轻萦殿宇高,我从残碣认唐朝。
山泉流去悠闲净,林蕊妍过自在飘。
孰可拈花参造化,皆因着相怨尘嚣。
若能领略诃枝露,忍土琉璃便不遥。
和陈文林先生《安福诗草》再版有感寄达照法师
陈大林
重温诗草倍超常,一片冰心韵味长。
安福晨空披瑞彩,人间春满沐初阳。
远离世俗听经典,静坐佛堂燃宝香。
无念胸怀多积善,清闲养志入斋场。
安福寺采风
英子
此日采风兴未阑,金风吹尽碧云寒。
相逢天圣山中寺,品茗听禅再见欢。
安福寺访禅
英子
多年不到安福寺,中有高僧久未逢。
今日再来方丈处,犹欣身在圣山峰。
过安福寺
丹衡居士
万劫如来不动摇,梵门无碍锁寒潮。
一条白象开禅殿,四面青龙上石桥。
杏树影迷烟外路,夕阳光映日边霄。
圣山溪水归何处,落叶飘零自渡遥。
敬和步达照法师《冲破浮云》韵,借“世亊如茶独自斟”句作七律一首
陈开强(乐清)
世亊如茶独自斟,人间风雨暗伤心。
花开三月景姿秀,桂绽秋天香气浸。
大度宽宏人敬仰,诚心善意福降临。
浮云冲破青天现,暮鼓晨钟响到今。
谒安福寺
张颜
万岭钟声接海涯,白云栖处是禅家。
清泠泉水浣心石,石与心尘谁更赊。
安福寺听禅
张颜
世间何物是真丹,福寺听禅未许安。
但得此身无系着,敢云吾道淡悲欢。
和陈文林书兄之读《安福诗草》再版有感寄达照法师
张维庚
隙驹鞭影证非常,满目烟霞情义长。
已把抱忠归宿愿,更曾守拙战斜阳。
光明宗训未离德,破旧朝衣亦带香。
何日清闲随骥尾,天台佛学听开场。
安福寺别达照禅师
熊东遨
晚馀清梦在山林,小住初知佛子心。
此去云天沧海阔,不知何日复登临。
安福寺
李启龙
磴道秋岚合,丹霞俯碧峰。
湖平嬉旅雁,山静递晨钟。
沐手求安福,涤心持敬恭。
药师经念处,天地觉宽容。
题文成安福寺依韵和琼影
汪章和
佛法立心头,空门德行修。
晨钟歌善意,暮鼓悦清流。
驻锡山林茂,明真川水悠。
江南多佛寺,安福众人讴。
依韵文林先生《安福诗草》再版有感寄达照法师
黄仁德
留世诗书永世香,三山驰誉续循良。
禅门添彩幽情合,莲宇增光韵意长。
除尽垢污清始现,脱离秽俗净遥扬。
为人均有行为别,若懂无生方见强。
远眺安福寺
莲华
人间此处是禅家,依旧青山一片霞。
寺上白云千里外,钟声伴笛夕阳斜。
重游安福寺
莲华
古寺多般是佛场,心安即福即良方。
圣山月上三轮出,池水波平两道光。
一切相逢成法眼,四围长合印僧房。
人来若个不曾识,只在菩提梦里乡。
重游安福寺
陈晓琴
声声清磬透空灵,黄杏阴阴夹玉庭。
无事偶来寻旧雨,有时还自记山青。
安福寺见闻
陈晓琴
一寺安然绝世缘,恍如仙境景光妍。
低眉菩萨随僧拜,犹有游人去访禅。
秋日谒安福寺
早晨
一寺恢弘草树边,千山如画列楼前。
天连佛气浮岚白,秋入钟声落木悬。
僧侣衣巾人共瘦,诗书草具客多贤。
平生犹喜题名后,欲去还休不问年。
步陈文林先生《安福诗草》再版有感
叶有根
破除偏执向圆常,贝叶经文斋日长。
烛照光明通极乐,一尘不染发清香。
案前净手行诚敬,日转金轮见佛光。
瑞气凝堂光宝殿,慈云布露十方场。
安福寺礼佛
乃乃
禅门何处最堪念,一问菩提不必猜。
梵地有人能悟法,殿楼从此得安来。
白云自合高僧去,清磬闲招老雀陪。
莫向上天传佛事,空馀花雨洒莲台。
登天圣山
乃乃
白云深处人归寺,今日还来几度登。
山乃旧时天圣岭,身边多个是吟朋。
安福寺采风感怀
皓月
十月采风事,欢欣抱满襟。
青山秋意早,安福有知音。
过安福寺
皓月
金光如斗转星河,世外人家是佛陀。
一点灵犀通上界,十方妙象出山阿。
龙归安福云常护,鸟宿丹霄月自娥。
闻道高僧居远殿,禅音声断碧天波。
安福寺寻旧友
扬帆起航
西风吹雨满禅林,又见僧房此度寻。
一盏何曾离别意,千言犹是故人心。
朱窗月冷秋声早,绿壁云寒月色阴。
却忆昔年同话处,归来还觅旧知音。
秋访安福寺
尼人
秋时携手入巍峨,天圣山清处处和。
云气忽来连嶂合,泉声不断画亭多。
一龛灯火传初定,半壁图书坐啸歌。
归去禅林无事后,空门谁向佛前罗。
次韵陈文林老师贺《安福诗草》再版
刘国祥
偷闲开卷益非常,雅韵连篇趣味长。
意善言箴明哲理,心清节达沐朝阳。
慈悲济众谈经句,法雨滋繁溢暗香。
有待花开春暖日,登临安福谒斋场。
和陈文林先生韵贺《安福诗草》再版
郑守济
恢宏古刹尽超常,广结佛缘玄味长。
拂女恋情传贝叶,法师讲道释阴阳。
如来广播金刚咒,大士慈扬玉露香。
看破红尘修正果,清身脱俗入禅场。
安福寺参禅组诗
吴建忠
一
高僧也识山中趣,晴雨悠然竹外臞。
但问客人何处去,梵钟声里有馀刍。
二
诗家何处访神仙,松竹萧萧福寺天。
闻说放生池上月,秋风吹落佛堂前。
三
一寺恢弘气象浑,更多人语隔门喧。
天风忽送飞来偈,犹有诗僧护本源。
四
坎坷生平鬓已皤,如今始拜一佛陀。
人间有命何曾易,天道禅心自佑哥。
五
半世浮沉万事疏,一隅容膝亦吾庐。
从今便作栖云计,此有禅家与偈书。
过安福寺访友
小梅
万里云霞一钵轻,圣山天月此时明。
松根煮茗和霜落,花径寻茶带雨倾。
古刹浮烟生碧霭,层峰残照挂寒程。
僧人也靠吟朋近,为悟新诗结友情。
步韵陈文林先生贺《安福诗草》再版
郑守济
登山踏雾乐非常,笑语连声话短长。
野鸟晨欢鸣翠竹,樵夫昂首沐春阳。
坡中芳草吐新绿,壑外桃花飘馥香。
辉映白云生万象,如牛似虎一场场。
访安福寺
胡丽华
天圣青山一径通,依然风景在寺东。
相逢莫问俗尘事,且把新诗寄梵宫。
安福寺参禅
胡丽华
偶来安福寺,禅语在身边。
愿结菩提社,时时枕石眠。
访安福寺
如月
天圣菩提最绝奇,古今多少是禅思。
千年活佛曾开眼,几只黄莺已乱枝。
红衣僧人无处着,青池锦鲤有时移。
我来欲上层峦去,更觅云边一段诗。
《安福诗草》再版寄达照法师
胡宝元
幽幽梵刹水潺潺,一抹丹阳映白莲。
五色光中生别韵,菩提树下着新篇。
昔唐香火圣山绕,今世洪钟双塔前。
济济一堂承付梓,丝丝佛雨洒江天。
安福寺
吴菁芸
樱花竞艳杜鹃鲜,古杏添枝柳翩妍。
层岩叠峰拥古刹,奇松滴翠衬云天。
回廊禅殿浮烟影,仙籁梵音绕画檐。
曲径通幽追圣迹,闲僧掩卷忆先贤。
安福寺访友
桂叶
一带青山碧四围,草花阴外水云扉。
僧窗日落风烟冷,客语秋寒鸟雀稀。
峰近每因寻故友,地偏不遣问幽微。
从今便拟相随去,且愿人间道法归。
过安福寺
冷若梅
自得安心法,青山对客眠。
不曾嫌地僻,禅理有新怜。
再见安福寺
冷若梅
多年未到安福寺,中有亲人住近坪。
一片孤鸿闲似我,再来相见白云晴。
和陈文林老师读《安福诗草》再版有感寄达照法师
墨缘
久慕禅诗欲获吟,能知感触此般深。
行间经典添神韵,字里阳春暖客心。
若读自然人世悟,则来不艾物华寻。
天涯欢聚谒安福,一旦相逢得霂霖。
题安福寺
张蕾
安福知何处,青山隐衲衣。
岚从金顶过,思逐白云飞。
闻磬参无有,聆禅识着微。
佛陀常在此,含笑待心归。
安福寺遇雨
孤岛
青草萋萋绿满亭,漫山灯火佛家星。
空阶滴沥丝丝雨,夜夜随风点点萤。
安福寺参禅
孤岛
安福缘何不住人,如来梵界一身尘。
空门自度无生计,宝殿初成有佛因。
无尽灯明随月转,有时钟度隔山循。
欲求法道为言拙,万事都归大业新。
读陈文林先生《安福诗草》再版依韵感吟
陈其荣(德国)
嗟夫俗世变无常,唯入禅门心暖长。
敬仰观音襟似谷,亲临莲座体添阳。
聆经客别红尘远,布道人传紫气香。
千里有缘逢净土,为谁拔苦一场场。
天圣山安福寺
洪彬
天圣名山僧占先,放生池接大悲边。
采芝香客也看景,争食红鳞不问禅。
念坠其中知所以,事临难处且从权。
梵音吹向松针落,我信心安即福缘。
游安福寺感怀
阿雷
世间何处觅清风,万法都归指下空。
认取元来身是佛,千秋之道道无穷。
安福寺访禅
阿雷
安福山河百万年,无人识见梵天边。
一声雷吼清风里,几点星明细雨前。
不辨佛陀何所得,犹馀僧侣尚能全。
此番若问三生约,为我来求半日缘。
依陈文林老师《安福诗草》再版有感韵并寄达照法师
牧云
弥天谈论岂寻常,缘结菩提隽味长。
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座上自生香。
渴期佛理通关外,喜见僧诗动洛阳。
遥想归空临别日,玉人多少泪当场。
过安福寺感吟
花开花落
不到今生便说心,一声清磬下禅林。
松杉落子秋风细,阁殿依然晓月侵。
万法是非皆有悟,多年功业未休音。
从容出入如来事,何以能知佛道深。
过安福寺有感
唯心而行
六十年来梦觉深,一时心事寄禅林。
云藏碧瓦千章影,风动青山万木阴。
世变沧桑难再觅,佛香花萼不堪寻。
此心安处浑无有,当下何愁白发侵。
安福寺采风归来
信毓
福寺归来笑呵呵,而今方识一禅歌。
交游尽向穷时见,诗事终随佛事多。
风雨欲来安福寺
信毓
天圣山青福寺宁,禅房僧影伴流萤。
空阶落叶蛩声急,不忍低头读佛经。
敬和陈文林先生《怀安福寺》
邬志强(温州)
初登安福遇清霖。宝殿情缘佛义深。
香烛磬台曾入梦,画屏阆苑欲修心。
中华文化贤传颂,菩萨临凡世善箴。
福护诗星人不老,不忘天圣是禅林。
安福寺行
朱赞全
贪色盘桓竟日长,椤源溪畔夏田垟。
逐观锦鲤嬉青藻,闲看亭台泡暖阳。
宝塔穿云天语纳,金风舞袖梵音藏。
菩提树下三观正,月桂花开玉露香。
依韵陈文林老师《怀安福寺》
抱墨
通幽竹径入丛林,十里萧萧古树侵。
禅寺枫红秋色炫,泥墙菊艳雁书沉。
道风纯正非关景,佛法慈悲别有箴。
诸事人间犹唱晚,高怀普度到如今。
拜谒安福寺
儒仲
安福恢宏草木芳,殿前依旧杏林黄。
而今识得菩提面,犹向高僧取妙方。
安福寺读禅
儒仲
不知禅意是何如,风雨萧萧读佛书。
闻道梵门如故里,鸣钟响处亦吾庐。
别安福寺感赋
佛手仁心
一点心灯问夙因,僧家何事别来频。
云边白雁行初落,月里青山话转湮。
万古山河浑在手,半生忧乐漫随身。
如今已到无言处,自愧多年懒问津。
依文林兄雅韵奉和
张维庚(龙湾)
祖曾调鼎撒甘霖,意在渔樵入世深。
普渡黔黎千佛愿,广施草木寸丹心。
一轮素月寒三径,两袖清风许五箴。
道释儒家皆大雅,东坡佛印出禅林。
注:吾祖曾为嘉靖推行五箴,並为之序。
登安福寺
胡昆彬
早知飞云湖,今登安福寺。
刘基书院声,乾坤日月浮。
故人不重来,武阳雾徘徊。
百丈龙潭深,流水寄相思。
过安福寺感怀
志坚
梵刹巍然峙圣山,不随僧去住人闲。
天风吹客到无际,明月穿云在半湾。
世界尘埃浑未了,身心静寂本非还。
一生只是空灵物,何必区谋学大蛮。
携岳母谒安福寺(新韵)
马居山
携母晴和踏雪痕,深山有寺祉深深。
金钟韵去红尘远,木鼓声留泰水心。
安福寺参禅
素简
一事无成结佛缘,菩提相对梵门天。
心光寂照僧人座,身影虚明世界莲。
大地诸公齐指点,红尘万众共参禅。
法师妙指蓬瀛路,自有神仙在上边。
步韵文林老师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徐小龙
轻匀雨露感春霖,久慕文成意念深。
安福梵音传佛国,经堂妙语濯凡心。
森森烛影明禅理,袅袅香烟悟世箴。
净土无尘腾瑞气,晨钟暮鼓绕空林。
远眺安福寺
一叶题诗
福寺深深锁翠微,红桥流水钓鱼矶。
白云缥缈峰前路,芳草萋萋玉杏飞。
再游安福寺
一叶题诗
白云深处远山青,福寺来游满清馨。
许是前生修福地,四围如画自娉婷。
访安福寺
一叶题诗
寺外青青尽碧枝,一泓池水浸幽姿。
闲参佛法风来后,静读书香客到时。
云去山前还复见,鸟归林上又多诗。
凭栏不语心清静,只是无人会得之。
怀安福寺
少华
三千里外是禅家,不羡人多与世斜。
天上月明开白露,山西日落在青霞。
空阶偶尔无僧入,深院时常有客遮。
一夜钟声敲佛殿,又疑身在彩云涯。
敬和陈文林先生《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叶建东
效贤安福胜秋霖,闻法僧门著意深。
回首参禅千日觉,感恩念佛一生心。
能循字字常规劝,不负谆谆自律箴。
信众乐为成片木,善缘思济仰丛林。
又访安福寺
孺子牛
一
白云深处静门庭,一别俄惊岁月停。
殿外偶逢僧话雨,松边犹认少微星。
二
草树青青绿满屏,圣山灯火数星星。
空阶滴沥声声雨,落尽红枫在佛庭。
安福寺听禅
孺子牛
一片清凉在此中,空皆是色即还通。
僧来说法云心水,客散寻山雨后风。
花气熏时香未减,松声扫处月初终。
自怜白发归林去,更喜诸君到眼穷。
步韵陈文林宗师《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原玉
陈金贵(瑞安)
一自因缘沐澍霖,虔情仰止已秋深。
浓阴我倚菩提树,大爱师怀明镜心。
墨石来仪成宝典,死生参透是金箴。
山湖簇拥归朝拜,万象应邀客似林。
初见安福寺
文玲
寂寂僧人远,熙熙有客情。
白云天圣顶,杏叶水边声。
安福寺参禅
文玲
人间何物是真佛,一点灵光照法筵。
金粟如来居士境,此心安处即参禅。
过安福寺
孚若
十万众生开佛殿,三千余里访香台。
天垂法雨珠光出,僧入诸方玉乳来。
石笋有声连夜落,山云如盖绕门雷。
凡人不识莲源面,一片心灯彻上灰。
次韵忆安福寺呈文林先生
林光荣
我到名山正作霖,绵绵春雨意何深。
欲抛尘世纷纷事,每向西天念念心。
宝筏池边霑玉露,空王殿里乞金箴。
有期安福寺中宿,禅榻鬓丝看月林。
再谒安福寺
建玲
白云深处结禅灵,今日来游我又停。
安福重寻僧在寺,两山长对佛灯青。
过安福寺有感
建玲
六十年来一梦中,此心安处福无穷。
大千世界金轮外,得失区区且随风。
寄安福寺
沐心
不学僧人住旷辽,白云深处路迢遥。
松门昼启千年衲,炉鼎香销万里飘。
一寺水声清入骨,几峰月色夜生潮。
他时若遇禅居士,相约携琴共寂寥。
次韵陈文林先生《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翁启辉(乐清)
沙门净地沐甘霖,堪仰僧家佛学深。
当慕文成存圣岳,更钦达照有澄心。
宏扬释典金刚义,喜读唐书大宝箴。
人世难求乃安福,梵音长送是丛林。
次韵陈文林先生读《安福诗草》再版有感寄达照法师
翁启辉
高僧宏寺渡慈航,磬语诗声禅意长。
净土修心扬教义,烛光香火赛秋阳。
慈宗鹫岭道风正,碧树丛林贝叶香。
水洁石明高士聚,远离尘俗利名场。
夜宿安福寺
陈鑫
曾来安福宿,鬓上雪霜侵。
不是无生法,帘前月满岑。
安福寺求禅
陈鑫
一世昏昏似梦中,谁人更问此心同。
莫言福寺无家佛,方外求闲即放翁。
过安福寺
幽兰
偶从福寺得灵踪,却向高僧话宿宗。
香爇云心开法界,灯燃月影入房峰。
青苔护石秋还浅,红叶辞霜夏亦浓。
此是菩提空境界,何人不慕佛家钟。
步陈文林先生《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陈开强(乐清)
无边佛法胜梅霖,信众含情虔意深。
百载晨钟惊圣地,数声暮鼓动人心。
清香三柱净堂礼,菩萨千经佛国箴。
安福巍巍功德在,高僧一代播禅林。
安福寺寻禅
小荣
一带青山碧四围,杏林阴下水云扉。
禅窗日落风烟冷,客语秋寒雀鸟稀。
峰近每因寻故侣,地偏不遣问幽微。
自惭未得从僧住,何事逢师更拂挥。
安福寺求佛
慧安居士
木叶萋萋绿梵洲,圣山如故又来秋。
凡人将渡无归处,欲得禅缘把佛求。
安福寺闲吟
慧安居士
六十年来学养心,从今日日到苍岑。
无须更问庵摩诘,自有闲云伴我吟。
次韵陈文林老师《怀安福寺》
刘国祥
旱情期朌降春霖,关注苍生意自深。
佛国名山安福寺,禅宗圣地毓仁心。
古今儒释明精义,优劣官民鉴世箴。
正本強邦廉节律,普天红日照高林。
谒安福寺感怀
海蓝
一
世间何处是真禅,福寺灵光万古全。
生死不随尘劫换,至今犹有佛桑田。
二
白云深处寺门开,犹见高僧与佛陪。
到此已非前度客,更无人识旧时梅。
访安福寺
诗筠
万法如尘一幻空,凡人不住此禅宫。
青松白石闲来老,绿槭秋风过后红。
世外几人能懂我,天边何处有飞鸿。
归时笑指来时路,回首温州在雾东。
依韵奉和陈文林先生《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姜荣华(鹿城)
灵山翠岭树成阴,安福祇园岁月深。
凤阁听经明妙理,莲池洗钵授金箴。
一窗竹影禅中境,四野松涛梵里音。
回首人生情几许,应抛浮利静修心。
安福寺
孙海军
千年宝刹映青林,达照禅师智慧深。
俯仰圣山成佛国,普贤济世见仁心。
安福寺寻佛
达达
万劫相因一念生,千人来访法师情。
松声隐约僧归远,鸟语啁啾客倦惊。
雨霁殿楼明晓露,风恬池水静秋晶。
山光不断孤云去,却有幽禽伴月鸣。
安福寺参禅
黑椒
不知身是大婆诃,一切菩提法佛陀。
万古灵明成寂寞,两年生聚又来多。
人天有意难逃市,日月无言欲渡河。
我愿世情深似海,长依仁爱到山阿。
游安福寺有感
海妍
此处禅门佛事忙,天圣山上最风光。
云归岩岫月生白,烟入松篁昼作凉。
三界有无皆有法,六时不断总生香。
从来世外多游乐,谁道闲身老太常。
依韵陈文林先生《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黄仁德
苍生最喜得时霖,更盼祥风随伴深。
智者堪能成好事,佛家所向总贤心。
诸经妙理浑涵义,千古名言即是箴。
凭仗崇山安宝剎,四围青嶂缀芳林。
又见安福寺
凡心
偶有钟声入翠微,红桥碧水两依依。
恢弘一寺西天境,四面青山绿意肥。
再谒安福寺有赋
凡心
寺上天高万里秋,梵宫是处韵悠悠。
白云无限青山在,绿水空流野客愁。
落日钟声大殿静,西风雁序暮溪幽。
归时不待黄昏月,应有同乡到佛楼。
次韵文林兄《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陈其良(瑞安)
何处穷经乞澍霖,雪莲韵宇造弘深。
三归五戒遵禅律,八叶九尊征众心。
可望未来成玉佛,曾聆以往授金箴。
清泉一股沁胸次,怀满吟风月满林。
注:达照法师曾赠余《雪莲华》诗集和《一股清泉》散文集。
次韵文林兄《漫话人生寄达照法师》
陈其良(瑞安)
凡尘自古历除乘,久息硝烟文道兴。
曾寄桐枝思凤起,却如驽马效龙腾。
人为欲海难填壑,诗癖临冬尚镂冰。
心事茫茫须淡定,菩提证悟即明灯。
过安福寺
季米
梵刹巍巍幻境中,圣山深处佛无穷。
是非在我何须辨,欲觅禅机问圣僧。
安福寺听达照法师讲禅
季米
世间事事不如僧,无限光阴一片明。
我亦有心来照佛,是非从此勿须增。
再访安福寺(新韵)
海妍
佛寺钟声闻梵呗,僧窗灯火照秋旻。
相逢莫问今朝事,依旧青山是故人。
安福寺听禅
海妍
达照高僧讲禅辞,菩提开悟达摩诗。
如今所得惟安福,金玉文章是我师。
次韵文林先生《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翁德辉
佛法无边沐作霖,名山安福忆深深。
一泓碧水环禅寺,万丈丹霞护正心。
惟愿人间添秀色,更期世上有金箴。
从听大士讲经后,了却嚣声是宝林。
安福寺访僧
古道
福寺恢弘四面佳,半天花雨湿人鞋。
春风拂殿无尘到,明月吟僧只鹤怀。
松盖经时留过客,禅房今日上清斋。
此身若有安心法,不羡高飞燕雀阶。
步文林兄《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韵
黄兴龙
常祈福寿似春霖,云影涵天曲径深。
清净无尘通慧海,慈悲有信得人心。
梵音不止诚能永,大愿长存岂忘箴。
问法参禅须顿悟,宏图旷远谒紫林。
过安福寺
褚坚
梵刹巍峨锁翠微,空馀一片碧云飞。
殷勤问讯禅机事,且把新诗送客归。
访安福寺
西风
木叶青青绕寺门,梵宫新筑石狮存。
云归禅屋僧来住,雨到鱼池雀见蹲。
香积不消秋后火,钟声初起殿前轩。
相怜未敢轻抛掷,此处林泉可细温。
和韵陈文林老师《漫话人生》
金冠军
天竺诚求大小乘,取经路险苦唐僧。
修行悟道禅心出,普渡苍生善意增。
高座如来弘佛理,观音妙指化寒冰。
抛开世上无情俗,求得长明照夜灯。
依韵奉和陈文林先生《怀安福寺寄达照法师》
姜荣华(鹿城)
灵山翠岭树成阴,安福祇园岁月深。
凤阁听经明妙理,莲池洗钵授金箴。
一窗竹影禅中境,四野松涛梵里音。
回首人生情几许,应抛浮利静修心。
鹊桥仙·游安福寺
林洪海
卜算子·谒安福寺
叶秋文
武陵春·再访安福寺
叶秋文
忆江南·过安福寺
叶秋文
一
踏莎行•游安福寺
林依
点绛唇·安福寺参禅
洪锋
卜算子•安福寺悟禅
无尘
秋风清·再游安福寺
荷轩听雨
采桑子·游安福寺归来有感
浣墨斋
浣溪沙·安福寺见闻
陈松林
玉楼春·安福寺参禅
山农
归字谣·安福寺
池雅
丑奴儿·安福寺听禅
圣歆
蝶恋花·访天圣山安福寺
微微
海棠春·安福寺悟禅
钟期
捣练子·雨中访安福寺
赵娜
采桑子·安福寺参禅
了乏
水龙吟·再访安福寺
一叶题诗
城头月·安福寺参禅
肖遇
沁园春·安福寺吟
慧子
采桑子·过安福寺
逸云
一团和气融融结,宝篆烟轻。炉鼎香清。人倚禅楼第二层。
风轻云淡歌喉软,木鼓声声。琴曲初停。咏赋归来佛眼明。
安福寺采风联
翁启辉
一
安福祥云迎雅士,幸得高僧供素饭;
元龙意气壮吟风,防他魔障扰禅心。
二
赪枫溢彩,素节清秋,何来安福齐挥笔?
桂子飘香,丹山绿水,能让骚人不折腰。
收稿:叶秋文
编辑:吴量尘